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
发布: 7:00am 19/07/2021

蔡羽/消失在城市裡的大園丘

作者: 蔡羽
肯雅兰大部分地区过去属于上合发园。(图:蔡羽)
肯雅蘭大部分地區過去屬於上合發園。(圖:蔡羽)

一座城市的發展和改建,經常會“刷新”地貌,對在地人而言不無滄海桑田的感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加以記錄,有很多集體回憶將在兩三代人過去後,湮沒在歲月沙塵中。

觀察數十年來古晉近郊地區的變化,或許特別容易察覺到發展的“威力”。古晉的老市區,以百年老街區為中心,周邊一兩公里以外,大概都算是過去的近郊。這些地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園丘,哪怕經開發為商業或住宅區後,依然留下甘蔗園路、鳳梨路、橡膠路、棕櫚路等路名,以及老一輩人口中的椰園(今王其輝路部分)等。

ADVERTISEMENT

透過上述路名,一幅郊區風光收入眼底,連綿不絕的經濟作物,忙碌其中的園丘工人,還有散佈在園丘各處的亞答木屋,以及富裕頭家的豪宅。有一些大富豪的綜合大園丘,更是佔地遼闊,種植各種作物,從事養殖活動。這類大園丘的地皮,後來都分拆留給後代子孫或脫售作為商業發展用途,但是它的名字依然還留在老古晉的腦海中。

总甲必丹王长水曾经在大石路打造峇都吉央庄园。(图片来源:Ong Tiang Swee Of Sarawak by Ong Boon Lim)
總甲必丹王長水曾經在大石路打造峇都吉央莊園。(圖片來源:Ong Tiang Swee Of Sarawak by Ong Boon Lim)

上合發園──肯雅蘭地區的前身

古晉肯雅蘭地區的發展,與1950年代婆羅洲房屋發展局的成立有關。該局成立後,覓地興建大型的住宅項目,最終以每依甲二千至三千餘元的價格買下這裡的地段,開始進行綜合的發展,有人視之為古晉的第一個衛星鎮。肯雅蘭有住宅區、商業店、郵局、警局、學校、教堂等,是個非常完善的社區,而且房屋和店屋的設計,在當代也是相當前衛的。

在20世紀初,肯雅蘭和鄰近的詔安路、新邦迪卡合共五百六十多依甲是“上合發園”地段,乃潮州籍企業家黃木春家族之大園丘。黃木春曾經出任順豐公司(古晉潮州公會前身)總理一職,是德高望重的潮屬領袖,創業之初得到馬來望族拿督巴丁宜和英國實業家史克斯的協助,第二代白人拉者查爾斯將這塊地皮交給他從事農業發展。

根據文史工作者李君的資料,上合發園是個綜合性大型農場,在1910年前後開芭,大規模種植橡膠和花生,也栽種一些蔬菜瓜果,同時養魚、養豬和養雞。全盛時期的上合發園有200位員工,以居住在鄰近地區——今京城商業中心和達閩再也一帶的伊班人居多,他們是19世紀中期從魯巴河河口遷居過來的伊班戰士後裔。

1933年,黃木春西去後,其商業王國和大批地產由兩名兒子接手。不久後,黃家兒孫決定分家,上合發園的地皮也在分家後陸續斬件脫售,才有了後來肯雅蘭及鄰近地區的發展。

和平路地区过去是美记园。(图:蔡羽)
和平路地區過去是美記園。(圖:蔡羽)

美記園──古晉著名大型農場

還有一處位在朋嶺的大園丘美記園,即今日和平路地區——這條和平路又被敦拉薩路(人們慣稱日本路)切割成南北兩段,和平路及其兩旁超過200依甲的土地,正是美記園所在。我家祖輩曾經在這一帶租房居住,因此很早就從父親口中得知“美記園”大名,查實是屬於戰前潮屬殷商盧美亮所有,他創辦的美記寶號,先後在海唇街和甘蜜街營業。

和許多先輩發跡的經驗類似,美記同樣以京菓雜貨起家,在經營有道的情況下,開始朝向多元發展。在商界累積了人脈與好名聲,盧美亮成功得到拉者信任,將朋嶺這大塊土地交由他發展。這片叢林高低起伏,雖蠻荒但景緻不俗,20世紀初美記園開芭時,種植橡膠和其他蔬果,養魚、養豬和雞等,很快就成為古晉著名的大型農場。

1930年代,養豬成了美記園最重要的業務,據說高峰時期畜養超過600頭豬。為了方便農場的運輸,盧老還特意在農場內鋪了一條碎石路,這條路後來就成了和平路。可惜的是,1940年代初,豬瘟與二戰同時殺到,重創了美記園的業務。戰後,年事已高的盧美亮決定退休,將公司交由兒子接掌,而美記園也陸續分段出售。

万福路曾经是闽商杨源抄的万福园所在,这也是路名由来的典故。(图:蔡羽)
萬福路曾經是閩商楊源抄的萬福園所在,這也是路名由來的典故。(圖:蔡羽)

廣安園──詔安鄉親投靠的“客棧”

除了上合發園和美記園這兩個例子,與美記園相去不遠的廣安園面積有過之而無不及,是詔安先賢田考的長子田祈福之莊園,據說是早年很多南來的詔安鄉親投靠的“客棧”。廣安園涵蓋的面積,包括一中嶺(古晉中華第一中學所在的山丘)西側的大片土地,延伸到整個昔加瑪、今日之古晉南市市政局和周邊花園等,當年很多詔安人聚居在這裡,向廣安園租地務農和從事養殖。

田家尚有位於達閩路的田莊,也是老古晉所熟悉的私人莊園,是田考第5個孩子田祈旺的產業,即如今宗林園之所在。當年的華人總甲必丹王長水也曾經在大石路打造峇都吉央莊園,園中建有豪宅及其家族墓園,如今該地段已經成為高級住宅區,房舍林立,並建有兩排店屋。

還有一處萬福園,位在今日萬福路,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名噪一時的閩籍企業家楊源抄之莊園,可惜的是記錄不多,無從得知莊園的確實位置與面積,及其所從事之經濟活動。距離萬福園咫尺之遙有一條老鼠園路,當年據說也是一座華人莊園,畜養不少生豬,因當家者綽號老鼠,因而有了老鼠園一名。如今這條路的英文名是Park Lane,過去則是Pig Lane。

有關早年華人園丘的故事,如果加以梳理,可以寫成書。然而,資料和照片的蒐集並不容易,比如本文所提及的多個園丘,如今已經是繁榮的城市一角,若非路名和老地名的指引,是很難發現歷史上藏著的莊園。

精致奢华的广安园田宅最后的景象。(图片来源: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资料室)
精緻奢華的廣安園田宅最後的景象。(圖片來源: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資料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