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以後,全球經濟開始加速發展,購物商場這種集合購物、娛樂、休閒、餐飲於一個屋簷下的大型零售概念出現在歐美國家,很快就傳到了東南亞。商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更被視為城市現代化的指標。
從1960年代到80年代,古晉出現了好幾座購物商場,我將之歸類為第一代商場。比之今日的大型商場,第一代商場當然是小巫見大巫,可是相較於當時的老街小店,動輒數十上百商鋪的購物商場橫空出世,還是引起城中話題,也為人們留下許多美好的集體回憶。
ADVERTISEMENT
|電星大廈|獨霸江山十餘年
電星大廈(Electra House)可以說是祖父級的商場,至今還在營業中,名字源於商場所在地原為古晉的發電廠。1962年,發電廠遷離並拆除廠房;1965年,耗資280萬元,位居市中心的電星大廈平地而起,並邀請到當時的第一任砂拉越首席部長拿督史蒂芬加隆寧甘親臨主持落成禮,現場雲集了高官顯要和巨賈富商,一片熱鬧。
電星大廈是當代古晉最高的商業大樓,底下三層樓是商業店鋪,樓上則是辦公樓,最頂樓還有古晉首間夜總會——國度大酒家(Le Cog D'or),是有錢哥兒流連的高檔社交場所。位在交通要塞的電星大廈開業後門庭若市,而大廈一側的噴水池,也是當年的一道風景線,很多人都曾經在水池邊按下快門留影。
電星大廈風光了十餘年,1980年代開始面對“圍攻”,好幾家冷氣設備而且規模更大的新商場都在此時崛起,奪去了電星大廈獨霸江山的風光。首先是1980年代初出現在麥陀爾路的古晉大廈(Kuching Plaza),業者是當代一批政商要人。這座商場引進了不少服飾潮店,甚至已有電腦軟件門店,可說相當前衛。對古晉人來說,生平使用的第一道手扶電梯就在這座大廈裡。可惜的是,由於管理不當,古晉大廈支撐了10年上下,就關門大吉。空置多年後,建築物如今作為辦公樓,並易名為歐羅拉大廈(Aurora Plaza)。
另一座“大有來頭”的購物商場是東姑阿都拉曼路的砂拉越大廈(Sarawak Plaza),業主是砂拉越經濟發展局。該局成立4年後,在1976年引進砂拉越第一家國際酒店,夏日酒店(Holiday Inn)巍然坐落在砂拉越河畔。到了1980年代初,該局又在夏日酒店左側打造砂拉越大廈,有4層樓的購物商鋪,而且連接酒店,成為遊客購物的首選商場。印象很深刻的是砂拉越大廈成立之初,每每在重要佳節都重金裝飾一番,有一年以鋁罐堆疊而成的老虎栩栩如生,最是讓人稱道。這座商場還在營業,其底下樓層有一家印度人經營的貨幣兌換商兼賣砂拉越歷史書籍,大概是砂拉越大廈最好的時光見證。
|河婆大廈|以籍貫命名
1984年,在比南利路拔地而起的河婆大廈(Wisma Hopoh)背景特殊,根據砂拉越河婆同鄉會網站的資料,“河婆大廈是由砂拉越河婆同鄉會、李志明先生、蔡永平先生合夥共建的,各佔三份之一股權,由三方面組織砂勞越河婆有限公司主理其事”。早在1977年,有關方面已經提呈藍圖,原計劃是要建九層樓,後來因經費問題而減至五層。這大概是古晉唯一以籍貫命名的購物商場,當年也曾經是生意火熱的購物天堂。由於鄰近圖書館,河婆大廈過去是學生在溫習功課以後,去放鬆休閒的地方。如果沒有記錯,古晉第一家肯德基家鄉雞就在這棟商場內開業。
比河婆大廈稍晚,同樣承載古晉人滿滿回憶的是1985年開業的青統大廈(Wisma Saberkas),它曾經是古晉數一數二的高樓,樓高22層,其中7層為購物商場,算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商場。青統大廈由時任首相馬哈迪親臨主持開幕,現場還展示剛誕生的國產車Proton Saga。自1990年代起,青統大廈逐漸趨向以售賣電子產品為主,至今猶是。提及青統大廈,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商場內落地玻璃式的電梯,當年可是古晉首個採用這種電梯的大樓。
另一座規模也很大的是砂督大廈(Wisma Satok),位在傳統的馬來甘榜地區。這座大廈同樣以商場結合辦公樓的方式出現,始建於1980年代初,但不知何故,工程進度很緩慢,到了1980年代末才正式落成。
網購普及,大型購物商場命運會如何?
除了上述幾家較具規模,或時間上比較有代表的,還有幾家規模小的,以今天的眼光或許稱不上購物商場,可是在當年依然百逛不厭,成為許多人流連之處,比如肯雅蘭大戲院購物中心和宋天祝路的鳳凰大廈等,都是1970年代至1990年代頗具人氣的商場。到了1990年代,還有河濱購物商場和敦朱加購物商場等,都是古晉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新世紀後,超大型商場的出現,加上國際品牌的進駐,自然取代了老商場的地位。然而,再到網購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大型購物商場未來的命運又將如何?時代不停轉變,而且變局越來越快,遊戲規則不斷被刷新,商場的興衰看在眼裡,感嘆在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