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2/08/2021

【奥运特辑:运动盛会的遗产/03】后奥运时代,场馆之命运

作者: 白慧琪本报资料中心、受访者提供
继2008年夏季奥运后,鸟巢将于2022年冬季奥运续用为主场馆。(摄影:本刊 关丽玲)
继2008年夏季奥运后,鸟巢将于2022年冬季奥运续用为主场馆。(摄影:本刊 关丽玲)

运动经济学者安德鲁·辛巴里斯(Andrew Zimbalist)在著作《奥运的诅咒》写道,当商业凌驾体育,奥运已经沦为一场金钱豪赌;国际奥委会与各国政客所承诺的效益更从未实现,徒留庞大债务与各式蚊子馆。

ADVERTISEMENT

就在2020东京奥运开幕前两天,希腊总理米佐塔斯基宣布,雅典奥林匹克中心将改造成都会公园。据《Greek Travel Pages》报道,改造计划混杂自豪与失望,因为那曾是2004年雅典奥运的场馆,过后却没能善加利用。

为奥运兴建的场馆后来怎样了?从建筑角度来看,奥运场馆有什么精神意义?回归本质,运动场馆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回收胎死腹中,沦为废墟

2020年1月,里约奥运公园遭当地法官下令关闭。根据BBC报道,判决理由是场馆设施荒废,且缺乏安全保障。

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曾于2013年报道,里约奥运计划兴建7座新场馆,其中4座为临时场馆,赛会结束后将“回收”,改建成更小规模的运动场地或学校。

然而,波兰建筑学者Bartosz Dendura在2019年发表的学术期刊指出,碍于改造成本高企,那些场馆仍伫立当地。其中,用预制材料建成的未来体育馆(Future Arena)并没有按原计划改建成学校。

“其实原本的构想是好事,就好像设计乐高那样,有很多模组块可以重新拆组。”UCSI大学建筑系主任张集强说,计划是可行的,变数是如何执行。

他提起2016年普立兹克奖(Pritzker Prize)得主,智利建筑师Alejandro Aravena在当年建筑双年展的作品。他用了90吨的建筑回收材料搭建双年展入口处。“双年展和里约奥运是同一年,当时建筑界的气氛是在反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包括建造过程,或更早从生产材料开始。”

2016年里约奥运盛大举行,但许多场馆在赛后荒废。
2016年里约奥运盛大举行,但许多场馆在赛后荒废。

2020年1月,巴西法官以场馆设施荒废,缺乏安全保障为由,下令关闭里约奥运公园。(取自BBC)
2020年1月,巴西法官以场馆设施荒废,缺乏安全保障为由,下令关闭里约奥运公园。(取自BBC)

|2008年北京奥运|承载梦想、实力、形象

中国《财新》于2018年制作的北京奥运10年特别报道〈场馆们的后奥运时代 〉,盘点了当时场馆的赛后用途,以文化和体育活动为主。其中,工人体育馆以演唱会居多,五棵松体育馆则是运动赛事的首选。

反观主场馆鸟巢,因场地太大,成本回收不易,少有艺人敢在那儿开唱。不过,鸟巢和水立方采收费参观,成为场馆其一收入。唯,后来的参观人数肯定不比10年前踊跃。

多年来,鸟巢仍然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奥运场馆。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张集强点出奥运场馆有几个重要设计考量——必须突破传统体育馆的设计和使用手法;结构上也倾向找新的方式来凸显造型。

张集强解释,举办奥运是在彰显国力,因此场馆设计也在展现国家的建筑实力。否则,单从建筑基础来看,把观众席、大屋顶等等该做的做好就行了。“奥运场馆总会有一些设计动机是超越现实需求,可以说是精神层次了。”

就像超高层建筑,让人有这个国家或城市已挤入先进国行列的印象,尽管未必有使用需求。这些建筑物的目的是为了创建形象,带给国家更强大的观感。

2014年,亚太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时,水立方和鸟巢的夜景。(新华社)
2014年,亚太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时,水立方和鸟巢的夜景。(新华社)

张集强:奥运场馆总会有一些设计动机是超越现实需求,可以说是精神层次了。
张集强:奥运场馆总会有一些设计动机是超越现实需求,可以说是精神层次了。

|马来亚独立时代的“运动遗产”|场馆仍在,国家精神却消失

回到马来西亚,虽没承办过奥运,但我国也有极富精神意义和价值的运动场馆。这里说的不是为98共运兴建的武吉加里尔体育馆,而是1957年马来亚宣誓独立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

钻研马来亚独立时期建筑的新加坡建筑学者赖启健说起这段历史。殖民时期,大多数大型仪式都在独立广场(Dataran Merdeka)举办。然而,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并不想在那宣誓马来亚独立,且场地有限,参与人数不能太多。

于是,东姑阿都拉曼找来当时公共事务局局长史丹利(Stanley Jewkes)设计一座2万人露天体育场,取代独立广场。“当时能建造体育场的发展中国家不多,所以这也有现代化和发展能力的象征。”

据赖启健考察资料,马来亚可说是发展中国家里第一个用体育馆宣誓独立的国家。后来同样在体育场馆宣誓独立的有牙买加(1962年)、赞比亚(1964年)和南非(1994年)。

赖启健:马来亚可说是发展中国家里第一个用体育馆宣誓独立的国家。
赖启健:马来亚可说是发展中国家里第一个用体育馆宣誓独立的国家。

运动本来就是能跨域种族的休闲项目,而各族人民一起在体育馆见证国家独立,更是别具意义。赖启健提到,东姑也希望通过体育来灌输“健康国民”的概念。1957年8月25日至9月8日,马来亚举办了独立运动会(Merdeka Games),一共有11个项目。当中包括:田径、羽球、篮球、板球、脚车、足球、曲棍球、射击、游泳、网球和举重。

后来,吉隆坡也建设一系列体育场馆,包括国家体育馆(Stadium Negara)和独立公园。不仅如此,除了吉隆坡,各州也陆续兴建了体育场馆。“这样就能通过体育项目连贯各州人民,例如举办大马金杯足球赛,而且也可以代表国家出席国际竞赛。”

只是,随着人口增长,默迪卡体育场虽然增加座席,但还是容纳不了进场的观众,不能举办国际赛会,所以后来还是得建新场地。

直到1998年马来西亚举办共运会,国家体育中心也从默迪卡体育场转移到武吉加里尔。城市土地运用及交通规划专家解释,在当时私营化政策下,马资源(MRCB)负责建设武吉加里尔体育馆,以换取市中心独立公园地段。因经济不景,这片土地后由国家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接管,后由国民投资有限公司(PNB)买下,兴建118层楼高的默迪卡PNB 118超高层摩天大楼。

话说回来,赖启健认为,独立时期兴建的体育场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不同种族、社会、阶层的人民都能共存在同一空间。那么,透过体育场馆展现的国家精神后来为何没法传承?在他看来,这份精神在1969年513事件和新经济政策之后,就难以维护传承了……

独立时期,东姑阿都拉曼建设了默迪卡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和独立公园。
独立时期,东姑阿都拉曼建设了默迪卡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和独立公园。

Stanley Jewkes当年的默迪卡体育场设计绘图。(赖启健提供)
Stanley Jewkes当年的默迪卡体育场设计绘图。(赖启健提供)

【预告:“奥运特备──跟运动有关的科系”将于2021年8月3日刊出,敬祈垂注。】

相关报道:

【奥运特辑:运动盛会的遗产/01】奥运遗产,如何形塑一座城市?

【奥运特辑:运动盛会的遗产/02】共运会,给吉隆坡留下什么运动遗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