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00pm 06/09/2021

焦点

本地水果的出路

本地果农

果农

VIP独享

副刊专题

焦点

本地水果的出路

本地果农

果农

VIP独享

副刊专题

果農不氣餒:路不轉人轉 直播、義賣解困境

“果農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需求量減少。去年第一次MCO是供應鏈問題,但消費力還是有。來到今天卻是消費力低落,果農唯有設法求生,找人民代議士、電商平臺幫忙出貨,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報道:本刊 張露華
圖片: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常年皆有收成的火龍果

問題:行動管制影響出貨管道
解決方案:增加銷售通路,直播平臺助銷

火龍果園主陳先生擁有十多英畝的園地,也是中盤商,收購其他約40英畝園地的火龍果,所以是一個產量很大的供應商。

以往年中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因為正是火龍果豐收的季節,但去年開始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疫情而實行行動管制令,嚴重影響出貨管道。面對堆積如山卻銷不出去的“火龍果山”,他唯有想方設法開通銷路,轉戰網銷才把果實賣完。

火龍果豐收的季節,卻遇上疫情擋路,令果農開心不起來。

他表示,年中不只是入口水果盛產的季節,本地水果也一樣,火龍果、榴槤、山竹,這些本地水果的收成期都是在年中。而火龍果樹是不同時候栽種,確保常年都有收成,年中是產量比較多的季節。

“尤其是今年收成量比去年多一倍,以往都是20噸左右,但今年收成三十多噸。好收成本來是開心的事,但現在卻因為疫情銷不出,導致一些園主採收之後被迫做成酵素,甚至有的直接丟掉或埋在園地,當作肥料,非常痛心!”

果農表示,今年年中火龍果收成比去年多出一倍,但疫情陰影籠罩下,銷量大受影響。

他表示,去年疫情剛開始,人們還可以本著幫幫農民,多買一些,但現在一年多過去了,人們都麻木了,中盤商也要不了這麼大量的水果,所以唯有自己想辦法解決。

“最慘的就是農民,蔬果收成就一定要採收、出貨,否則真是血本無歸。”

雖然傳統的銷售點沒有營業是原因之一,但他覺得買氣低是主因。雖然他今繼續在網上賣,但因為行動管制令更嚴格,運輸上很麻煩,所以銷路不太理想。剛好親戚認識一個直播平臺“愛心水果屋”的負責人,就通過親戚介紹,幫他在直播上助銷火龍果。

滿樹的火龍果花,等待結出豐碩的果實。

兩場的直播銷售,就幫他賣出10噸火龍果,助他渡過了難關。

他表示,“愛心水果屋”是義務幫忙,完全沒有賺錢,以他給的價錢加上運輸費的價格售賣,純粹是為了幫本地果農。

無論如何,他相信過了這一輪的豐收期之後,接下來火龍果的價格會比較平穩,之後還要再觀察才決定下一波怎麼走。

“雖然還是主要賣給中盤商,但多一個管道總是好的,希望以後可以繼續下去,畢竟生意要隨機應變。”

友誼之手──愛心水果屋直播推銷本地水果

電商愛心水果屋負責人黃偉鑫表示,他的平臺是通過直播賣水果,向來以賣入口水果為主,本地水果比較少賣。

愛心水果屋老闆黃偉鑫接到許多果農的求助,他都會盡量幫忙。

今年5月,有朋友問他是否可以幫忙促銷親戚種的火龍果,因為疫情衝擊,巴剎、夜市都沒有營業,火龍果銷路中斷,又遇上豐收,囤積了大批火龍果,再賣不出就唯有看著它們爛掉。

瞭解果農的問題後,他一口答應在直播上促銷火龍果,以果農給的原價加上運輸費出售,不賺一分錢。果農把火龍果送到他的店,顧客在直播時線上下單、發貨,果農不必煩惱運輸問題。

“因為如果要有盈利,就賣不到量,所以純粹是以幫助果農的目的出發。”

工人採摘成熟的火龍果。

第一次的成功,愛心水果屋再下一城,在7月做第二次的直播助銷,兩次加起來共賣出1萬2000粒。雖然這只是30噸收成的一部分,但也相等於下了一場及時雨。

黃偉鑫表示,在第一次義務助銷火龍果後,他就收到很多果農要求幫忙,時間與檔期允許的話他都會答應,也不附帶任何條件,只要手上沒有其他承諾,他就會盡量幫忙。

“因為我們也是賣水果的,很清楚水果在運送時面對的限制(重量、容易損壞),所以可以幫得上忙的我都會幫。最近我們也在幫一個年輕人促銷他種的無花果,希望更多人認識本地種植的無花果。”

每4個月收成一次的黃梨

問題:市場滯銷,收購量大減,肥料價格上升導致成本增加但價格不變、因運費高網賣成效不大
解決方案:議員協助解困,下游加工量增加

陳登發是我國黃梨盛產地──新邦令金的果農,黃梨是他的主要農作物。黃梨是本地常年水果,銷量相當平穩,以往即使遇到季節水果盛產,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今年碰上疫情與行動管制令雙重打擊,黃梨出現前所未有的滯銷。

陳登發:今年黃梨豐收,但卻嚴重滯銷。

陳登發坦言,今年的滯銷情況相當嚴重,黃梨熟透都沒有人要,中盤商只收40-60%的黃梨,剩下的就任它在樹上壞掉,掉落地上當肥料。

一粒粒熟透的黃梨,因為需求量大減,果農被迫放棄採收,任由果實在樹上腐壞。
腐壞的黃梨堆滿園地。

他提到,雖然一些下游加工廠有增加收購數量,然後以加工產品抵銷,但是一些果農要現金,所以不接受這樣的交易。

“其實從去年3月MCO就已經開始滯銷,之後疫情緩和有好轉一些;可是今年開齋節過後疫情加劇,滯銷就一直延續到現在。在需求量大減之下,中盤商收購量減少,我們唯有控制收成量,然後各園主互相配額,讓大家都有生意做。”

他表示,黃梨是4個月收成一次,一棵樹從播種到收成需要一年兩個月。一直以來他們都是配合中盤商需求量來供應果實;過去一箇中盤商一天的收購量是7萬粒,以他的45英畝園地來說,一個月的供應量多達4萬5000至5萬粒。

他表示,隨著收購量減少,加上黃梨主要分銷點──士拉央批發公市暴發感染群,限制進入的羅裡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完成裝卸貨工作,因此中盤商唯有用籮來裝載黃梨,以加快下貨速度,載貨量隨之減少。

大唱豐收本應是高興的事,但卻碰上疫情,令需求量大幅減少,農民歡顏難展。

為了避免減損,他必須控制每個月量產3萬粒黃梨。與此同時肥料價格不斷上升,以前一粒黃梨的成本是70仙,現在已經漲到90仙,但價格卻維持不變,所以果農是承受雙重壓力。

陳登發也嘗試過搭上網賣列車,在今年農曆新年時網上賣黃梨,但只賣出約100粒,因為運費比黃梨價格更高,顧客覺得不划算。

“隨後我們這裡的州議員周忠信(明吉摩區)知道我們的困境後,向每個園主收購黃梨,再以義賣的方式賣出去,幫了我們很大的忙。”

發力救農──人民代議士助果農紓困

身為黃梨產區──新邦令金的人民代議士,周忠信得知農民的困境後,他責無旁貸的想出各種方法為果農助銷黃梨,包括義賣黃梨、水果箱、把採購的黃梨加入到救助物資,將農民捐出的黃梨派送到管制區等等,以另類方法幫助果農。

他表示,6月和7月是黃梨盛產季節,但傳統銷售管道無法營業,新加坡也因為疫情升高,超市購買力減少,使到出口量也大減,果農苦不堪言。

為了幫農民渡過難關,他以原市價向果農收購黃梨,然後以義賣方式助銷,或搭配救濟糧食派發給各戶家庭。

周忠信以drive thru方式舉行黃梨義賣會,減少感染風險,也助農民銷售滯銷的黃梨。

“我們買的以Moris黃梨與水晶黃梨為主。以水晶黃梨來說,平時市價是2令吉50仙一粒,滯銷時跌至2令吉至1令吉50仙,我們就以2令吉向果農購買,沒有賺取差價,因為要維持正常收購價格才能幫到果農,幫助價格回升。”

去年他辦了幾場義賣會,單單居鑾就賣了5萬粒黃梨,最高紀錄是一天賣8000粒。

他表示,由於黃梨滯銷,果農不忍心看著收成腐爛而要送給他,再派發給貧困家庭。但他反建議,用政府發給代議士的救濟撥款來買農產品,配搭乾糧一起送給貧困家庭,一舉兩得。

“去年我們也推出愛心水果箱,向果農收購滯銷的水果,如黃梨、香蕉等等。這項計劃也獲得各州代議士的響應,單單雪隆就賣出約3000個水果箱,還有森州芙蓉區國會議員陸兆福也買了約6000粒黃梨,大家一起支持本地果農。”

把所有本地水果集結成愛心水果箱義賣,再通過全國各地的人民代議士義賣,讓人民代議士發揮其社會功能。
各州的人民代議士響應周忠信的號召,義賣愛心水果箱為農民解困。

去年周忠信的舉措,解決了果農的燃眉之急,今年雖然還是有滯銷問題,但已經緩和,所以果農與水果批發商也回饋他,捐助水果讓轉贈給加強管制區的居民。也有一些熱心人士直接到新邦令金買黃梨,然後報效給周忠信,當作救濟物資派發給民眾。

周忠信表示,今年他也同樣用兩令吉一粒的價格收購黃梨義賣,把所得用做抗疫基金,讓民眾到指定的診所免費看病。

“一些水果批發商和熱心人士也個別報效各種水果讓我們義賣,如一個水果批發商報效了2噸的西瓜給我們義賣,半天就賣完,過兩天又載來4噸,同樣在一天就賣完,通過這個方式來幫助果農,自己承擔跌價,而購買的民眾則是支持慈善義賣,分別以不同形式互相幫助。”

同時,他也充當中間人,把果農贊助的水果轉贈給居鑾前線人員、慈善機構,擔任疫情下分發物資的角色。如居鑾一名果農兼水果批發商,就捐助超過1000箱香蕉,80%給前線人員與慈善機構,其他就配搭物資配送。

他認為,代議士都有派發物資,除了購買乾糧,也可以購買本地蔬果,幫助農民解困。

此外,他提到,疫情下果農所面對的困境,只是反映了農業政策的冰山一角,政府應該扮演價格穩定機制的角色,如當黃梨價格大跌時,聯邦農業銷售局應以合理的價格跟農民收購,以穩定價格。

周忠信(右)認為,以市場價格向農民收購黃梨,讓農民不至於虧本賤賣才能幫助農民度過難關。

“雖然新邦令金的黃梨產量佔了全國70%,但都是以中小型園主為主,他們沒有能力建設速凍設備,政府應該提供共享式設備。如中國的富士蘋果,政府出資建設冷凍房設備,生產月時用速凍方式收藏蘋果,等到產量結束後,再釋放市場,達到平衡產量與價格目的。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設備,就可以作為農產品的週轉設備,不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他提醒農民,應該從這次事件中居安思危,開發下游加工產品工業,以消化滯銷的收成。

“雖然我們一直都有鼓勵農民轉型,但如這次的滯銷情況不常發生,所以農民轉型動力不足,政府也可以在這一塊加以協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並且向外國爭取擴大出口清單,推銷我國的農產品。”

周忠信表示,若非住在原產地,是無法感受到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如雪隆民眾在超市採購,是看不到價格的變化,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多多購買本地水果,協助維持國內的農業自足經濟。

周忠信(左)的鼎力相助,農民讚賞不已。
自發吸納──下游加工業加大吸納量,減輕果農損失

黃梨加工廠Nictar Pineapple Park董事林榮華表示,在市場供過於求之下,新鮮黃梨滯銷,作為下游工業也幫忙吸納更多貨量,以減輕農民損失。

他提到,尤其是今年7月期間,黃梨滯銷情況更糟糕,所以過去兩個月該工廠所吸納的量已經是去年同時期的兩倍。

他表示,水果也有分等級,過去滯銷的以低價等級為多,但最近兩個月連頂級的黃梨也滯銷,在銷不出情況下,農民唯有讓它在樹上腐壞,免得浪費人工費去採收。

“果農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需求量減少。去年第一次MCO是供應鏈問題,但消費力還是有。來到今天卻是消費力低落,果農唯有設法求生,找人民代議士、電商平臺幫忙出貨,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雖然是加工廠商,但他表示可以做的也有限,唯有吸納更多貨源,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消費力,調整消費習慣,在這個艱難時刻幫助本地果農。

“希望人們多食用本地水果或購買本地水果的下游加工品。從經濟面來說,消費本地貨,把錢留在國內,也是振興經濟的方法之一。”

最新鮮的食材就是在地食物,希望國人多消費本地水果,幫助果農,也留住經濟。

作為下游工業者,林榮華也同樣面對銷售網絡的問題,因為門市銷量大減,所以改為直接面對消費者,線上、線下並行,希望可以擺脫眼下的困境。

“雖然線上只是起步階段,但在這個網賣大爆炸時代,我們也學到很多東西,如郵寄品過度包裝,現在的消費者都很在意包裝,所以我們都儘量用循環物質包裝,贏得很多顧客讚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