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雖然是個資淺的父親,卻也同時是個資深、雜食的學習者,因此對孩子的教育難免擇善固執。
沒什麼比培養孩子學習的樂趣來得更重要的事!學習是開啟所有能力的鑰匙,孩子在未來世界遇到難題時的解答,都藏在無數因學習而收穫的錦囊裡。學習的管道千百種,如果正規教育在孩子的學習版圖裡提供的是“主食”,那“副食”又是什麼?而“主食"有給予孩子均衡營養嗎?
ADVERTISEMENT
人類作為智商最高的有機體,一輩子當中的十幾年如果只按課綱(菜單)“服用”各種硬知識,我真擔心最終會退化成變形蟲;疫情期間的線上學習,父母稍有不慎,孩子就會迷失在五光十色、危機四伏的網絡世界裡。因此,線下學習的趣味性,決定了是否能止住孩子義無反顧縱身入“網海”的關鍵;而課外學習(“副食”)的多元性,則是塑造孩子的個性、素養和能力的另一個關鍵。
不久前跟3位臺灣做“大學社會責任”(USR)的老師:黃聿清、藍淑芬、蒲彥光交流,老師的團隊透過“看見家鄉”計劃,帶領許多臺灣小朋友拍攝家鄉、認識家鄉。這個由蘇文鈺老師創辦、向拍攝《看見臺灣》已故臺灣導演齊柏林致敬的計劃已經邁入第5年,在全臺各地26所偏鄉基地學校招收初中、小學的學員,讓大學生參與指導孩子,透過航拍視角發現不一樣的家鄉之美,在世新大學任教的黃聿清老師說,“現代的孩子已經會用手機拍攝,必須用更酷的方式作誘餌,再慢慢引導他們學習田野調查、採訪、拍攝、剪輯、說故事、口語表達等技巧,以建立他們跟家鄉土地的連結和多元的視野。”身肩推動家鄉教育的使命,“看見家鄉”團隊不僅走入面臨廢校、滅村的離島、深山,幫助孩子發現家鄉魅力,也跟電視臺合作讓孩子的作品有機會在銀幕上亮相,更把部分作品帶到國外去參加兒少影展。“看見家鄉”的意義在於建立孩子的榮譽感以及對於家鄉的認同感,讓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化身為守護家鄉的天使。

隔著海峽的另一端,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小學去年新上任的於海龍校長,為了解決老師荒的問題,2020年6月在這座山村裡貼了一則招聘“鄉村教育合夥人”的啟事:“尋找心靈手巧的能工能匠,只要您在農業勞動、生產勞動方面有一技之長即可加入我們……”這則啟事引來巨大回響,最終學校由八十幾個應徵的庶民當中錄取40位手藝老師,並將部分學校校舍改造成6個工坊:木工坊、廚藝工坊、豆腐工坊、非遺工坊、創美工坊、種植養殖工坊,為孩子開設了二十多門課。孩子除了學手藝,同時學會了如何計算成本、如何計算食材用料比例、如何製作海報、如何銷售等;最後,孩子做的豆腐還長期供應給餐廳。這不僅僅是一堂又一堂融合數學、科學、手藝、生活技能、經濟等的課程,更讓這些勞動階層的庶民老師找到更深的自我認同感以及跟家鄉的連結。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利用地方風土作教材,透過結合實作和理論的課程設計,營造學習的樂趣。如果每一個地方都是一所沒有圍牆的風土學校,讓擁有良善價值和生活技能(或專業)的人成為老師,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吸收到的“副食”營養包含來自家鄉土地的滋養和祝福,長大以後自然就能帶著儲備好的錦囊、踩著堅定的步伐往未來出發。
倘若家鄉風土可以成為孩子的資產,孩子才有機會從made in factory變成made in hometown,世界才會越來越精彩,國家才會越來越有希望。
活動資訊
●主題:《看見家鄉——家鄉教育,送給孩子的未來資產》線上分享會(黃聿清主講)
●時間:2021年8月28日,3PM-4PM
●FB直播:P Lab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许多人对胡椒猪肚汤不陌生,那是一道潮汕食物,胡椒辛辣、猪肚滑脆,热天里来上一碗,喝得人浑身舒爽。
我到了中国汕头,造访《舌尖上的中国》、《风味原产地》等电视节目的美食顾问,同时也是汕头市潮菜研究会会长张新民,这才发现,胡椒猪肚汤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起因于汕头有家胡椒猪肚汤专卖店,一碗猪肚汤要价人民币400元(约马币240令吉),开业多年,生意不坠,我好奇:“这样价格合不合理呢?”张新民首先解释:“未经过清洗的进口猪肚或冷冻猪肚,气味会渗入胃壁里,就算解冻后清洗干净,味道仍残存其中。因此必须使用当天现宰的温体猪才行,现宰现洗,讲究时效,才不致残存腥臭。”

他补充:“其次,要得到一颗饱满有分量的猪肚,猪肚规格约一斤半(约750公克),那猪只体型相对也要养到够大才行。就算到市场买生猪肚,一颗都要100元人民币,加上熬汤的底料、猪肚内塞的食材,价格是合理的。”
那胡椒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呢?根据《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一书里提到,胡椒在西汉传入中国,宋朝普遍运用,“宋朝人喜欢吃辣。宋朝人把爽口的辣味分成两种,一种是芥辣,一种是姜辣。辣味主要来自生姜、胡椒、芥末和芥菜。”
胡椒更贴近潮汕饮食的证明,来自南宋学者泉州人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烹饪专著,书中提到有胡椒、香料等元素加持,使闽南饮食百变其味,而潮汕与闽南属同一语系。
张新民提出一个推论,“胡椒曾是贡品,古代若朝廷发不出官饷,也曾用胡椒替代,中国人重视以形补形,相信猪肚顾胃,因此胡椒猪肚就此形成菜品,我相信它还是一道百年以上的老菜。”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清朝宫廷版胡椒猪肚汤“凤凰投胎”
我在汕头,一人吃不了一颗猪肚,想着将来有机会再邀朋友到汕头共享,没想到一回到台北,在机缘巧合下,尝到了晶华轩主厨邬海明的顶级胡椒猪肚汤,一道复刻清朝宫廷菜“凤凰投胎”,一锅要价台币6880元(约马币930令吉)。
这让我见识到了胡椒猪肚汤的高度,猪肚里塞乳鸽,邬海明说不塞走地鸡而塞乳鸽,在于“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乳鸽从尾部入刀去除胸骨、脊椎骨,留翅骨,除内脏,乳鸽骨架细小,下刀更要熟练细心才行,功力也高下立见。
剪开猪肚前后端的绑绳,内有饱满如波浪般花胶与乳鸽,乳鸽剪开后内藏日本福冈银杏,清香优雅、甜如甘栗。这是中菜里的“三套件”,各家套件不同,这里是猪肚、乳鸽、银杏三套。



所套之物皆珍贵,而我更在乎主角猪肚本质,整锅要熬炖三小时以上,气味干净,内外壁保有脆度又易嚼,两壁之间胶质带出弹性与滑嫩,火侯过久猪肚软糊、火侯未到猪肚生硬,三套件都要最佳风味,而更重要的胡椒,就是来自某次我带给他的伴手礼砂拉越胡椒,用白胡椒粒熬汤、上桌前再撒现磨白胡椒粉,“是上品啊!”我忍不住起立向邬海明握手致敬。
常民虽难以一探宫廷版胡椒猪肚汤,不过没关系,其可能的延伸与变种,像是加影辣汤、胡椒猪肉粉、新加坡肉骨茶,同样也带给我们有滋有味的满足啊。


相关文章: 陈静宜/用煮哥罗面认证古晋人 阿蓟/身世离奇的Roti Khurasan 胡须佬/鱼头米粉 张丽珠/午后的椰花酒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