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隨便丟一顆石頭就能砸中大學生的年代,越來越多人考慮報讀研究所,希望提高自己的學歷,比普通大學生多一分競爭力。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攻讀碩博士學位,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研究所。這當中有很多因素必須考慮,包括客觀環境的因素以及本身有沒有那個能力與意願。
ADVERTISEMENT
每當有人表示自己想要讀研究所,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化工系教授符傳藝首先會問他們一道問題——“你為什麼想要讀碩士/博士?”而他得到的答案通常不外乎以下幾個理由:
1.我想我還沒有準備好就業
2.我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厭倦
3.我想要當大學講師,因為大學講師的工作好像挺悠哉的
4.導師有研究經費,問我想不想深造
對於這些理由,符傳藝通常會這麼回應:
1.本地不少大專的水準還是不錯的,如果你念完本科都還沒有準備好去工作的話,那麼最好還是不要去讀研究所,因為即使你從研究所畢業,怕是依然沒準備好去工作。
2.如果你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厭倦,也許你應該考慮的是換公司工作,未必要讀研究所。
3.很多人以為大學講師的工作很輕鬆,每週只需要教幾小時的課,但其實大學講師除了教書還要做研究、開會和到世界各地出席學術研討會,而且薪資並沒有很高,不是外人所以為的優差。
4.研究所應該是自己真正想讀才去讀,勿純粹因為有導師給你機會而去讀。事實上,有很多不愉快的案例是學生入學後才發現情況不如自己所預期的那樣,那時候想要後悔都已經來不及了。更糟糕的情況是如果遇到一位愛理不理的導師,研究生就只能自求多福。
那麼,什麼樣的理由才算是報讀研究所的充分理由呢?
他說,如果真心想要在大學教書,那麼的確至少需要有一張碩士文憑甚至是博士文憑。另外,有些機構特別是國際組織,也會規定職員的最低學歷必須是碩博士,因此那些想要進入這些機構工作的人確實有讀研究所的需要。但這些理由多是出於現實的需求,最重要還是自己有興趣,基於想要深入研究自己喜歡的領域才去深造。“如果沒有什麼理由,乾脆去找一份優差,朝九晚五,幹嘛要辛苦多去唸幾年的書?”
在本地讀研究所應該注意的事項
1. 導師太忙或非專攻領域,學生只能靠自己甚至退學
符傳藝經常會接到一些求助和訴苦的訊息,內容關於本地研究生在讀研路上遇到的疑難雜症。他曾經在本報言路版撰文,敘述在本地讀研究所可能會遇到的難題,以下是4個真實發生的案例:
·學生A進入公立大學念博士,當初申請時已經講明白自己想要研究的領域,報到後才發現博士導師雖然是教授兼系主任,可是對他想要修的專業沒有頭緒。那麼導師當初為什麼收他呢?理由因為他是自費生,系主任收到申請表格便趕緊收他為門生。但系主任本來已經有許多研究生,加上行政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好好指導學生A,學生A只好靠自己。
·學生B是優秀生,就讀本科時期發表過幾篇國際論文,後來在公立大學讀博士,師承一位接近退休年齡的資深教授。跟學生A情況一樣,學生B入讀後才發現導師對他想要專攻的領域沒有頭緒,只得自行摸索。為什麼導師當初又收他呢?因為導師有個科研項目,希望招一個博士生來解決他不會的難題。但是兩年過去了,博士生只覺得一直空轉沒有進度,本打算退學算了,所幸在關鍵時刻得到一位擅長這個領域的外國教授指點迷津,最後雖然延畢,但總好過退學。
·學生C本科畢業後跟一位備受愛戴的副教授做碩士研究,副教授也很大方資助他生活費,並撥出一筆錢給他去定製科研儀器。然而,儀器從設計、製造到測試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時期學生C只能一邊閱讀論文一邊痴痴地等,後來自知剩餘的時間來不及完成碩士的研究實驗,只好忍痛退學。
·學生D在首都工作,報讀家鄉北馬一所大學的半工讀碩士課程,心想每次返鄉時可以順便去見見導師。然而,入學後他才發現要聯絡導師不容易,打電話去辦公室不但無人接聽,發出的電郵也得不到回應。等到學生D後來向校方查詢才知道導師原來放長假去了,但時間不等人,學生D的研究沒有實際進展,最後決定忍痛退學。
2. 在本地讀研究所應該注意的事項
這些例子並非偶然發生的情況,事實上這種個案不時都在本地大學上演。因此,符傳藝提醒有意讀研究所特別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鎖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範圍
每個學科的範圍都很廣泛,最重要是想清楚自己對什麼題目最感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最大驅動力,如果能夠從事真正感興趣的研究,相信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會想辦法去克服。
瞭解學位和課程的類型
學位分很多種類型或類別,比如工程學領域,“MEng”在馬來西亞屬於研究型學位,但是在英國則屬於授課型學位。研究型課程和授課型課程各有長處,比如那些轉換科系的學生,授課型課程也許會比較適合他們,有利於接軌新的領域。總之,報讀研究所之前,必須考量課程特點和自身條件。
找一位好導師
導師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能夠左右研究項目的深度與廣度,所以找一位好導師很重要,好的導師能夠讓你順利畢業,不好的導師會讓你自生自滅。
全日制vs.在職進修
是否報讀研究所不僅僅需要考慮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還需要考慮其他現實因素,例如能不能夠兼顧家庭和學業?有沒有車貸房貸的壓力?在職人士如果想要一邊工作一邊進修,他們可以考慮半工讀課程。如果決定放棄工作專心進修,那麼就要有收入銳減的心理準備,因為雖然能夠申請獎學金,或成為導師的科研項目助理(research assistant)領月薪,但收入通常不多。
3. 要怎樣找好的導師?
報讀研究所確實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可是有些事情真正去做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比如要怎樣找好的導師呢?
按照一般程序,如果想要報讀研究所,必須把申請表格和研究計劃書交到大學的研究學院(Graduate School)辦事處,然後研究學院會將表格轉交給適合的院校,再由院校指派導師。然而符傳藝說,大學的院系組織非常龐大,每位講師又各有專長,校方未必能夠馬上確定哪位講師是最適合的人選,因此建議學生事前先去跟有意追隨的講師溝通,若一拍即合便能夠在提交申請時註明自己想跟隨哪位講師做研究。
“怎樣配對好的老師和好的學生,這個是最頭痛的問題。”他通常會建議學生先去了解講師的學術背景,看看哪位講師的專長領域跟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題契合,先拜過碼頭再說。無論如何,“學生當然也可以直接交表格,由大學任意給他指派指導老師。”
也需考量研究經費
另外,有個因素他覺得應該考慮,那就是導師會不會提供研究經費。要知道做任何研究都需要有研究經費,尤其那些涉及高科技的科研項目更是耗資巨大,因此如果導師擁有寬裕的研究經費,學生就不用擔心沒錢做實驗,而且可能還有多餘的錢供學生出國開會、發表論文和見識世面。
目前身為化學與環境工程系主任的他,平均每個月會收到一兩封電郵,詢問他收不收研究生。但他自認非常挑剔,對研究生要求很高,所以通常同一時間不會有超過一位博士生,且基本上不會收碩士生。他的做法跟許多本地教授不一樣,許多本地公立大學教授基於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壓力,只要有學生來申請就不太會拒絕。可是他表示:“要知道馬來西亞這10年來有越來越多大學在做研究,要找到好的學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延伸閱讀: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