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岳父岳母和妻子的祖母都憑著他們的味蕾記憶和手藝,每人拿出數道菜式,傳授給陳倬任,成為了老品的招牌。
這些味道來自印尼,來自臺灣,來自老檳城,是家人對家鄉和兒時的思念和回憶。
報道:楊永年
位於檳城刣牛後頭路的老品是一家小餐廳,他們最為人知的賣點應該是手打馬駮魚魚丸湯。用的都是新鮮的馬駮魚,現打現煮現賣,當天買不到馬駮魚的話,顧客還真的會失望。
不過,老品會馬上向顧客推介乾撈餃、湯餃、水煎包、滷肉飯、蝦仁沙拉拌飯、燒魚、醉雞、燻鴨肉蔥油麵、鍋貼。通常顧客吃飽後會心滿意足,可能還會買下一瓶恩餅和泡菜帶走。
主廚陳倬任(42歲)每天在一個狹小的廚房幹活。這個廚房設在樓梯下的空間,比一般住家的廚房還小,只有5尺3吋乘於16尺的狹長空間,具體一些就大概是3個一般廁所的大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由於廚房小,沒有空間置放更多器具,且最多容納兩人,陳倬任需要更靈活使用僅有的兩個爐灶。在幫手不足的情況下要快速出菜是一個大挑戰,他需要更聰明地安排秩序。
他也覺得廚房太小,不夠用,但這並不會造成太大問題,因為他畢竟是從一個小桌子起家。那張桌子只有1尺8吋寬,2尺4吋長,如今仍放在老品店外,用來置放MySejahtera二維碼讓顧客掃描。
味覺的鄉愁
從這個小廚房推出的菜式,其實全來自家庭長輩的力量,母親、岳父岳母和妻子的祖母都憑著他們的味蕾記憶和手藝,每人拿出數道菜式,傳授給陳倬任,成為了老品的招牌。
這些味道來自印尼,來自臺灣,來自老檳城,是家人對家鄉和兒時的思念和回憶。
陳倬任說,手打馬駮魚魚丸是岳父傳授的,那是岳父在60年代少年時期吃過的馬駮魚魚丸粿條湯。岳父根據少年時看過老師父手打魚丸過程的記憶,重現了古早味的馬駮魚魚丸,鮮甜的湯底則由善於煲湯的岳母做最後定奪。
“有個香港人吃了我們的魚丸後說,這是汕頭、順德的味道,我們才猜想以前那個賣駮魚魚丸粿條湯的老師父可能是潮州人。”
陳倬任每天在那小廚房內手打魚漿,再製成魚丸,這些純馬駮魚魚丸到底有多好吃?記者客觀報道的話,一定是寫成“見仁見智”,不過老品的魚丸湯深受居住在檳城的日本人喜愛,除了吃魚丸,他們還向老品訂購魚漿。日本人自稱是“徹底的食魚民族”,或許他們給予老品的高評價,值得成為我們的參考。
陳倬任的母親是臺灣人,於是老品出現了臺式泡菜,餃子和鍋貼,當然少不了滷肉飯和醉雞。陳倬任妻子的祖母黃仕琳(105歲)來自印尼,她傳授陳倬任滿滿印尼情懷的蝦仁沙拉(Kerabu Udang)拌飯,還有恩餅。
黃仕琳阿嬤是印尼華僑,生長於雅加達,年輕時就和一名來自中國福建的年輕男子共結連理。16歲那年家國動盪,夫妻一家人被迫飄洋過海來到新加坡,過後輾轉落腳檳城,在喬治市定居並開支散葉。
阿嬤沒再回過家鄉,她卻從不曾忘掉記憶中家鄉小菜的味道——蝦仁沙拉拌飯,這道菜承載著阿嬤的鄉愁,如今告慰有老品傳承。
燒魚的故事
岳父在去年MCO1.0期間的一天突然興起要燒魚給家人吃,陳倬任吃了覺得很好吃,而且可以拿來賣。於是他們跟上MCO帶動的網購宅送風潮,開始接單賣燒魚,預想不到的是,反應非常好。
陳倬任說,檳城有一檔歷史悠久的燒魚很出名,至今仍在營業,岳父的燒魚屬於這一種老檳城味道。
“岳父退休前是房地產經紀,沒聽說過他熱愛下廚,也許是天份高,後來他打出來的馬駮魚魚丸也很好吃,是那種可以拿來賣的水準。”
他說,一開始時,他們賣燒魚和馬駮魚魚丸湯,就在家裡操作。他煮魚丸湯的地方,就只有一個小桌子,用的是小小的爐灶。
陳倬任畢業於臺灣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在臺灣當了4年的工程師。因為家人在檳城,他決定回國發展,但2008那年遇上經濟風暴,他找不到本科職業,只好在日本公司當產品銷售員。
後來他幫舅舅管理連鎖洗車店,數年後也自己在雪州開了洗車店,但最終決定回到檳城發展,售賣從臺灣引入的自然療法產品。
就在這時候,他的岳父燒了那一尾魚給他們吃,這又改變了他的方向。在家裡賣燒魚和魚丸湯4個月後,他決定開店,就是如今的老品。
老品租用的是一間戰前屋,面積不大。陳倬任只用了3周時間籌備,把一個餐廳最重要的部門塞到樓梯口下後,就在去年10月的疫情之下勇敢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