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初到此後的一千多年,南亞次大陸就不斷有印度教和佛教商人、僧侶來到馬來半島。在公元1世紀至2世紀期間,馬來半島先後出現狼牙修、羯荼、赤土、單單、盤盤等等深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國家。
英殖民時期基於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馬來亞從印度招募勞工,經歷幾個不同時期;最初一批屬於罪犯勞工,即將印度罪犯流放到馬來亞,成為勞動力;其後有契約勞工制(Indentured labour)、工額尼招募制(Kangany System)、政府資助勞工(Assisted labour)以及自由勞工(Non-assisted labour)等。一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出洋浪潮開始緩和,因為大量印度人外走有失國家尊嚴。
ADVERTISEMENT
英殖民時期所招募的勞工主要來自印度南方,以泰米爾社群(Tamil)人數最多。其他南方社群包括來自Andhra Pradesh邦的特勒固人(Telugus),以及來自Kerala邦的瑪拉雅利人(Malayalis)。
至於來自北印度者,以旁遮普人(Punjabis)為主,特別是錫克人,他們初期的就業領域集中在保安、警察和軍隊。最早的一批是在1873年招募到馬來亞,當時霹靂爆發拉律戰爭,馬來土酋Ngah Ibrahim要求Captain T.C. Speedy引進110位錫克人擔任警察,以維持治安;之後,霹靂軍警部隊(Perak Army Police)成立,到1877年,錫克籍警察大約有300人。
印度勞工出走的方式
契約勞工制以5年為限,以男性為主,年齡介於15歲至45歲之間。負責物色契約勞工的中介者稱為arkatia(或arkati、aal kati)。到了馬來亞,中介者就把契約勞工交給僱主。這些契約勞工要簽署英文合約,勞工多半目不識丁,純屬信任。在完成手續之後,勞工被帶往工作地點,行動自由就侷限在工作範圍。
根據契約,僱主有義務為契約勞工提供醫藥照顧,但多半沒落實。勞工的居住環境惡劣,容易感染疾病;再加上工資低,長時間勞作,體力不勝負荷。當時最常見的疾病包括瘧疾、霍亂、痢疾、肺癆、流感等。
由於馬來亞民眾的抗議,罪犯勞工制於1860年終止。至於契約勞工制,從19世紀中葉開始執行以來,弊端累累,也在1910年正式廢除;與契約勞工制並行,後來取而代之成為主要招募模式的是工額尼制度。
契約制度引進的勞工主要在甘蔗園工作;而工額尼招募制的勞工主要集中在咖啡與橡膠業。咖啡業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非常蓬勃,過後價格開始下滑。而1890年代引進的橡膠種植業,市場需求殷切,許多咖啡園主開始翻種橡膠樹。到了1909至1910年間,橡膠業進入騰飛時期。
工額尼源自泰米爾文Kangani,擁有者或工頭的意思。這個制度涉及三方面,即園丘主、工額尼以及勞工。工額尼不僅僅是引進勞工的中介者,本身也是園丘的管工,俗稱工頭。工額尼受園丘主的委託,領取佣金,回到自己的印度原鄉,物色同一地區相熟的親朋戚友南來。每個工額尼每次可以引進不超過20名勞工。工額尼招募制比契約勞工制優越,因為所引進的都是同一地區比較相熟的人,素質較佳,所提供的待遇較好,出洋之前還在村裡舉行歡送會等等;有的甚至是舉家南渡。
印度勞工從Tamil Nadu的馬德拉斯或尼加巴旦港口(Negapatam)出發,抵達馬來亞後必須隔離一個星期。隔離區的環境和衛生條件欠佳,很多人同住在一起,容易傳染疾病。1900年在檳城以及1919年在瑞天鹹港(Port Sweetenham,今巴生港口)曾發生嚴重的霍亂症。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實際上有兩種並行的模式到馬來亞工作,即通過印度移民委員會資助的資助勞工(實際上委員會代表政府)以及沒有獲得資助的自由勞工。前者是指自願以合約方式到馬來亞工作者,印度移民委員會提供金錢或其他方式的協助。後者是自費到馬來亞,抵達之後再找工作。
學者Kernial Singh Sandhu根據官方資料統計,在1865年至1938年間,通過工額尼制度來到馬來半島的印度勞工及移民,人數大約是1,116,717人,佔了政府資助勞工總數的62%。
在馬來亞/馬來西亞印裔歷史研究方面,Kernial Singh Sandhu(1929-1992)可說是這個領域的權威。他出生於柔佛昔加末,曾擔任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機構主任(1972-1992),其代表作是《馬來亞的印裔:移民與聚落1786-1957》;另外也跟A.Mani合編《東南亞的印裔社群》。目前市面上有多種語文的印裔研究專書,可供有興趣者進修。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