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0日讯)新加坡陈笃生医院发展院内3D打印技术,让医生可以准确地将病患人体结构实际大小的模型,以及量身定做的外科手术夹具打印出来。
今年5月到综合诊疗所进行常年体检后,颜厥兴(78岁)发现自己患上主动脉瘤,主动脉血管壁变薄,血液经过时,血管壁不堪巨大压力而肿胀凸起。扫描显示,他腹部的主动脉血管肿胀至六公分,必须尽快动手术。
ADVERTISEMENT
陈笃生医院普通外科顾问医生杨恩铭是颜厥兴的主治医生,为了让颜厥兴更加了解病情和手术,他使用医院内的3D打印技术,将颜厥兴主动脉真实大小比例的模型打印出来。
“许多人本质上倾向于使用视觉感官,因此利用3D模型比通过电脑屏幕上的2D图像,向病患解释手术过程时更加容易。”
杨恩铭医生昨天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有了医院内的3D打印技术,颜厥兴的3D模型在24小时内就完成。
“我当时认为颜厥兴的手术会相当复杂,所以决定利用模型作为自己手术时的辅助工具,而这也是在教育病人时可使用的道具。”
颜厥兴说,当他看到3D模型时,发现自己的主动脉原来已肿胀至常人的三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3D模型看了当然比较明白,之前看的那些扫描,我其实都看不懂。”
颜厥兴也指出,这是他首次进行大型手术,但因为事先对手术过程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因此不会紧张和担忧。他如今已康复出院。
发展医院3D打印技术的矫形外科副顾问医生杨贵杰和放射诊断科(临床)顾问医生梁颖欣希望将3D打印更普遍地用于医疗护理当中。
3D外科手术夹具帮助医生植入螺钉
去年11月,杨贵杰接到一起骨盆骨折的病例,因为手术过程繁琐,他便将病人的骨盆模型打印出来,并利用模型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具。
发现3D打印的好处之后,杨贵杰便更频繁地使用这门技术于他的矫形外科手术当中,至今已有15起。例如肩膀骨折、髋部骨折等或许需要将螺钉植入病人骨头中的手术,又或者复杂的截骨手术,杨贵杰会量身打印病患模型和外科手术夹具。
外科手术夹具是引导医生植入螺钉所使用的工具,市面上只有几种标准尺寸,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骨折也没有夹具,医生往往得靠2D扫描并凭借经验植入螺钉。
杨贵杰说:“3D打印模型能让我们在手术前计划每个螺钉的位置和角度,之后我们打印个人化的外科手术夹具,就能够在手术时精准地引导螺钉植入体内。我们无须在手术时花时间测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螺钉压到坐骨神经或其他部位,也让医生对手术更有信心。”
梁颖欣说,接下来会与团队继续发展医院内的3D打印中心。“对于外科手术尤其是创伤病例,医院里有生产线会更加便捷。另外,医生和工程师也可以随时当面讨论,所以在医院里有这种技术还可以加快3D打印的周转时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