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教育的利益相關者。私人界不能坐視不管,聲稱為他們提供人才,是“教育部門”的工作。我們應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我國教育體系正處於一個轉折點,之前我們曾研究私人界如何通過信託學校計劃(TSP),對教育界做出貢獻,接下來我們從中汲取5大經驗,以持續前進。
ADVERTISEMENT
1.學生和體系
從學生角度出發。然而,如果僅將學生視為唯一焦點,那麼整個體系長期而言不會改善。如額外的英語補習,可能會提高考試成績,但在21世紀,它能幫助學生掌握批判性思維嗎?
僱主常面試全A者,但這些申請者可能缺乏技能,甚至沒信心去解決問題、評估和團隊合作。雖然可通過一些課程,來解決這類軟技能問題,但這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上述所有技能都應成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並融入課程中。我們有太多沒主題的措施,甚至可以說很多是重疊和雜亂無章的課程。
太多的英語、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或數字課程來來去去。問題是,沒有仔細衡量課程所帶來的影響,也沒有人決定哪些措施要優先實施。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關注某些措施,比其他措施效果更好的原因。這就像一名園丁,不去檢查土壤,卻不斷丟掉不茂盛的植物,再種新植物。無論是在聯邦、州、地區還是學校層面,我們的教育體系,都是使可持續性改革紮根的土壤。
2.文化和金錢
那麼,這個體系面對什麼樣的挑戰?缺乏資源?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大馬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4.2%,這比率與大多數中上收入國家,甚至一些高收入國家相當。
教育在政府預算案中,已獲得最多撥款(2021年為504億令吉),估計其中80%用於師資薪酬。這告訴我們,重點須放在教師身上。
當然有錢是好事,但我們需要對現有事物精益求精,要召集一個擁有40萬人的大型部門並不容易,不過我們在94所信託學校,和州、地方層級學校轉型計劃成功的經驗,可提供一些有用的見解。
文化轉型需要耐心、韌力和時間,善用教育體系內已有的“改革推動者”。有許多優秀的教師和官員,未獲足夠支持以自我成長,當然,園丁自己須具有成長思維。
3.能量和能力
一旦建立信任,就可以找出差距,支援建構能力。我們須放下自我,敞開心扉向他人學習。雖然大多數教師都熟悉基本的教學法原則,例如差異化或學習評估,但通常需要去證明,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應用這些原則。學校領導須成為學習的領導者、示範最佳實踐,並以身作則。
在信託學校,中階主管和高層領導團隊定期進行“學習之旅”,以充分參與學校發生的事情。也有正式的學習觀察,不是為了“找茬”,而是在一個“安全空間”,來支持教師發展。
信託學校領導團隊還提升其他技能,如財務管理等,以確保學校有效運營。當這些實踐做法徹底融入校內文化時,學校更易適應改變。因此,冠病疫情期間,儘管學校不斷調整以滿足線上、線下或異地學習的需求,但學習步伐和課程內容仍然可以繼續。
4.自主與真實性
提高能力意味著邁向自主。信託學校管理自己的預算,因為他們要完全自我負責。我們現有的教育體系過於中央化,學校無權做出決定。
由於害怕後果,及服從命令和指令,人們不願承擔責任。一般立場總是維持現狀,這導致了“勾選框”心態,從而導致報告缺乏真實性。
5. 數據與發展
接著是數據,我們在規劃和做出決策時,需要更嚴謹的循證方法。比起隨意干預,不如讓我們以基線數據為主,去真正瞭解每所學校的起跳點。
我們也需要敏銳地回應不同需求。例如疫情期間,一些學校被迫加快識字和算術課程,而一些學校則關注學生和教師的社會情感需求。
我們都是教育的利益相關者。私人界不能坐視不管,聲稱為他們提供人才,是“教育部門”的工作。我們應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LeapEd只是眾多組織之一,例如為大馬而教(Teach for Malaysia)或金融業綜合外展(FINCO),都與教育部合作,嘗試發揮作用帶來改變。
在理想的情況下,即信託學校計劃實施10年後,1萬所學校將經歷這種文化轉變。當所有學校都以學生為中心,並與獨立學習者互動時,我們將處於一個更好的位置,來應對未來無法預見的危機。
學生將自主學習,無論是數字化還是遠程學習,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有能力,去應對起伏和不確定性。
我們還沒有完全到位。但是,轉型著重於旅程,而不是目的地。所以,讓我們繼續順勢前行,讓北極星指引前進的方向。
(作者是社會企業LeapEd Services執行董事;本文原載《The Vibes》。)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