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快了數碼化的進程,也加劇了一些群體如老年人所面對數碼鴻溝,這道無形的屏障,讓年長者因為各種因素而處於先天劣勢,他們不擅於使用智能手機,在疫情之下飽受衝擊,從使用MySejahtera,到登記接種疫苗等,都很需要依靠旁人的力量來越過鴻溝。
科技不外乎人性,能最短時間和最有效拉近數碼鴻溝的方法,也不外乎是社區力量,儘管社交距離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接觸,但在疫情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與扶持,讓數碼鴻溝者找到求助和解決的方案。
ADVERTISEMENT
如何看見年長者的需求,讓科技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希望在我們熱情友善的社會中,能醞釀出更多有志的推手,引導年長者學習和接受科技。
●報道:本刊特約 黃妙儀
●攝影:本報 陳世偉
成立於1985年的萬佛緣齋菜館,位於戲院巷(Lorong Panggung),與茨廠街嶄新景點鬼仔巷毗鄰。這家有36年曆史的老店,員工的平均年齡為70歲,有的人用著無彩色的非智能手機,即使擁有智能手機,他們也僅會使用有限的撥打和接聽功能。
這家原本沒有任何社交媒體賬號的萬佛緣齋菜館,在今年7月剛開設了臉書專頁,為去年開始因為疫情無法堂食,也未上線到外賣平臺慘淡經營的老店帶來一線生機。
“去年總共休業了3個月,今年繼續關,顧客會覺得我們已經關門大吉了,因為去年重開只做半天,過了3點就關門,讓很多人以為我們沒有再開了,現在顧客在臉書看到我們,會撥電來說:你們終於會上網了,那麼本領!我說朋友幫我的。”
現年68歲的王綵鳳(鳳姐)在店開設專頁後,即接到愛心飯盒的贊助訂單緩解經濟壓力,也陸續有些人士前來打包食物,但她在接受訪問時,仍對社交媒體的力量有所畏懼,她說:“一下子,就有人知道了,你說是不是很可怕?”
她娓娓道出本身用智能手機時,所接獲的各種詐騙電話,從冒充朋友、法庭傳票,到包裹,層出不窮的伎倆,讓她覺得人心險惡,不敢接陌生來電,也抗拒線上支付,她害怕有天因緊張,一不小心按錯觸屏手機,就會帶來錢財上的損失和惹上麻煩。
“有時他們來打包,說要轉賬,我都說幾塊錢怎樣轉賬,讓他們下次再付錢,結果有的人就沒有來過了,我想這無所謂的,也許他也面對問題。”
鳳姐用著孩子送的智能手機已3年,但迄今依舊對各種應用程式的名稱都不熟悉。她說,才幾歲的孫已經很會使用手機,經常教她如何使用。
“我今年學會用MySejahtera,他們教我按這個,它好了會出現Terima Kasih(界面)。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不過有時候我不一定會帶手機,就用手寫,警察站在隔壁看我寫,我都不怕。”
老店“上網”,生意有轉機
每當櫃檯的電話鈴聲響起,鳳姐就歪著脖子,夾著有線話筒,雙手以紙筆下單,這樣的作業方式,對她而言更為踏實和可控。她形容,街坊為店開設專頁前,生意冷清到營業時間,可以在店內睡覺。
原本由6人組成的團隊,從去年苦撐到現在,有3名員工開始自動放假,以減少營業開銷。鳳姐透露一起工作了十多年,員工都很明白她的為人,也體恤餐廳以堂食為主,打包的生意不多,以往素食館生意最好的初一十五,如今都變得沒有區別,生意慘淡得讓大家都忘記了是星期幾。
“現在上網了,至少看到一點生意,不然都沒有心情笑著和你說話,整天想著租金水電和發薪就很煩,這3樣是最煩惱的。”
鳳姐認為,普通手機容易操作,智能手機就多了東西可以看,但她卻不會沉迷於手機世界。“現在沒有這樣的心情,因為我們要工作,整天拿著手機玩,顧客來也看不到,這些是退休人士的玩意。”
智能手機對鳳姐而言,就是個接聽子女的電話和撥打的工具,還有很多其他的額外功能是她一時間無法掌握的,即使想學習都需要用上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和記憶。
目前拍照和回傳愛心飯盒的照片給善心人士的動作,鳳姐還是無法掌握,幫她設立專頁的街坊蘇先生每天會到店裡數個小時,處理臉書和WhatsApp的訂單以及愛心飯盒的事務。
鳳姐說,疫情讓很多人失去工作,尤其是外地人連繳房租都成問題,當有人拿兩盒時,她會默許,因為了解可能要當吃兩餐,但3盒則不可以,如有發現就要和氣的詢問他們是否吃得完?可以留點給後面的人嗎?
保持開放心境,慢慢學習
難以融入新科技的鳳姐和員工都有閱報習慣,空檔時店內的報紙被他們輪流翻閱著,因此他們對疫情和接種疫苗的課題都正確的認知。鳳姐透露,她決定註冊疫苗時,還先看了一次醫生做檢查,並詢問自己的血糖和血壓狀況是否適合接種,在獲得認可後,她就趁著街頭廚房設立櫃臺時,請志工幫她登記,並在一個月內順利完成了兩劑疫苗的接種。
她認為老店能生存到今天是一種幸運,這些日子他們經常幫助有需要的街坊,街坊也給予了她很多的協助,尤其是雪隆會甯公會從1985年開始租店給她,從去年疫情開始就主動下調租金,今年7月還贊助安心飯盒,連續4個月,直到10月,每星期三和星期六讓有需要的人士領取,協助失業家庭,同時也讓老店維持生意。
“很感恩,大家的關注和協助,因為經常有顧客告訴我,時代不同了,人人都是上網訂餐,我才會想到請街坊幫我上網,做這一些。”
在漫長的歲月長流中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交情,與味蕾記憶讓一切產生了連接,與興都廟和警局毗鄰的老店,有著各族的顧客,偶爾還會上門打包,而讓鳳姐覺得驕傲的還包括一位英國教授每年出差時都會前來支持與光顧,教授偶爾還會託朋友送糕餅給他們吃,直到這次受疫情的影響,他們無法見面。
鳳姐說自己只能用最簡單的英語和外國人溝通,只要保持開放的心境,慢慢學習,不會的時候就不恥下問,就像每次面對數碼鴻溝時,只要願意問人,年輕人都很樂意教她或協助。
科技產品,對長者使用不友善
街坊蘇先生表示,該社區的街坊都很友善,經常會協助鳳姐辦理一些事務,拉近年長者的數碼鴻溝,包括早前鄰居幫他們申請了貿工部的批准信,而他目前正著手處理外賣平臺的事宜,最大困難是該店的菜單,依舊沿用一本十多年前的相簿和舊照片。
身為90後的他和他們隔著三十多年的距離,但蘇先生卻不覺得會有太大的代溝,基本上他們在科技上所面對的難題都和他媽媽一樣,無法搞定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還有經常會誤觸屏幕敏感的智能手機。
“需要時間慢慢教,其實他們懂的,只是需要適應我們的科技變化很快,讓他們跟不上,尤其是三十多年都在這樣的環境,如果不是很切身的需要,他們也不會想求助和學習。”
他認為,智能手機和其他科技產品的設計都以年輕人為主要的目標群體,對年長者的使用並不友善,外加視力和聽力等身體機能的衰退,直接形成了老年人運用科技的障礙和無力感,進而對科技產生不安和抗拒,影響了他們對新科技服務的接納。
長久以來,年長者習慣了現金交易、排隊登記等的生活方式,但疫情出現後,推崇無現金,零接觸的服務,導致不少年長者和老商號跟不上社會變遷的節奏,在數碼化的生活中被數碼鴻溝淘汰。
延伸閱讀: 【數碼鴻溝/02】面對科技老人不慢 他們只需要多些耐心 【數碼鴻溝/03】數碼化計劃提供便利 重視技術但不能忽略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