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之後,來自各州的華人大會堂組織,聯合董教總等組織華人文化大會,一方面向政府提出將華人文化納入國家文化政策的主流,另一方面推動華人文化復興運動。 在這時期,一些地方社團的建築重新採用傳統建築形式,代表作品包括吉隆坡樂聖嶺海南會館(天后宮),該建築設計模仿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宮殿樣式來顯示華人之文化。 此外,在全國各地的華文學校新校舍,普遍採用中國式屋頂造型,或是使用琉璃瓦裝飾,以凸顯族群文化精神。
巧合的是,在馬來西亞由政治所引發的文化復興風潮,恰好處於國際建築思潮正進入後現代反思時期。建築史論學者法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提到這種現象,他認為在後現代,部分建築只是一種意象的生產,是將建築的外觀變成一種視覺化及平面化,此種扁平化的圖像,透過視覺傳達給眾人,是一種虛假的佈景,而並非是真正的空間體驗或表現。這種建築外觀的裝飾表現,在當時的局勢下是一種政治正確的做法。
ADVERTISEMENT
為裝飾而裝飾的建築外觀
除了在建築外觀意象上仿造各族群文化形貌,在1980年代,建築空調技術開始普及化,建築師不再依賴建築立面的設計來控制室內光線及溫度質量,再加上資本主義的影響,一般人對建築設計的主要要求在追求更大的有效面積,建築審美在追求經濟價值及利潤最大化的情形下經常受到忽視。可以這麼說,在此時的建築設計,表面上是追求過去的歷史及文化樣貌,然而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仿古典主義建築,以及各族群文化建築不同的是,後現代建築的表面裝飾及實際功能沒有絕對的關係,在建築設計上,僅僅是仿造本土建築形貌的情感偽裝。
至於80年代,隨著空調技術的普及化、建築隔熱技術的改進,加上電燈人工照明的必然結果,建築設計已不再如往常一樣,需要以設計來解決通風及採光,或遮陽的問題。 因為空調照明等技術引進,原來的通風口變成了密實的牆;而立體多樣化的遮陽板因隔熱彩色玻璃的引進而不再出現,於是建築便漸漸地變成了單調的盒子狀。若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此設計的房子,因建蔽率(Building Footprint)達到了100%,而建築中間也不再需要天井來通風采光,爭取到的大面積使用率轉換成租金之後,便成了一大誘因。在失去功能之後,建築外觀造型便是為了裝飾而裝飾。至於裝飾的成果,則取決於業主的喜好,有者將外觀弄成仿古典造型,有者則完全以玻璃帷幕牆披覆,整體上沒有一個造型標準可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