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美国总统大选 最新动态留守星洲点看最新消息
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7:01am 02/09/2021

数码鸿沟

焦点

乐龄科技工作坊

BengkelTeknologiSenior

数码鸿沟

焦点

乐龄科技工作坊

BengkelTeknologiSenior

【数码鸿沟/02】面对科技老人不慢 他们只需要多些耐心

文:黄妙仪(副刊特约)
图:受访者提供
消除年长者对科技的恐惧,可让长者享受科技的便利。


也许年轻的你无法想像,一个老人终于学会用智能手机点餐叫车的喜悦,当他们设计早安图和用手机拍摄短片,更是让亲人都难以置信地噗哧一笑,夸奖一番。

如何让长辈在科技时代活得快乐又有尊严,而不是成为无法享用科技便利的被照顾者?以理科大学讲师陈筠宜博士为推手的(Bengkel Teknologi Senior)与有志者一起投入教育长者的行列,让老化变得更正向。

ADVERTISEMENT

●报道:本刊特约 黄妙仪
●图:受访者提供

在我们的身边及生活的社区,总会有不少面对的长者,他们的鸿沟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没有电子配备和网络,第二层面则是有网络和配备但不会使用,根据陈博士过去的经验,在20人的工作坊中,会有一至两位学员没有配备,或刚买智能手机,而处于第二层面的学员,只懂得使用接听和拨打功能,及浏览脸书。

“这道鸿沟与地理环境,长者的教育水平,还有过去的工作经验相关,每个老人的程度都不一样,可是他们都想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数码知识,需要学习的平台。”

不少长者既不想劳烦别人,也怕浪费孩子的时间,所以就以最简单的方式,递出手机让身边的人代劳,陈筠宜尝试改善这种情况,只要有耐心地引导,就能作出改变,如果长者遇到不够耐心的教导者,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科技的意愿,把“我不会”作为一切前提。

陈筠宜拉近数码鸿沟的努力,在去年开始获得了金心奖的肯定,她希望有更多人投入高龄文化的服务行列。

“我们要向他们解释自己学的重要性,以后你出去就可以自己使用了。”

疫情让乐龄科技工作坊无法开班,但陈筠宜讲师在教学、写论文和批改作业之余,还定期抽出时间到理大的疫苗接种中心当服务柜台志工,只为了能继续接触长者,为他们减轻数码鸿沟的负担,其团队的志工,也分别到各接种中心站岗。

只要善加引导,老人皆能成为美图创作者

乐龄科技工作坊在2019年展开,拉近了年轻人和乐龄人士,这看似最遥远的族群,陈筠宜博士表示,消除年长者对科技的恐惧,是年轻人的最大挑战,虽然他们使用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但生怕一按错就会出事,引发爆炸,或导致金钱损失。

“因为在他们的年代不是人人会用电脑,有什么可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呢?幸好很多志工是设计师,于是我们从创意着手,在第一天让大家参与创作。”

乐龄科技工作坊是个引导长者学习的平台。陈筠宜认为教长者使用科技应该要设身处地以长者的角度去思考,包括考量他们的生理状态如视力和听觉等。
让年长者掌握数码知识,不但杜绝网络骗局,也能让他们拥有独立的机会。

她说,当学员发现原来要拍美照,可用滤镜;剪接影片,可直接套用模版;早安图也能简单合成,大家就像发现新大陆般,纷纷踊跃投入创作。

“你会惊讶,他们在WhatsApp的传播力量,比在其他社交媒体更热烈,长者都喜欢看WhatsApp,在资讯疯传同时也存有风险,因为消息不一定是真的,但很多长者都会信以为真,毕竟过去在他们的年代,被发布的消息可信度高,而现在人人都是内容创作者,谁都可以分享。

“第二天进入网络安全主题,采用故事元素,因为长者和大学生不同,大学生可以发讲义,很多知识都在网上,他们有自学条件,而年长者则比较喜欢听故事,要让课程和他们的生活有关联,还会教他们使用应用程式(App),有很多老人家都没有用过电子服务。”

陈筠宜佩服学员们的用心,从起初对科技畏惧,受鼓励后就努力尝试。每当回想起学员们首日架起手机脚架学拍摄,第二天午餐就能订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放学时还能自己叫车,学会网购,这些都是学员和团队的最大成就。

“这些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对长者来说是独立的象征,他们以后可以自己动手,不必再依赖身边的人。”

她认为,乐龄科技工作坊是个引导长者学习的平台,其实教学并非复杂的事,因为课程和内容都很简单,反而课程设计更费心力,要设身处地以长者的角度去思考,包括考量他们的生理状态如视力和听觉等,注意教案的字体、颜色和字形大小,摒弃复杂的指示,以短句和重点记录,取代完整的段落,辅导员与学员的比例为一比二,以做到更全面的关注。

乐龄科技工作坊通过和高等学府合作的方式,顺利在雪兰莪的赛城、吉兰丹和柔佛举办。

教授网络安全,通过脸书揭发网络骗局

在工作坊负责教授网络安全课题的陈筠宜表示,从讲解弃用身分证号码和生日日期这些不安全的密码,到建立由大写小写和符号组成密码的重要性,同时也教授如何分辨假消息和杜绝网络骗局的方式,除了通过工作坊的脸书揭发各种骗局,也成立了手机群组,让学员遇到疑是骗局时,有个询问的窗口。

这些群组在佳节时会特别热闹,有许多贺卡的传送,每日早安图和喜欢旅行的长者会制作纪念短片,她喜见学员的分享,也在群组中获悉长者的生活圈议题。

工作坊改变了过去大家对长辈接受新科技的步伐缓慢,或不感兴趣的固有观念,陈筠宜表示,与同侪一起接受有系统的教学,反而更添动力。她说,其实教年长者不难,全靠长者的学习意愿和动力。

“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做的是把老人视为重点,将心比心,如果我是老人,我希望年轻人如何对我,我提醒团队,我们所做的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长者,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为他们着想。”

在克服数码鸿沟之余,也拉近了年轻人与长者的距离。

乐龄科技工作坊从成立至今,分别在赛城、柔佛和吉兰丹免费开班,一共招收了60名学员,而志工们平日非正式教导过的人,则不计其数。尤其在疫情的当下,MySejahtera的使用已成为年长者的难题。她和志工在接种中心经常会遇见没有智能手机,需填写表格的长者,或手机状态不胜负荷,开启MySejahtera需要一段时间,回程需要志工帮忙叫车的长者。

“现在有很多子女不在父母身边,看见他们,我会觉得心疼,在疫情之下必须放下身段寻求旁人的协助。”

打破刻板印象,长者“退休模式”也能很精彩

从全球到我国,高龄化文化似乎未成熟建立,陈筠宜指出大家对年长者的刻板印象是退休后含饴弄孙,在家看电视,休息就好,不必去学太多东西。

“可是我们没有去问这个生活模式是不是他们要的?他们退休后是不是要待在家,还是要继续工作,觉得自己能为社会付出?”

她发现社会非常缺乏与年长者相关的科技活动,除了太极和歌唱等兴趣班,特别在她从香港深造回国后经常翻阅到乐龄人士陷入网络骗局的新闻,于是积极投入访问工作,了解本地年长者对学习科技的需求,撰写报告书,寻求企业赞助乐龄科技工作坊。

“虽然很多企业认同我们的计划,但基于商业考量,赞助年长者的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个投资回报率(ROI)不高的做法,大家更倾向于赞助属于小孩和年轻人的活动。”

在疫情期间面对数码鸿沟的年长者,面对多重挑战。

因为陈筠宜和团队珍惜年长者在过去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希望能通过免费的乐龄科技工作坊进行回馈,终于在碰够钉子后,找到唯一的赞助商与高等学府展开计划。

每个人都会老去,为长者也为未来的自己着想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现在做的事是为高龄文化做好准备,如果年轻人没有为年长者着想,那么我们老去的时候,谁要为我们着想呢?

“这是很简单的想法,当我们老了,才开始做这些计划,已经太迟了,因为现在你没有让年轻人建立思维,去参与和设计这些高龄计划,10年后也会面对相同的问题。”

陈筠宜的理想是在全马各地开办工作坊,让所有年长者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为了节省经费,他们就地取材,在当地的高等学府招收志工,也根据地域文化与需要设计教案,在有绿布景和电脑设施的场地上课,就加入电脑和绿布景的运用知识,在有医疗背景志工的校园,还会分享和医疗相关的应用程式,让年长者学会随时预约问诊,认识服药提醒应用程式等。

乐龄科技工作坊的目标是教育年长者享受科技的便利和拉近年轻人与长辈的距离,因为通过科技可建立共同话题。

她透露,当理大成立的乐龄科技体验室竣工后,年长者就可以亲身体验虚拟实境VR和3D打印机等设施,希望通过团队小小的努力,能让高龄文化得到关注,大家能以新思维看待年长者的需要。

延伸阅读:
【数码鸿沟/01】在科技边缘浮沉 老店焕新追上科技脚步
【数码鸿沟/03】数码化计划提供便利 重视技术但不能忽略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