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城乡余集

|
发布: 7:00am 23/08/2021

張集強/華人文化復興潮流

作者: 张集强
金寶拉曼大學林良實會館同時具有現代化及傳統建築的特色。
馬來西亞的建築思潮,在70年代邁入80年代時產生了一些關鍵的變化。首先,在1971年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下,政府強調馬來及伊斯蘭教文化的定位,包括在官方建築及景觀工程上強調馬來及伊斯蘭教樣式,其他族群的文化被官方忽略甚至產生某種程度的壓制。到了第四任首相馬哈迪執政時期,民族主義口號等成為官宣主流,在這樣的政治氣氛環境下,多元文化被分裂為官方文化及非官方文化,代表各族群的民間團體開始出現振興民族文化的聲音,尤其各地區華人社團進入復興時期,許多相同屬性社團聯結成全國性社團,一般稱為總會或聯合總會,而各別社團也開始成立婦女組及青年團等,社團活動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在80年代之後,來自各州的華人大會堂組織,聯合董教總等組織華人文化大會,一方面向政府提出將華人文化納入國家文化政策的主流,另一方面推動華人文化復興運動。 在這時期,一些地方社團的建築重新採用傳統建築形式,代表作品包括吉隆坡樂聖嶺海南會館(天后宮),該建築設計模仿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宮殿樣式來顯示華人之文化。 此外,在全國各地的華文學校新校舍,普遍採用中國式屋頂造型,或是使用琉璃瓦裝飾,以凸顯族群文化精神。

巧合的是,在馬來西亞由政治所引發的文化復興風潮,恰好處於國際建築思潮正進入後現代反思時期。建築史論學者法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提到這種現象,他認為在後現代,部分建築只是一種意象的生產,是將建築的外觀變成一種視覺化及平面化,此種扁平化的圖像,透過視覺傳達給眾人,是一種虛假的佈景,而並非是真正的空間體驗或表現。這種建築外觀的裝飾表現,在當時的局勢下是一種政治正確的做法。

ADVERTISEMENT

吉隆坡樂聖嶺天后宮為1980年代華人文化建築復興運動的代表作品。
為裝飾而裝飾的建築外觀

除了在建築外觀意象上仿造各族群文化形貌,在1980年代,建築空調技術開始普及化,建築師不再依賴建築立面的設計來控制室內光線及溫度質量,再加上資本主義的影響,一般人對建築設計的主要要求在追求更大的有效面積,建築審美在追求經濟價值及利潤最大化的情形下經常受到忽視。可以這麼說,在此時的建築設計,表面上是追求過去的歷史及文化樣貌,然而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仿古典主義建築,以及各族群文化建築不同的是,後現代建築的表面裝飾及實際功能沒有絕對的關係,在建築設計上,僅僅是仿造本土建築形貌的情感偽裝。

至於80年代,隨著空調技術的普及化、建築隔熱技術的改進,加上電燈人工照明的必然結果,建築設計已不再如往常一樣,需要以設計來解決通風及採光,或遮陽的問題。 因為空調照明等技術引進,原來的通風口變成了密實的牆;而立體多樣化的遮陽板因隔熱彩色玻璃的引進而不再出現,於是建築便漸漸地變成了單調的盒子狀。若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此設計的房子,因建蔽率(Building Footprint)達到了100%,而建築中間也不再需要天井來通風采光,爭取到的大面積使用率轉換成租金之後,便成了一大誘因。在失去功能之後,建築外觀造型便是為了裝飾而裝飾。至於裝飾的成果,則取決於業主的喜好,有者將外觀弄成仿古典造型,有者則完全以玻璃帷幕牆披覆,整體上沒有一個造型標準可言。

馬六甲培風中學校舍正面融合了傳統華人建築元素如紅柱及綠色屋瓦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