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
发布: 7:00am 05/07/2021

蔡羽/老路名上的洋人

作者: 蔡羽
Crookshank Road纪念的是詹姆士布洛克的堂兄弟。(图:蔡羽)
Crookshank Road紀念的是詹姆士布洛克的堂兄弟。(圖:蔡羽)

年代久遠的老地名是珍貴的,記錄著一地的掌故,或者當代某些重要的人物。研究地方歷史,地名經常提供重要線索,無論是路牌上的官方地名,還是流傳於民間悠悠之口的地名。

古晉市區有好幾條人們熟悉的道路,乃以洋人命名,除了在之前的專欄曾經多次提及的麥陀爾路(McDougall Road)是以聖公會主教麥陀爾為名,其餘都是白人拉者時代或英殖民地時代重要的政府官員或英資公司的重要人物,本文簡單的記錄一下。

ADVERTISEMENT

邦斐路(Bampfylde Road)是古晉有名的高級住宅區,過去也是歐籍高官顯要聚居之處。邦斐(Charles Agar Bampfylde)從1875年到1903年間任職於第二代拉者查爾斯的政府,退休前官拜第一省省長,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品官的級別。有一則有趣的掌故,指邦斐即將進入拉者政府部門工作之際,曾經在遊覽砂拉越中區的拉讓江時,遇上一宗翻船事故,英勇的他從水裡救起一個洋人,此人正是拉者查爾斯‧布洛克。邦斐在告老還鄉以後,曾經將其見聞寫成《A History of Sarawak under its Two White Rajahs》一書,至今仍是砂拉越重要的歷史文獻。

1950年代,树影婆娑的汤申路。(图片来源:何亚传先生)
1950年代,樹影婆娑的湯申路。(圖片來源:何亞傳先生)

Crookshank 來頭不小

與邦斐路交界的是Crookshank Road,中文名是全然無關的“老打雞山路”,大概可以從中猜出當地過去曾經有鬥雞場。這位Arthur Chichester Crookshank可是大有來頭,他是第一代拉者詹姆士‧布洛克的堂兄弟,在拉者政府的服務年限從1843到1873年,橫跨兩任拉者。在拉者政府初期針對達雅族的征戰歲月中,他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最有名的戰役是1854年對壘達雅英雄仁答(Rentap)。1849年協助拉者在實加朗河(Skrang)地區建造詹姆士堡(Fort James),1864年將這座堡壘移至成邦江成為愛麗絲堡(Fort Alice);1853年當詹姆士‧布洛克身染天花而奄奄一息之際,也是他隨侍在側。1857年,砂拉越暴發著名的華工起義,Crookshank也參與了戰事,並身負重傷。身為布洛克政府的開國元勳,Crookshank手握重權,在1847年和1869年當拉者遠在英國之際,代掌砂拉越的事務。自1862年以來,Crookshank即出任首席秘書一職,直到退休。

Crookshank Road還有一條支路是羅威路(Rodway Road)。1862至1884年服務於拉者政府的羅威上校(Major William Henry Rodway),多數時候都擔任砂拉越警衛隊的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警衛隊的發展蒸蒸日上,表現出色。此外,他也曾經受委為省長和多個政府要職,而且在1878和1879年間,負責督建古晉的瑪格烈達堡。從拉者政府退休40年後,羅威在1924年逝世,享壽90高齡。

還有一條與邦斐路交界的Maxwell Road,是以Francis Richard Ord Maxwell命名,他自1872至1894年間為查爾斯‧布洛克服務,起初駐守在成邦江,與當地達雅族群建立密切的關係,據說他的名字還被唱進達雅人的歌謠裡;自1881年起,他出任第一省省長一職到退休,期間深受查爾斯信任,多次在查爾斯缺席時,代掌砂拉越各項事務。

环境清幽的罗威路。(图:蔡羽)
環境清幽的羅威路。(圖:蔡羽)

抗疫建設有方,被命名紀念

在古晉另一角有一條德聖路(Deshon Road),紀念的是Henry FitzGibbon Deshon,他從1876年加入第二代拉者的政府,直至1904年退休,最初的官職是倫樂縣的縣長。1902年,成邦江暴發嚴重的瘟疫,德聖奉命帶隊前去抗疫,最終成功完成任務,深得拉者賞識,隔年即升任為第一省省長。

與德聖路交界的其中一條是黃土路(Ellis Road),是以第二代拉者時期的工程局督察H.D. Ellis命名。1897年,Ellis走馬上任後的10年內,即參與了拉者政府各項基本設施建設,其中包括拓展大石路、為甘蜜街的河畔建立護土牆等。據說Ellis與馬來社群關係友好,當他離任時,很多馬來友人划著舢板,沿河護送他所乘搭的貨輪離開砂拉越河。

在古晉貓眼嶺上有一條馬提斯路(Mathie's Road),是為了紀念1875至1899年砂拉越政府首席工程師Captain John Mathie,當年他的住宅就坐落在這裡,因此這條路以他命名。

马提斯纪念当年的政府首席工程师。(图:蔡羽)
馬提斯紀念當年的政府首席工程師。(圖:蔡羽)

貓眼嶺下有一條沿河公路,今日是東姑阿都拉曼路(Jalan Tunku Abdul Rahman),過去則稱為湯申路(Thomson Road)。當年名噪一時的慕娘公司(Borneo Company)總部就設在這條路上,而湯申(Peter Duguid Thomson)是在1864年加入慕娘公司,自1890年起出任該公司的執行董事。1891年,當政府在慕娘公司前面開拓一條道路貫通海唇街和浮羅岸,這條路就被命名為湯申路。湯申在1916年退休,1922年逝世,同年6月1日出版的《砂拉越公報》刊登了他的死訊。

銜接湯申路的艾貝爾路(Abell Road),紀念英殖民地時期的第三任總督艾貝爾爵士(Sir Anthony Foster Abell),他是在1950年走馬上任,隨後在1959年退休。1962年,艾貝爾爵士再度回到砂拉越和沙巴,這次則是以葛波調查團成員的身分重返,以收集砂、沙人民對於參組馬來西亞的意願。1994年10月8日,87歲的艾貝爾爵士在溫徹斯特與世長辭。

還有一條文化路(Jalan Taman Budaya),過去名為Pearse's Road,大約出現於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Charles Samuel Pearse從1875到1898服務於第二代拉者政府,擔任砂拉越政府的財政要職。上任之初,Pearse發現砂拉越政府的財政記錄並沒有依循正式的記賬方式,他乃重新為政府建立完善的財政制度,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退休後返回英國,拉者政府依然委任Pearse作為顧問,可見拉者極為器重他。

邦斐路有一个大水库,用以储存马当送来的自来水。(图:蔡羽)
邦斐路有一個大水庫,用以儲存馬當送來的自來水。(圖:蔡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