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是存在的,它是一种潜伏着的心灵活动或心理的静态状况。一位艺术家如终日只像老僧入定般苦思,偶尔也许会有灵感出现,但可能只是一些思想的碎屑,还得经过更多的补足与修整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艺术品。丰富的生活经验,往往酿造成一些有用的养分,在不知不觉间贮存于脑海的一角,等到其主人迫切需要时,会及时应声而出,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我写的东西,多数是我生活经验的反映,特别是诗歌。有时因看到一个场景或听到旁人一两句话,“灵感”突然浮现脑袋;有时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反刍过程而后才有结果。更有些时候,几个程度不同的相关灵感扣在一起,让你去联系、解脱、分析或比较。无论如何,都得经过沉淀,也就是艺术的加工,添上某些色彩,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艺术价值。这是我写了某首诗歌之后的自我反省,促使我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求进步。
ADVERTISEMENT
下面我选了6首以前发表过的短诗,只用来说明灵感曾给予我写那些诗时所扮演的角色或起过的作用,不涉及有关诗作的技巧或水平等问题:
〈时间〉
它是那么洒脱
春天来了 没有笑靥
秋天到了 没有感喟
它总是不染凡尘
植物老跟随它的意志
一荣 一枯 没一句怨言
动物也从不违背它的指使
一来 一去 没一句叹息
偏是人类
对它患了敏感
无聊的 要去杀它
忙碌的 要收买它
贪婪的 要留住它
而它是那么超然
杀它不到
买它不得
留它不住
得意的 是你们
失意的 是你们
声声无奈 是你们
它可一无感觉
照样以同速的步伐
巡回于宇宙间
谁也猜不透
它的任务
它的意义
——《马来亚通报‧文风》1981.06.28
我自小就有很强的时间观念,长大后懂得“寸阴是竞”,养成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从理大的校外系获得第一个学位,深深体会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性,而对于周遭的人,包括成人和少年儿童都在不知不觉中把时间挥霍掉,觉得十分可惜。一天,夜深人静时,忽然有所感触,这蕴藏着的一股思绪(也就是所谓“灵感”)就通过笔端流露出来。
〈影〉
突然发觉
它何其洒脱
当夕阳把椰影拉长
而我的身影也参与
与椰影竞赛
它越过水沟
折得那么服帖
而我的内心
多少次惊呼
每当跨跳一条小渠
——《星洲日报‧文艺春秋》1984.09.09
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长久以来,总觉得自己有一项少为人知的弱点,就是不够大胆,甚至遇事胆怯。另一方面,因为自小住在首都外围的木屋区,椰树、沟渠或小溪是经常接触的事物。椰树是我心目中巨大英勇的象征,沟渠或小溪则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阻障。由于胆怯,要跨过沟渠或小溪都会令我不知所措。这种潜意识作祟,每当我遇到某些困难,就会自责个人的这个弱点,同时巨人的形象也会很自然地浮现在思维里。
〈时间〉
它是一块香甜的蛋糕
却轻易化解蒸发
一部分在录像机前慢慢不见了
一部分在谈张三李四的长短时
逐渐消耗
一部分在应酬桌上自动溶化
一部分躺在懒椅打盹时给倦态
吮去
大部分是在睡床上给梦中的
人鬼神
一片片剥去分享
啊!这块香甜的蛋糕
剩下多少供自我品尝
可怜的自我
你常常都那么饥饿
——《星洲日报‧文艺春秋》1985.10.02
这是我对时间的另一种诠释。与几年前写的那首相比,写法截然不同。那是我在吃着一块蛋糕的时候突然获得的灵感。我试图把时间的抽象性加以具体化。无可否认,如果没有那块蛋糕,就不会产生这首诗。
〈大选前夕〉
有些人
忙着在大船上
找胶漆、工具
希望把将沉的船
补好
有些人
坐着小船
怎样也要挤上大船去
希望在它沉下以前
找到一些珠宝
有些人
站在岸边
喊破喉咙
叫大船赶快靠岸
船上有他们的亲戚
有些人
在海滩放风筝
心想天气真好
最妙是坐在椰树下
吃椰浆饭
喝椰水
——《星洲日报‧星城》1986.08.03
那年是选举年。海边野餐,享受微风的吹送,怡然自得。看到沙滩上有小孩在放风筝,海上有大船和小船。灵机一动,诗意立即生发。我决定在诗中把目睹的景物凑合在一起,让读者比较、联想,以引发不同的反应或感想。诗的作用,应该是多方面的。
〈登山〉
下山的
善意地说
山顶一无所有
我摇头笑笑
态度坚决
继续拾级而上
轮到我下山
诚恳地说
山顶不过如此
上山的置之一笑
意志坚决
继续拾级而上
——《新明日报‧乡青文艺》1991.08.04
诗后的“注”是这样写的:“5月21日往麻坡,经过不勒斯(Pedas)与宁宜(Linggi)附近,路旁有石级让人登山远眺,欲一窥其貌。未及半山,有位马来同胞对我说:‘Upstairs got nothing to see’,有感而作。”
当天晚上,我受邀出席柔佛州某文学团体的一个座谈会。在讲述我的写作经验时,说到有时灵感会自动走上门来,就举出上述一事为例。在座的文友都有同感。大家都觉得,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不忽略一些小节,把那些小节细细咀嚼,反复思考,很有可能由一个小点发展成为一个大点。
〈踏影〉
我
踏
爸爸的影子
爸爸
踏
爷爷的影子
爷爷
踏
祖先的影子
影子
千万年
长远……
——《新明日报‧海鸥文艺》1995.09.29
诗后的“注”作这样的交代:“某星期日早晨,与幼儿和幼女晨运。他们一时兴起,一直跟在我的后头,以踏到我的影子而后快,因而有此感触。”
这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说来得很自然,同时脑海中立即有了一些诗句。过后稍加处理,就成了上面那首朴素无华的短诗。杰伦在对此诗的短评中,似乎认为这首诗有臧克家〈三代〉的影子,其实不然。当时我只想到一个意念――传承,家族的,或者文化的,但这些概念都相当模糊。
去年12月号的《滇池》文学杂志刊出年轻作者(1973年生)杨献平的两篇短篇小说和“创作谈”(〈小说的精于事故和意识四溢〉)。他的创作谈,主要说明为什么他专注于小说而放弃了散文和诗歌的创作。
他长年累月处身沙漠军旅生活,原有许多事物可以入诗,后来发现诗歌是有局限性的。诗歌的局限在于它必须克制和隐晦。“象征、隐喻是诗歌的内核和翅膀”,但诗歌“不可以完整和真切地表达我们的俗世经验,尤其是细节”。他又觉察到,他写的诗歌“无法与当下同龄的诗人的作品相比的。他们处在开放的前沿,思维活跃,对新的事物感知能力和渠道都很直接”。相反的,小说的包容性就大得多了。
我是过来人,他说的都是事实。但我有几点需要补充:
第一,写小说,能够驰骋的天地定然比较广阔,诗歌一般上不能太多产。
第二,写诗,需要一股热情,所以年轻人在这方面往往占优势。不过,如果我们同意诗歌的内容不局限于狭义的爱,而能容纳广义的爱,例如对国家、社会、人群的关怀,年纪较长的人还是可以写诗的。
第三,诗歌的内容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来自作者的生活经验。后者的诗歌题材可能更广泛。
第四,时刻关心周遭事物的发生、发展、变革,会产生写诗的灵感。当然,要是我们本着良心写诗,而不把自己囿于某诗派的一隅,诗歌仍有让我们发挥的不小的空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