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是存在的,它是一種潛伏著的心靈活動或心理的靜態狀況。一位藝術家如終日只像老僧入定般苦思,偶爾也許會有靈感出現,但可能只是一些思想的碎屑,還得經過更多的補足與修整才能變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藝術品。豐富的生活經驗,往往釀造成一些有用的養分,在不知不覺間貯存於腦海的一角,等到其主人迫切需要時,會及時應聲而出,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我寫的東西,多數是我生活經驗的反映,特別是詩歌。有時因看到一個場景或聽到旁人一兩句話,“靈感”突然浮現腦袋;有時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反芻過程而後才有結果。更有些時候,幾個程度不同的相關靈感扣在一起,讓你去聯繫、解脫、分析或比較。無論如何,都得經過沉澱,也就是藝術的加工,添上某些色彩,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更有藝術價值。這是我寫了某首詩歌之後的自我反省,促使我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不斷求進步。
ADVERTISEMENT
下面我選了6首以前發表過的短詩,只用來說明靈感曾給予我寫那些詩時所扮演的角色或起過的作用,不涉及有關詩作的技巧或水平等問題:
〈時間〉
它是那麼灑脫
春天來了 沒有笑靨
秋天到了 沒有感喟
它總是不染凡塵
植物老跟隨它的意志
一榮 一枯 沒一句怨言
動物也從不違背它的指使
一來 一去 沒一句嘆息
偏是人類
對它患了敏感
無聊的 要去殺它
忙碌的 要收買它
貪婪的 要留住它
而它是那麼超然
殺它不到
買它不得
留它不住
得意的 是你們
失意的 是你們
聲聲無奈 是你們
它可一無感覺
照樣以同速的步伐
巡迴於宇宙間
誰也猜不透
它的任務
它的意義
——《馬來亞通報‧文風》1981.06.28
我自小就有很強的時間觀念,長大後懂得“寸陰是競”,養成充分利用時間的習慣。上個世紀80年代,我從理大的校外係獲得第一個學位,深深體會時間對人生的重要性,而對於周遭的人,包括成人和少年兒童都在不知不覺中把時間揮霍掉,覺得十分可惜。一天,夜深人靜時,忽然有所感觸,這蘊藏著的一股思緒(也就是所謂“靈感”)就通過筆端流露出來。
〈影〉
突然發覺
它何其灑脫
當夕陽把椰影拉長
而我的身影也參與
與椰影競賽
它越過水溝
折得那麼服帖
而我的內心
多少次驚呼
每當跨跳一條小渠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1984.09.09
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嚴。長久以來,總覺得自己有一項少為人知的弱點,就是不夠大膽,甚至遇事膽怯。另一方面,因為自小住在首都外圍的木屋區,椰樹、溝渠或小溪是經常接觸的事物。椰樹是我心目中巨大英勇的象徵,溝渠或小溪則是我不得不面對的阻障。由於膽怯,要跨過溝渠或小溪都會令我不知所措。這種潛意識作祟,每當我遇到某些困難,就會自責個人的這個弱點,同時巨人的形象也會很自然地浮現在思維裡。
〈時間〉
它是一塊香甜的蛋糕
卻輕易化解蒸發
一部分在錄像機前慢慢不見了
一部分在談張三李四的長短時
逐漸消耗
一部分在應酬桌上自動溶化
一部分躺在懶椅打盹時給倦態
吮去
大部分是在睡床上給夢中的
人鬼神
一片片剝去分享
啊!這塊香甜的蛋糕
剩下多少供自我品嚐
可憐的自我
你常常都那麼飢餓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1985.10.02
這是我對時間的另一種詮釋。與幾年前寫的那首相比,寫法截然不同。那是我在吃著一塊蛋糕的時候突然獲得的靈感。我試圖把時間的抽象性加以具體化。無可否認,如果沒有那塊蛋糕,就不會產生這首詩。
〈大選前夕〉
有些人
忙著在大船上
找膠漆、工具
希望把將沉的船
補好
有些人
坐著小船
怎樣也要擠上大船去
希望在它沉下以前
找到一些珠寶
有些人
站在岸邊
喊破喉嚨
叫大船趕快靠岸
船上有他們的親戚
有些人
在海灘放風箏
心想天氣真好
最妙是坐在椰樹下
吃椰漿飯
喝椰水
——《星洲日報‧星城》1986.08.03
那年是選舉年。海邊野餐,享受微風的吹送,怡然自得。看到沙灘上有小孩在放風箏,海上有大船和小船。靈機一動,詩意立即生髮。我決定在詩中把目睹的景物湊合在一起,讓讀者比較、聯想,以引發不同的反應或感想。詩的作用,應該是多方面的。
〈登山〉
下山的
善意地說
山頂一無所有
我搖頭笑笑
態度堅決
繼續拾級而上
輪到我下山
誠懇地說
山頂不過如此
上山的置之一笑
意志堅決
繼續拾級而上
——《新明日報‧鄉青文藝》1991.08.04
詩後的“注”是這樣寫的:“5月21日往麻坡,經過不勒斯(Pedas)與寧宜(Linggi)附近,路旁有石級讓人登山遠眺,欲一窺其貌。未及半山,有位馬來同胞對我說:‘Upstairs got nothing to see’,有感而作。”
當天晚上,我受邀出席柔佛州某文學團體的一個座談會。在講述我的寫作經驗時,說到有時靈感會自動走上門來,就舉出上述一事為例。在座的文友都有同感。大家都覺得,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不忽略一些小節,把那些小節細細咀嚼,反覆思考,很有可能由一個小點發展成為一個大點。
〈踏影〉
我
踏
爸爸的影子
爸爸
踏
爺爺的影子
爺爺
踏
祖先的影子
影子
千萬年
長遠……
——《新明日報‧海鷗文藝》1995.09.29
詩後的“注”作這樣的交代:“某星期日早晨,與幼兒和幼女晨運。他們一時興起,一直跟在我的後頭,以踏到我的影子而後快,因而有此感觸。”
這突如其來的靈感,可說來得很自然,同時腦海中立即有了一些詩句。過後稍加處理,就成了上面那首樸素無華的短詩。杰倫在對此詩的短評中,似乎認為這首詩有臧克家〈三代〉的影子,其實不然。當時我只想到一個意念――傳承,家族的,或者文化的,但這些概念都相當模糊。
去年12月號的《滇池》文學雜誌刊出年輕作者(1973年生)楊獻平的兩篇短篇小說和“創作談”(〈小說的精於事故和意識四溢〉)。他的創作談,主要說明為什麼他專注於小說而放棄了散文和詩歌的創作。
他長年累月處身沙漠軍旅生活,原有許多事物可以入詩,後來發現詩歌是有侷限性的。詩歌的侷限在於它必須剋制和隱晦。“象徵、隱喻是詩歌的內核和翅膀”,但詩歌“不可以完整和真切地表達我們的俗世經驗,尤其是細節”。他又覺察到,他寫的詩歌“無法與當下同齡的詩人的作品相比的。他們處在開放的前沿,思維活躍,對新的事物感知能力和渠道都很直接”。相反的,小說的包容性就大得多了。
我是過來人,他說的都是事實。但我有幾點需要補充:
第一,寫小說,能夠馳騁的天地定然比較廣闊,詩歌一般上不能太多產。
第二,寫詩,需要一股熱情,所以年輕人在這方面往往佔優勢。不過,如果我們同意詩歌的內容不侷限於狹義的愛,而能容納廣義的愛,例如對國家、社會、人群的關懷,年紀較長的人還是可以寫詩的。
第三,詩歌的內容既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來自作者的生活經驗。後者的詩歌題材可能更廣泛。
第四,時刻關心周遭事物的發生、發展、變革,會產生寫詩的靈感。當然,要是我們本著良心寫詩,而不把自己囿於某詩派的一隅,詩歌仍有讓我們發揮的不小的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