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除了含酒精飲料,醬油是唯一自少就砥志研思的可食用液體。
ADVERTISEMENT
醬油主要成分是黃豆和麵粉,混合鹽水曬制而成。粵人稱豉油,閩人直稱豆油,比我們慣稱的“醬油”,更能反映出它的成分和本質。
先有“醬”而後有“油”。耶穌誕生1000年前的西周朝代,中國人已經會使用肉類、魚類發酵而成“醢”,以增添食物風味。那時候的西方世界,還只會吃煮得稀巴爛的穀類和蔬菜。“醢”的智慧,流傳到後世,就成了潮州飲食文化的魚露,再由移民帶到越南、泰國一帶,發揚光大。
直到宋朝,“醬油”一詞開始正式出現,南宋的《吳氏中饋錄》記載了用酒、醬油、麻油清蒸的螃蟹。現在的螃蟹烹調,流行什麼奶油、鹹蛋、金香、黑椒等喧賓奪主的粗暴醬料,只啖其汁,根本吃不到蟹味。(當然,現在的螃蟹也沒什麼蟹味)。如果店家大力推薦重口味的螃蟹,新鮮度肯定有問題。要還原這道醬油清蒸的千年原味,看來還是得自己動手。
元朝才子倪瓚的私房食譜《雲林堂飲食制度》,簡單的記錄了醬油的基本法:10斤黃豆10斤鹽20斤水,必須在伏天(一年中氣候最熱的時候)製作。
此君原是富家子弟,多才多藝,尤其精研廚藝。後來厭倦紅塵煩囂,變賣家產浪跡江湖,飄逸大江大湖遊戲人間,羨慕死人。要浪漫瀟灑,條件是要有家產變賣吧。
到了清代,1792年《隨園食單》中提到的醬油,多番遊走穿梭於雞鴨羊魚蝦蟹間,正式在飲食文化中佔一席之地。袁枚得意的“問政筍絲”裡,醬油更是不可或缺:“筍乾泡爛切絲,雞湯煨用。龔司馬取秋油煮筍,烘乾上桌,徽人食之驚為異味。餘笑其如夢之方醒也”。
醬油是獨特的中華飲食文化,其釀造學問,牽涉到選用的黃豆品種、麵粉等級、水質優劣等;這還不包括使用的醬缸年份和對天氣的掌握,缺一不可。最精緻上等的“秋油”,就是在陽光最猛烈,陽氣極旺盛的伏夏氣分,一連酵曬30天后,進入秋天后才抽取,故稱“秋”油。由此可見,和釀酒一樣,只有優秀的高等文明,才能創釀出此等瓊漿玉液。最難吃的食物,滴幾滴上好醬油,馬上起死回生,這不就是生命之水嗎?
炎黃子孫移居國外,甚至只是旅行,都要帶醬油“防身”。如果是馬來西亞華裔,還要多幾條cili padi.。看過最多的醬油種類,居然是在多倫多的華埠超市,可見華裔對醬油的依戀。那些留學海外才不過幾年,回來作狀的鬼聲鬼氣扮洋人;一吃煎蛋, 立刻露出馬腳:真鬼佬,吃煎蛋是下鹽的,哪會亂倒醬油?
最討厭這種偽洋人,才出國幾年,就假裝忘了口語。前墨爾本華裔市長蘇震西原籍香港,17歲就移民澳洲,在彼邦生活了大半生,多年前到我國演講,親耳聽到他口音,和旺角花園街二樓熟食中心的大炒老闆沒有分別。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