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1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六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4,低於上月0.5%,不及市場預期,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放緩。
ADVERTISEMENT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稱,7月部份企業集中進入設備檢修期,加之局部地區高溫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影響,製造業擴張力度較上月有所減弱。
6月該值從5月的51降至50.9,創出年內次低;年內的低點為2月的50.6。
今年的高點為3月的51.9,次高為1月的51.3。
另外,7月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3.3,與預期持平,6月份為53.5。7月官方綜合PMI為52.4,6月為52.9。
趙慶河指出,從總體上看,經濟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但步伐有所放緩。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PMI為51.7,與6月份持平,繼續高於臨界點;中型企業PMI為50,按月回跌0.8%;小型企業PMI為47.8,按月降1.3%,低於臨界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1,按月回跌0.9%,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力度有所減弱。新訂單指數為50.9,按月回跌0.6%,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增長放緩。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導致7月製造業走弱的原因有三:一是季節性因素,7月屬於一年中天氣炎熱和洪澇災害頻發的季節,這對製造業生產有一定影響;二是局部疫情點狀散發,對製造業生產造成一定製約;三是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區間,繼續擠壓下游企業利潤空間,抑制企業的投資意願。
發改委預料下半年PPI漲幅續放緩
另一方面,中國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漲幅將持續放緩,這將讓其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剪刀差”收窄。
發改委表示,2021年下半年,受到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等輸入性因素、電子資訊和電氣機械行業元器件供應不穩、2020年同期原材料價格基數較低等影響,PPI按年漲幅仍在高位徘徊,但上漲動能有所減弱,預計下半年PPI年增率,以及其與CPI年增率的“剪刀差”將進一步收窄。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纽约26日讯)经济学家预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将在今年和明年对经济成长造成冲击,因为关税将推高物价并抑制消费者支出。
根据彭博最新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美国经济预计将在2025年成长1.4%,2026年成长1.5%,而上月调查的预测分别为2%和1.9%。目前,受访经济学家的中值预测显示,未来12个月内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5%,高于3月份的30%。
特朗普决定对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加征145%的关税,并对其他大多数国家至少加征10%的关税,此举令许多预测机构警告经济将面临急剧放缓,
甚至有部分机构预测今年就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家庭需求出现了大幅下调,而家庭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二。
“更强劲的经济成长需要更快解决贸易战,并重振对美国政策制定的信心,”德意志银行资深美国经济学家Brett Ryan表示。
尽管特朗普政府已对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的部分更高的关税实施了90天暂停,但根据彭博经济研究的数据,美国当前的有效关税率已升至接近23%——这是超过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已对消费者和企业信心造成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成长预期,并警告称,若美国关税措施持续实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彭博社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目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进口年化成长19.2%,因企业抢在关税上调前加速将商品运往美国。他们还将2027年前的成长预期下调。
预测人士还下调了美国截至2026年的出口表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这将导致进口这些产品的成本上升,并可能导致海外需求下降。
美国经济分析局将于4月30日公布第一季度GDP的初步估计值。
经济学家预计,联储局偏好的通膨指标 ——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 将在2025年底达到3.2%的峰值,高于3月份调查中的2.7%的估计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通膨率预计将达到3.3%。
“通膨预计将上升,但不会像2022年那样严重,”Comerica银行经济学家Bill Adams和Waran Bhahirethan表示。“自关税上调以来,联储局一直警告称,在通膨上升的情况下,降息的门槛比在传统经济冲击期间更高,传统的冲击会同时降低需求和价格。”
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预计将保持稳定,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和明年每月平均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7.2万个和10万个。他们预计到2025年底失业率将升至4.6%,高于3月份预计的4.3%。
此次调查于4月18日至23日进行,共收集了82位经济学家的反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