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簡介:陸先生,來自馬六甲的55歲建材商人,因長了脊髓瘤而罹患罕見的脊髓空洞症。
陸先生自2018年開始有頸項痠痛的毛病,輕微時只是感覺緊繃痠痛,嚴重時連手指也會麻痺,手腳僵硬不聽使喚。
ADVERTISEMENT
他看過幾個醫生,都說是頸椎老化,除了吃止痛藥,也做過物理治療,但病情時好時壞,2019年年尾時,他明顯感覺到病情惡化了,頸項的痠痛感令他難以承受,四肢的行動也越來越緩慢笨拙,“手腳好像不是自己的。”陸先生苦著臉說道。一旁,帶著丈夫到吉隆坡求醫的陸太太焦慮又憂心忡忡地等著我的診斷。
我先給陸先生做身體檢查,他的反射正常,但下肢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 sensory)失調,反應遲鈍,偶爾指尖無法分辨冷和熱、粗和細。做了磁力共振檢查後,我發現他的頸椎第3至第7節有嚴重的脊髓空洞現象,再仔細看,原來是長了一顆脊髓瘤,腫瘤有出血的跡象,造成神經炎和本體感覺失常,上肢麻痺,走路時步伐也不穩。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病變,病因很多,較常見的有腦積水、頭骨和小腦基部的結構缺陷而造成後腦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風溼而造成顱骨基底內陷(Cranial cervical subluxation with Basilar invagination)、脊髓瘤、先天脊椎裂症和脊椎束縛(Spinal bifida with spinal cord tethering)、脊椎的蛛網膜炎(Spinal arachnoiditis)等等。很明顯的,陸先生的頸脊髓空洞症的元兇是脊髓瘤。
折磨了自己多時的病痛終於找出了病因,陸先生先是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又籠罩在新的恐懼感裡。“可以醫治嗎?不醫治會怎樣?需要開刀?開刀風險高不高?”他和太太向我拋出一堆問題。
我告訴他們說,脊髓空洞症必須醫治,否則會導致手腳麻痺、雙腳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以陸先生的情況來說,他必須開刀切除脊髓瘤,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在先進的醫學技術協助下,風險可以大大降減。
在太太的支持下,陸先生決定躺上手術床,希望可以一勞永逸地剔除病根。
頸椎間管十分狹窄,為了要在非常有限的空間裡動刀而不傷及周邊神經,手術時我用了體感覺誘發電位技術(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簡稱SSEP)全程監督。此外,也藉助超音波確定腫瘤的位置,使用顯微鏡把手術誤傷的風險減至最低。
除了切除腫瘤,囤積在周遭的血水也被引流到他處,舒緩脊髓內的壓力。
細胞化驗報告出爐,陸先生的脊髓瘤確診是腦室管膜細胞瘤(Spinal cord tumour, Ependymoma WHO grade II),屬良性腫瘤,不需化療或電療,不過由於存在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必須長期追蹤。聽完報告後,陸先生和太太如釋重負,長長地呼出一句氣。
由於手術是在後頸開一小孔進行,所以術後陸先生的本體感覺大幅度降低,走路時像踩在雲端,感覺不到肢體的位置。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現象,半年內他就會找回本體感覺,像正常人一樣活動了。
相關文章: 腦神經外科醫生盛曉峰/60歲志工 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盛曉峰/頭痛欲裂、視線模糊 商界強人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盛曉峰/女主管靜脈血管瘤 什麼都不做才是上上之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