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00pm 04/09/2021

黄楚雯

寓意

黄楚雯

寓意

痣/黃楚雯(西連)

黄楚雯(西连)

我的右上唇長了顆,也許是上天在創造我時,不小心把一滴墨落在那裡,當祂發現時,墨汁早已滲透在白紙上,想要補救也無濟於事,便留下了這個小黑點。然而,這顆痣並非嬰兒時期就出現了,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明顯。從無到有,它的大小及顏色也經歷了不少變化,一直到發育完全,它已是顆直徑約0.3釐米,呈棕色的橢圓形痣了。

我還是幼童時,我常輕撫著它,感受它的變化,長輩們見狀,總會斥責著說越多觸碰,痣就會越長越大。我起初對此說法充耳不聞,直到有天發現原本平坦的痣開始凸起時,才帶著不安的心情,半信半疑地不再去觸碰它了。說來奇怪,此後,它也停止了生長,並維持著現今的模樣。

ADVERTISEMENT

從我懂事以來,因為這顆痣,我總認為自己是個異類,望著同齡的親戚朋友那無瑕的臉蛋,自卑感油然而生。那時,卡通貼紙盛行,我就在印著米奇老鼠、吉蒂貓等等的卡通貼紙上加上和我一樣的黑點,並貼在櫥櫃、牆壁上,目光所及之處便有它們相伴。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問起感情與我甚好的二叔母,為何這顆痣只長在我臉上,而非人人都有。她沉吟片刻後,便以溫柔的語氣安慰道並非人人都有,才盡顯珍貴。此外,因為這顆痣的存在,更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這三言兩語的答覆讓我一直懸在半空中的心找到了降落的地點,心裡感到無比踏實。

舔到的痣便是好痣

經歷了那段談話,我便對這顆痣有所改觀,我不再鑽牛角尖地思考它存在的意義,反而視它為身體的一部分,嘗試與它共存。一直到升上小學時,我遇見了和我一樣,上唇也有顆痣的男同學,不同的是,他的痣相對來說較小,而且長在了左邊。有一次,我們的父母在閒聊時還打趣地說我倆唇上都有顆痣,一左一右地非常匹配,乃是天生一對。若是有緣,將來還可以結成親家。我聽了之後,似懂非懂地打量著對方,但紅暈早已浮現在臉龐。這段以痣來訂娃娃親的經歷至今回想起來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不過,自從小學畢業之後,我們便失聯至今,這段長輩們口中的佳緣也無疾而終了。

人們常說童言無忌,我的同學給予我的建議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這個詞的意思。當時我們還是小學生,熟絡之後,便無所不談。有次,他真誠地告訴我,如果臉上的這顆痣消失,我的外表將會加分不少。言下之意是這顆痣不符合當時的審美觀。氣氛頓時降至冰點,尷尬不已,而我瞬間也啞口無言。幾經思考後,我只說出了“不要”兩字,就結束了談話。爾後,我們就鮮少提起這個話題。原來,痣的存在就如紮在肉裡的刺一樣,看不到,但觸及之時,還是會隱隱作痛,想必內心對此痣還是耿耿於懷。多年以後,當心智成熟不少,我漸漸能明白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所以無須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若是不滿意,想要嘗試改變也無妨。

有幾次,我試圖利用遮瑕膏來掩飾這顆痣,但左思右想後,卻沒有付諸行動。因為若少了這顆痣,內心就好像缺了一角,不再圓滿。

其實,透過點痣,就可以把痣永久消除了,而關於點痣,我一點也不陌生。我的爺爺身上長了許多痣,並以後背居多。我們常納悶那佈滿後背如繁星般的黑點其實是痣還是老人斑呢?長輩們較為迷信,認為痣的位置將影響一個人的運程及命運。所以,點痣的師傅會受邀前來為爺爺點痣。師傅上門時會帶著點痣工具,還有幾張點痣圖。點痣圖可分為男女,有的專注於臉部描繪,有的則展示全身的人體圖,它們的共同點是上面都畫滿了痣,而每顆痣在不同的位置都有自己特殊的含義。師傅先是觀察痣的位置及種類,並在加以解釋及徵詢同意後,才開始點痣。印象中我沒看見點痣的過程,只依稀記得點了的痣,上面都會塗上白色的藥膏,幾天之後便會自行脫落。說來奇怪,我臉上雖然有顆痣,卻沒有讓這位師傅點評過。點痣之後,我不清楚爺爺的命運是否真的有所改變,但感恩的是他有生之年,每當經歷難關,都可以化險為夷。

既然點痣的師傅未對我的痣加以評論,那要怎樣知道這唇上的痣是好是壞呢?有一位叔公便告訴了我一個辦法,那就是:舌頭可以舔到的唇上痣便是好痣,有口福的,一生不愁吃喝,得以溫飽,並告知萬萬不可將之去除。那時,父母聽到之後,都高興極了,認為這是個如意的象徵。人們都願意相信美好的事物,所以這顆痣便保留至今。之後,另一位自稱可以通靈、會看手相的大叔對這個痣有了不一樣的解說,根據這顆痣的位置,我一生忌水,要儘量避免有水之處,切記欺山莫欺水。於是,我秉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接受了這份忠告。我成年之後,對於這些說法,都謹記於心,只是不再為此感到慶幸或焦慮,而是抱著無常的心態,面對生活的一切。

如今,在冠病疫情籠罩下,人人都需要佩戴口罩防疫,面部特徵除了膚色及雙眸以外,都被口罩遮掩了。我這標誌性的唇上痣何時可以見人,就只能等到雨過天晴之日了。也許,當口罩遮掩了口鼻後,你會發現到我炯炯有神的雙眸在凝視著你,而你從未察覺呢?就如白紙上的小黑點,它一直吸引著你的目光,而讓你忘了黑點以外的那片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15pm 15/03/2025
通勤者秘笈/黄楚雯(西连)

前几日,一则有关通勤的新闻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则新闻的标题写道:“长时间通勤伤身也伤心!每增20分钟,薪水体感少19%”。我内心的算盘啪嗒啪嗒作响,工作日通勤时间总共有两小时,换算为120分钟,那么我的薪水感岂不是成了负值?

这让我想起以往在一所私人企业上班时,一位佛心老板为了缩短通勤时间,增加工作效率,而在公司附近租了栋房子作为员工宿舍,让我们得以步行上班。那时,有位同事因为想与家人同住,宁可忍受塞车的折磨,每日通勤3小时左右,也不愿接受老板的安排。刚开始,同事都能准时打卡上班,但时间一久,不难发现她的面容逐渐憔悴,有时车子尚未泊好,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打卡处,只要那日不迟到,就会是个美好的开始。不然,桌上就会出现人事部发出的“情书”。

在路上奔波,难免会有意外发生,偶尔迟到也是可以理解的。某日,同事在上班的路上因为车祸而困在车龙里。刚巧,老板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得知同事将会迟到后,语重心长地说通勤时间与幸福指数成反比,他认为除非缩短通勤时间,不然同事很难在这个岗位长时间任职下去。数月后,老板一语成谶,同事果真递交了辞职信,原因种种,其中一个便是长时间通勤对心理已造成了负面影响。看见同事辞职后,神采飞扬,仿佛卸了重担般的模样,真心为她感到开心,不管怎样,她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家庭及工作间取得平衡点,但有时事与愿违,只要懂得如何止损、取舍就好。

我自认挺幸运的,告别了那家公司后,就搬到乡区的一所医院任职。由于地点的关系,租屋难度较大,所以医院提供了员工宿舍让我有个栖身之地。员工宿舍就建于医院的范围内,步行5分钟即到。可想而知,我每日都睡到自然醒,还可以享用丰盛早餐,再慢悠悠地走路上班,下班时也不必困在车龙中,有了充足的时间做运动等。当同事都在关心何时学校假期,车流量减少,可以缩短通勤时间时,我都难以想像两者的关联性。那时,我只在周末才驱车到市区买食材及日常用品,平均3个月才添一次油。父亲得知后,都会提醒我要不时发动汽车引擎,免得因少驾车,而影响了汽车功能。那样的日子持续了3年9个月。

最大化地利用开车时间

尔后,我申请了工作调离,计划到A市的某个诊所就职。一直以来都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让我开始肆无忌惮起来。那间诊所刚好有空缺,心想调派到那里可说是十拿九稳,在没有深思熟虑下,我就在A市买了间房,距离那家诊所大概有10分钟的车程,虽然无法步行上班,但已经算很好了。我开始幻想未来的生活,新的工作岗位,属于自己的小窝,这一切似乎多么美好。我握着一手好牌,沾沾自喜着,殊不知上司的一则信息,让我猛然从美梦中惊醒。在经过一番会议后,我的工作地点出现了更动,从A市换成了B市,离我的新房有一大段距离。我急忙上网搜查通勤时间,得知来回将会耗时两小时后,就鼓起勇气联系上司,为自己争取较近的诊所。上司似乎见惯不怪,只是劝我耐心等待,未来还是有机会调派到A区,毕竟几位前辈已经对A区的空缺虎视眈眈多年,先到先得,较为公平妥当。我自知身不由己,只好接受这样的安排。

从此,在这陌生的城市,在这川流不息的车流里,有个战战兢兢的女子,带着生疏的驾驶技术坐上了白色轿车。她紧握着方向盘,默念着“阿弥陀佛”,以时速60公里的速度往目的地驶去,天还未亮,街灯却准时地在早上7时熄灭,红绿灯的光照映在她的镜片上,她专注的神情夹带着丝丝害怕,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闯。一日复一日,慢慢地,她的车速加快了,双手不再紧握方向盘,有时还会忘了诵念佛号。她开始欣赏沿路的景色,有火红的日出、开满粉嫩花朵的风铃树、蔚蓝的天空、穿透枝叶缝隙的光束等等。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一日24小时,我竟然花了两小时通勤,有时还会因为塞车而被拉长,真是太浪费生命了。如果通勤的时间缩短,我就可以拥有更长的睡眠及备餐时间,从容不迫地上下班。此外,添油的次数增加,也意味开销变大,如果日后RON95汽油开始实施针对性补贴,日子便会更具挑战。想要调到A市诊所的心如气球般越变越大,我一度以为即将成功,带着希望的气球可以升天,划过天际,无奈最后一场空,气球最终泄气,变得干瘪。为了改善现有的状况,我想到了几个办法。想要省时省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在B市居住。诊所没有提供员工宿舍,但临近的医院却有,只是不开放予非医院员工。我有个同事得以破例住进员工宿舍,也是因为在上班的路上过于疲累而出了车祸,这才让管理层得以通融。这是个特例,谁也不想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居住权。那就在B市租个房间?但一个月的租金远远超过了省下来的车油费,不划算。我找了几个也住在A市的同事,想要拼车上班,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因素无法达成。

既然如此,我只好善用通勤的时间了。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做的呢?最简单的就是听广播了。如果对正播放的节目不感兴趣,我就会听歌,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有时候,思绪紊乱时,我就会关掉收音机,在车里有限的空间内,边驾车边梳理思绪及调整心情,回到家后,就感觉好多了,可以直接从工作模式切换成居家模式。最近接触了播客,让我在通勤时多了个选择来增加生活的趣味性。有时被困于车龙之中时,我也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总好过让自己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沼中。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对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广播节目的访谈、谈话性节目也开拓了我的视野及加强了批判性思考,让我可以透过不同的角度剖析课题。在与人交谈时也有更多的话题,并可以侃侃而谈。这是在偶然中发现的变化,让我开始反思,日常生活中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分一秒。上天给予了人类五官,必有其道理。倘若开车时无法捧起书籍、手机来获取资讯、知识,那就派双耳出场吧!这意外的收获让我感到无比惊喜,不禁感叹有失必有得。

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很多事超出了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但我们总是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们。无论是辞职,转换岗位也好,抑或是接受事实,想办法善用时间,让自己的收获最大化,这些都是可行的。转换一下思路,在生活的缝隙随手种下一颗种子,开花结果之日必定让你感到惊喜。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