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煎牛排、煎魚、烤麵包、餅乾或烘焙咖啡等料理過程中,食物散發出誘人的焦香風味及呈現深褐色的變化,當中涉及一連串複雜的褐變反應,這個過程又被稱為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我們在烹調時,可以如何利用梅納反應來讓食物變得更美味?
梅納反應實際上是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在20世紀初由法國化學家Louis-Camille Maillard首次提出,溫度、水分和時間是促使梅納反應持續進行的關鍵。在大約120℃以上的高溫下,食物中的胺基酸與還原糖(碳水化合物)會進行反應,產生一系列被稱為類黑素或梅納汀(melanoidin)的褐色物質,所以一般又稱(非酵素性)褐變反應,這種反應幾乎在各種食物烹調中都會發生。
ADVERTISEMENT
褐色物質的形成並非梅納反應過程中的唯一變化,反應中還會形成上百種的風味化合物,使每種食材都會形成各自獨特的風味。油炸、烤牛排、烘焙咖啡或烤麵包時伴隨而來的獨特香氣,其實都是來自於梅納反應。以下我們就試舉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談談烹調時如何可透過梅納反應來讓食物更美味。
在製作烘焙食品時,麵包師父在烘焙產品(如:麵包、香腸卷等)上掃上一層蛋液,其實也是運用梅納反應來為麵包上色和增添風味及色澤。梅納反應需要蛋白質的參與,蛋液中的蛋白質能夠與麵包本身的糖在烘烤過程中產生梅納反應,增添一層漂亮的棕褐色。
食物的酸鹼值(pH值)與梅納反應也有密切的關聯,在鹼性環境中較易發生梅納反應,因此,廚師在烤火雞或雞肉時,烘烤之前會在外皮刷上少量的小蘇打溶液,濃度大約是100毫升的水混入半茶匙的小蘇打,目的就是促進梅納反應的進行,提升外表的焦香效果。另外有食譜在教人烹煮洋蔥湯時,除了事先將洋蔥爆香,也可以添加一點小蘇打來促進梅納反應的發生,幫助提升洋蔥的焦香味。
很多人會習慣將肉塊先煎炸後再燉煮,不但使肉塊不易鬆散也可增添風味,這又是為什麼呢?由於梅納反應需要在120℃以上才會發生,而水的沸騰點只有100℃,不足以引發梅納反應。因此,對於燉煮(braising)或一般水煮等溼熱烹煮食物的方法來說,缺少梅納反應的貢獻,其香氣和風味自然與煎炸或燒烤等截然不同。為了提升燉肉的風味,先將肉塊稍微煎、炸再燉,有效的為料理增添更多層次及香味。
此外,若溫度夠高(約150℃以上),食物中的糖分也會同時發生焦糖化反應(caramelization)。簡單介紹一下何謂焦糖化反應,就是糖在高溫下進行脫水後再聚合的反應。兩種褐變反應機制雖有所不同,但焦糖化反應同樣會產生褐色的焦糖色素和複雜的風味,對烤肉或烘焙食品(如:麵包、餅乾)的顏色和焦香風味同樣有很重要的貢獻。適當的焦糖化可帶來獨特香氣,但過度則會導致物質熱解(pyrolysis)而產生苦味,因此應避免過猶不及。
問:為何煎牛排時要先將肉面水分吸乾?
一般會建議在煎煮牛排之前,儘量先將肉排表面的水分吸乾。這是因為肉塊表面過多的水分在煎煮時會因為鍋面熱力而產生蒸汽,水分蒸發耗用部分熱能,可能降低鍋面和食物表面的溫度,不只阻礙梅納反應的發生,同時也會影響香氣的形成。
因此,有人會先在牛排上灑一小撮鹽,稍微鹽醃,使肉體因滲透作用而出水、變得較幹,有助於梅納反應的發生。另外,為了保持高溫讓梅納反應有效,也會建議煎牛排時不要經常翻動,從而獲得最佳的風味。
更多【食在安心】文章: 周志輝/減肥謠言——“負熱量”食物實屬迷思 周志輝/鮮美的蟹黃、蟹膏是螃蟹的內臟及生殖系統 周志輝/牛奶和甜食易生痰?呼吸道分泌黏液是正常防禦機制 周志輝/改變腸道細菌分佈可以減肥?並非所有益生菌都有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