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大清律法中探討當時女人的地位,理解她們如何在不愉快的婚姻中走投無路,如何在丈夫死後無法保有財產、被家人迫害遺棄,畸形的貞節觀如何讓一個有婚約但未婚夫早夭的少女上吊自殺。

原著Jonathan D. Spence: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1978
350年前的山東郯城,有位婦人王氏(跟許多古代女人一樣沒留下名字)跟一位不知名的男人私奔,隨後又羞愧的回到老家,被丈夫帶回去,幾個月後被丈夫殺死於雪地中,並嫁禍仇家,最終被知縣識破。
ADVERTISEMENT
這個故事被寫在知縣黃六鴻的回憶錄兼官箴《福惠全書》中,也被寫在縣誌不起眼的角落。王氏本該像億萬個有類似遭遇的女人一般被歷史遺忘,然而偶然被美國史學家史景遷讀到了,從裡頭看出了更多故事,於是一路追查下去,成了史景遷奠立史學地位的名著。
史景遷是耶魯大學史學博士、歷史系主任,也是西方漢學研究的龍頭之一,本書是他的成名著。
史景遷挖掘王氏的故事,意圖瞭解她生存的世界、她的想法,發現郯城是個充滿苦難之地,康熙年間的大地震消滅了一半村民,清兵入關、白蓮教起事、六年一度的災荒,各種天災兵燹都降臨到這個縣城,當然還有人禍,朝廷依然不肯放過這窮鄉的稅收和徭役。雖然這裡曾是孔子拜訪之地,但各種災害讓讀書人幾乎死光,村民不受教化,完全以原始的本能存活。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相比于西马的峇峇娘惹被迫纳入华人族群,Sino人早在英国时代就享有土著特权,大马建国时也不得不同意。然而1982年“沙巴之子证书”被冻结后,Sino的华人姓也令他们面临了身分危机。

身为沙巴人,小时候觉得很困惑,课本说华巫印三大种族,但我们身边的土著不是马来人,也很少印度人。本书作者跟我有相同困惑,且他的身分——Sino(华人原住民混血)——让他更想好好研究自身的族群。
这本在台湾得过两个论文奖的著作,讯息量十分庞大,我边看边回想从小经历过的沙巴历史。
联邦政府建构的国族想像,将国民纳入“华巫印”3个框框。但沙巴历史轨迹跟西马十分不同,打从英属“北婆罗洲”就没有西马那种华人械斗,英国建立法令确立原住民土地继承法、引入客家基督徒开发土地、承认Sino族群、各族混居并通婚是常态。因此当西马政客将他们的概念带来并制造对立时,令沙巴汉十分反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联邦自1960年代同化西马原住民,以“融入主流社会”,否则只能享有少数特权。然而沙巴受英文教育的原住民和混血儿,早在同意加入大马时已建立本地民族主义,避免受到西马同化。因此根据宪法,大马土著分成三个独立的系统:马来人(西马)、Sabah Native和Sarawak Native。
巫统为了提升代表权,提出bumiputra概念,将非穆斯林土著也纳入,形成多数。同时,联邦积极试图将非马来人、非穆斯林的“沙巴之子”(Anak Negeri Sabah)马来化,造成沙巴政党和国阵数十年的拉锯战,沙巴努力避免“西马化”而受尽压制,沙巴之子也在不断修改的土著定义下设法保住土地和权益。
宪法定义只要母语是马来文、穆斯林,且实践马来人习俗,就符合成为马来人,无关祖先来源。沙巴之子为了避免马来化,选择加入基督教,或将民族碎片化——建立更多族群(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概念)。
相比于西马的峇峇娘惹被迫纳入华人族群,Sino人早在英国时代就享有土著特权,大马建国时也不得不同意。然而1982年“沙巴之子证书”被冻结后,Sino的华人姓也令他们面临了身分危机。
有的Sino早已buang siang(舍弃华人姓),融入原住民,有的在1970年代伊斯兰化政策中舍姓,有的坚持华人姓并维持双重文化。作者于是反问:“谁说文化认同不能改变,不能重叠?”
很多西马华人无法理解“拥有华人姓的土著”;华人也无法理解马来人的南岛民族思维——祖源不重要,习俗决定种族;马来人也无法理解华人为何不愿“融入”。其实解方显而易见,就是建构多元种族、互相尊重的社会,沙巴早在大马建国之前就做了示范,西马政客应该停下脚步,向沙巴学习。
相关文章: 张草 / 亡国不愿剪辫子 张草 / 最好看的西游记漫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