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昔日专栏

|

午夜踱步

|
发布: 7:00am 02/08/2021

郑锦华/贫富贵贱最终一把火

作者: 郑锦华
现今少见的柴木火葬,三四个小时,即把棺木及遗体烧成灰烬。(图:戴金成提供)
现今少见的柴木火葬,三四个小时,即把棺木及遗体烧成灰烬。(图:戴金成提供)

《周礼》:“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华人传统观念,死后“入土为安”,受到儒家的丧葬观和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影响。

1987年,先父去世,兄弟姐妹遵循先父意愿,商议购置双穴给父亲进行土葬,以备母亲百年归老时,“陪同”父亲身边。母亲一听说土葬,即表达她个人意愿,百年归老要以火葬处理肉身,安置在佛堂寺庙或骨灰塔,不怕“日晒雨淋”,万一日后没人祭拜,至少还有播放的佛号相伴。

ADVERTISEMENT

母亲语气笃定,没有商量回转的余地,一时之间,子女左右为难。多番劝说,也无法改变母亲的火葬想法,导致当年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自己,在父亲灵堂上与母亲各持己见,起了争执。

平静下来,眼看站在一旁角落的母亲,满脸哀愁、无奈,眼泪盈眶注视着灵堂上的父亲遗照,似乎恳求父亲明白及接受她内心所愿。眼前一幕,让我愧疚不已,向母亲连声道歉。过后回想,父亲生前一生疼爱母亲,处处依顺母亲,想必此刻也会接受母亲百年归老进行火化葬礼的意愿,即便到时两老无法同穴共眠。

6年前,母亲往生,大体发引出殡到峇都眼东槟城联合福建公冢火葬场火化。

历经两百多年历史的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于1951年,在槟岛峇抵眼东(今称峇都眼东)设立火葬场,2架火葬机投入服务。根据《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二百年》记载,1951年第一位火葬者为英人,霹雳峇当的胶园经理Mr Yernant Mackertich Tecpek。翌年1952年,全年火葬者12位、1953年有33位。

华妇遗体被送往峇都兰章印裔火葬场,准备采用原始的柴木火葬法火化。(图:戴金成提供)
华妇遗体被送往峇都兰章印裔火葬场,准备采用原始的柴木火葬法火化。(图:戴金成提供)

追本溯源,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火葬习俗,《墨子‧节葬下》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然而,我国火葬风俗大多受到佛教“人死后火葬”的思想影响。20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民风古朴的槟城,老辈人依旧推崇土葬的传统,70年代开始,人们对火葬的观念有所改变,采用火葬的人数逐渐增加,火葬风气随后开始盛行。

日前,一位在槟城从事殡葬业二十多年的朋友金成君,给一位冠病确诊的独居华妇收殓,为了尽快火化尸体,同时避开峇都眼东火葬场的人潮,故将华妇遗体送往少为人知的峇都兰樟印裔火葬场,采用原始的柴木火葬法火化。

询问一位印裔老辈朋友,据他说法,柴木火葬法属于印裔族群的古老传统,一般相信以火化处理遗体,可以让逝者灵魂得到圆满,脱离纷纷攘攘的烦杂世界,到另一个安详的新世界。

科技时代,采用材木火化棺木遗体的原始火葬法,对一般人而言诚属少见。根据金成君口述,在一个通风亭子进行的柴木火葬,准备火化的棺木,架放在两层交叠的材堆上,另有一层材堆则铺盖在棺盖顶上,工作人员在棺木左右两边来回撒泼易燃液体,随即点火焚烧,三四个小时,即把棺木及遗体烧成灰烬。

生命终结,一生几经保养呵护照顾的肉体,经不起一把火快速燃烧尽失。人的一生,无论贫富贵贱,最终殊途同归,走向同样的路,说有各异不同的,唯有遗留下来的骨骸骨灰,有者随着子孙捡骨入塔安灵、或随个人意愿撒向大海“环游世界”、或把骨灰磨成细粉,装进可分解的纸质骨灰盒,埋入树根底部,一两年后溶解于土中依托树木成长,再看人间花开花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