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暖势力

|

最新文章

|
发布: 6:51pm 10/09/2021

物物交换

物物交换

倫敦社區守望相助 物物交換增鄰里情誼

在英國伊斯靈頓進行的分享和交換拼圖的活動,使在疫情期間隔離在家的人們有一些消遣活動。(互聯網照片)

(倫敦10日綜合電)疫情期間,有暖心的人先在WhatsApp群組裡慰問住在同一社區的街坊鄰舍是否需要什麼幫忙,比如購買日常用品。在一年半後,這些社區鄰里之間越來越熟絡起來,大家彼此關照,甚至物物交換,從備用狗糧到免費汽車,彼此共享物資,各取所需。

倫敦南部布羅克威爾公園花園和三一大道WhatsApp小組的成員詹姆斯·萊利認為,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是人們希望保持社區和睦精神的一種表現。他說:“人們其實可以出售這些物品,但大家都希望留給社區的居民。”

設立平臺共享物資

他補充說,居民拿出來的物資“真可謂應有盡有”,包括植物、鏡子和窗戶。而這種共享的精神是疫情所促使的,他說,疫情“使人們與鄰居更加緊密聯繫了。”

“有人在群組裡說他們有一輛狀況良好的汽車,沒有再用。很快就有人領了。然後有人也贈送一臺Aga廚具,雖然我覺得他們有可能希望賣一點錢的。”

這是在疫情下全國各地社區的縮影,彼此熟絡的鄰里關係促進了物物交換。成立於2003年的“自由循環(Freecycle)”網絡表示,在冠病疫情嚴峻期間,鄰里共享精神也迅速擴散。該平臺成立於WhatsApp出現之前的時代,是個非營利平臺,致力於贈送免費物資。其執行董事德倫·比爾透露,在2020年6月平臺上的帖子數量翻了一倍。

“去年冬天我們仍然在封鎖期間,有成員把自制的口罩掛在‘禮品樹’上,或是把生活物資放在門口讓有需要的人來自己領取。”比爾補充說,人們也分享許多關於接種中心和檢測地點的信息。

比爾認為,該平臺使用率的提升要歸功於“人們的同情心,同時他們也渴望建立和睦的鄰里關係。”

疫下培養慷慨精神

69歲的朱迪·貝爾是一名來自伍爾弗漢普頓的退休教師,現在義務教授外國人英語,在封鎖期間,她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了“自由循環”。她說:“我一直在教尋求庇護者英語,慢慢發現他們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資,情況很艱難。於是我代表他們在本地的自由循環平臺和零廢物網站上發出請求。沒想到我收到的回應讓我太驚歎了。”

“我為一個來自摩洛哥的單親家庭找到了3輛自行車,也為一個來自薩爾瓦多的女裁縫找到了一臺縫紉機和許多布料。”

事實上,貝爾收到了太多的物品,她不得不把捐贈者引向其他的組織。“人們繼續傾囊相助。”她說。“疫情下培養出來的慷慨精神已經深深紮根於這些自由循環的群體了。”

43歲的阿米娜·阿布·沙巴在封鎖期間也開始實行“自由循環”,在斯旺西建立了一個交換小店。她說:“我想我應該召集幾個朋友,沒想到現在已經有近5000人參與了。我們不僅僅是避免把東西丟進垃圾填埋場而已,而是已經成了一個社群,成了整座城市婦女的支柱。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交換了超過2萬5千件物品,為慈善機構籌集資金,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

“人們在封鎖期間渴望鄰里交流,也在尋求人生意義。有很多人挺身而出,成了活躍成員。這個社群主要是讓人們互相幫助,慷慨而不為私利地互送物資—— 當然我們家裡的櫥櫃也更為整潔乾淨了。”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