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5:26pm 13/09/2021

陈亚才

大钟楼

古迹

陈亚才

大钟楼

古迹

從文化古蹟 領略吉隆坡的魅力

透過歷史課本,我們瞭解到馬來西亞的歷史。然而,大家對首都吉隆坡卻只停留在一種初步且表面上的認識。

歷史學者兼時事文化評論員陳亞才,是少數對吉隆坡文化古蹟瞭如指掌的人。

ADVERTISEMENT

曾擔任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執行長長達11年的他,長期關注政經文教與社會發展動態、參與社會教育的推廣工作,並積極推動古蹟保存、維護與導覽等活動。

陳亞才指出,作為一國的首都,吉隆坡的資訊非常發達,其中有大量的訊息、常識、社會運動等都是從吉隆坡開始。

“吉隆坡的人口密度沒這麼高。雖然有一些其他州屬的朋友不大喜歡吉隆坡,覺得這裡太繁忙、交通阻塞,但對比其他城市,如曼谷、雅加達等,是小巫見大巫。吉隆坡是塞了一點但還可以……所以我們講:吉隆坡是一個居住的地方”。

(圖由陳亞才提供)

在他眼中,吉隆坡是一個充滿活力非常多元和富有魅力的地方。他表示,無論是文化,還是語文的應用,吉隆坡都非常多元化。

“從殖民地到現在,相對於世界上很多城市,吉隆坡的城市規劃非常有條理。不是網狀或井字型的規劃。它的特點在於各民族、各大文化都相容。”

同樣是聯邦直轄區的布城,在文化上的塑造相當單一,如難以看到華裔或印裔的寺廟。他點出,吉隆坡卻是從殖民地時期就累積下多元文化的元素。

“我們的國父就曾說自己是全世界最快樂的首相。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國家非常多元,文化非常豐富,各民族和諧相處,所以他覺得,擔任這個國家的首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陳亞才早前擔任“#TogethertoGather #同心同聚戰勝疫情”活動線上分享會的嘉賓。

以“被課本遺忘的吉隆坡歷史與古蹟”為主題,他透過生動的敘述與照片,帶領星洲日報與百格的觀眾,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發掘吉隆坡的故事。

吉隆坡走透透

出生在霹靂,成長在柔佛,陳亞才在機緣巧合下,來到吉隆坡工作。一待,就是36年。

從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他回到馬來西亞,並從南馬北上至吉隆坡就業。當年,他在首都認識的人不多,週末時就用50仙,搭上粉紅色的迷你巴士(mini bus),從第一站坐到最後一站,再搭上回程。透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他開始認識吉隆坡。

過後,他在董教總的華教工作,讓他有機會更深入瞭解這座首都。事情始於80年代的一場小學檢定考試,選擇題的答案中竟然沒有正答——吉隆坡建埠功臣甲必丹葉亞來的名字。

此事當時引起熱烈的討論,所以他去翻閱相關的書籍,包括甲必丹葉亞來的傳記和吉隆坡歷史書;加上受邀去演講時面對觀眾提問,促使他進一步去探討吉隆坡的故事。

在近1小時30分中的分享會期間,他與觀眾分享許多坐落在吉隆坡核心地帶的建築與背後事蹟,例如正式宣佈馬來亞獨立的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配合獨立接待外賓的我國首家五星級酒店聯邦酒店(Federal Hotel),以及由各民族捐款建設的國家清真寺等。

此外,他還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給大家說明吉隆坡重要地標之一的蘇丹阿都沙末大廈,即聳立在獨立廣場旁、見證無數大事蹟的大鐘樓。

(圖由陳亞才提供)

“大鐘樓於1897年完成。當時,各民族從大鐘樓看到自己要看的東西。西方人看到,就說具有西方建築風格,因為鐘樓是西方的建築傳統。印度人看了,就說馬來亞人沒什麼創意,抄襲我們北印度摩爾風格,就是伊斯蘭風格。畢竟英國最早是在印度殖民統治。”

“我們的穆斯林朋友看到(建築頂端)三顆‘蔥頭’就說:這是伊斯蘭建築。華人呢?華人說:大鐘樓是華人承建的。所以,我覺得大鐘樓就像各民族與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建築。”

期間,陳亞才也提到茨廠街、蘇丹街、大華戲院、柏屏戲院、人鏡慈善白話劇社、精武體育館、東姑公園、陳氏書院、威鎮宮、同善醫院、半山芭和半山芭監獄等,勾起了觀眾們的無數回憶。

“我們從交通工具來講,從迷你巴士、大巴士,到今天的捷運、輕快鐵、單軌火車,吉隆坡的變化非常大。其次是城市化的一個過程,即一些建築的發展,也迅速的變化。”

發展與古蹟難共存?

提及最令人惋惜的已拆除古蹟,陳亞才覺得是當時位於安邦路的兩座私人住宅,分別是已故礦業鉅子暨慈善家陳佔梅的獨立式洋樓(即Hotel Maya的現址),以及已故實業家蔡正木以當代新古典主義風格建設的豪宅(Bok House,即吉隆坡W酒店現址)。

近代另一個與吉隆坡發展息息相關的事件,為2011年蘇丹街捷運風波。由於茨廠街和蘇丹街的社區是華人在馬來亞最早落腳的地方,所以當捷運公司為地下道建設而徵地時,引起了社會的極大迴響。捷運公司較後讓步,並儘可能把影響降到最低。

他認為,這算是吉隆坡,甚至是馬來西亞,文化古蹟意識啟蒙的事件之一。

“商業發展與古蹟保存能否相容?這個討論非常熱烈……從事後來看,在某程度上,兩者是可以相容的。”

他表示,捷運能夠帶來便利,特別是交通繁忙的地區,而現代科技越來越好,即使是地下穿行,還是可以把破壞的狀況降到最低。

“捷運的穿行,跟古蹟的保存,不是截然對立的。可以把破壞和衝擊降到一定低的程度,並應該確保整個過程有更多的開放諮詢。”

救火重要但教育是關鍵

針對民眾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如何守護吉隆坡的歷史,陳亞才表示,過去許多的努力都是屬於“救火”的工作,即面對拆遷或破壞時,號召大家去保護與捍衛。

“當然,這個救火的工作很重要,要不然就完蛋了。但是,從長遠來看,只是救火不行,我們會疲於奔命。此外,如果處理的方法、保留價值的鑑定沒有共識的話,容易引起內部矛盾。”

因此,他個人認為,看似不急卻重要的行動,是教育的工作,包括關於古蹟的教育訓練、古蹟保存的技術訓練等。

“從長遠來看,這些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大家懂得欣賞、鑑定其意義,然後懂得掌握適當的技術,才能把事情做好。”

此外,他提到文物館的設立,如林連玉紀念館和陳嘉庚紀念館。他相信,文物館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可以作為一個平臺,並不限於靜態的瀏覽,而能夠安排導覽、課程、技術的訓練等。

導覽促進文化交流

被譽為“活課本”的陳亞才,曾協助推動許多古蹟導覽活動,包括捍衛義山工委會的義山導覽活動,以及吉隆坡一帶的相關導覽。

他更分享了首次舉辦跨宗教建築之旅時的趣事。此活動是考慮到大家只瞭解自己的信仰,卻不曾踏入其他宗教的建築。

“很多婦女來參加(這活動)。後來,我就問他們:你們怎麼會來報名參加?她們說:我們以為是拜神團而來。事實上,這不是拜神團!我是要帶他們去看國家清真寺、佔美清真寺、聖瑪麗大教堂、馬裡安曼興都廟、仙四爺廟及關帝廟等,讓他們瞭解(建築的特色與歷史)。”

他也曾率領來自埃及、來馬進行民間信仰研究的學者,參觀吉隆坡的仙四爺廟。他憶述,當時剛巧有人在擲聖盃,結果這批帶著頭巾的學者們深感興趣,更好奇聖盃的用途和操作。

“大家或許覺得有些穆斯林朋友偏激,拒絕踏入寺廟。其實,在國外沒有這種障礙。我覺得,打開之後其實沒有想象中的禁忌。作為一個文化交流和學習,它其實是可以互動的,並不那麼偏狹。尤其生活在吉隆坡,大家應該更開放一點,因為我們有很好的條件與資源。”

融入不同元素的分享會

由星洲媒體集團主辦、我國增長最快的二手車在線銷售平臺myTukar獨家贊助的“#TogethertoGather #同心同聚戰勝疫情”活動,融入了我國多元文化、本土地標、全民美食、本地藝人及本土品牌的元素,讓大家能夠從不同角度發掘馬來西亞的美。

“#TogethertoGather #同心同聚戰勝疫情”活動共呈現四場線上分享會,旨在帶大家深入瞭解馬來西亞與首都吉隆坡的歷史、透過飲食看文化、聆聽本地藝人的聲音,以及進一步探索本土品牌與企業的發展與潛能。

接下來,9月10日(週五)晚上8時30分將有本地歌手Daniel李吉漢擔任線上分享會的嘉賓;而9月13日(週一)的分享會,則是從本地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嘉賓來自數碼二手車公司myTukar及網絡花店BloomThis。

配合國慶與馬來西亞日,“#TogethertoGather #同心同聚戰勝疫情”活動期間還有傳遞正能量與希望的視頻集氣接龍活動,以及送出總值超過8000令吉豐富獎品的社交媒體創意留言競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