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因身處局中,看不清自身盲點,此時外人的眼光意見,或能提供新的思維和角度,減少摸索的成本。
ADVERTISEMENT
近來,海外大馬女性的子女是否自動獲得的大馬國籍,成為輿論焦點。由於海外大馬男性的子女,多年來早已自動獲得大馬國籍,差別待遇過於明顯,引發各界要求比照,務求兩性在法律上的公正與平等。假使官僚堅持“維持傳統”且最終勝利,那麼便是宣告新首相的“大馬一家”一事無成。假使連這件牽涉不廣,且無人權益受損的小事都無法改革,誰還指望新內閣會提出大破大立的新政策,帶領國家社會前進?
由於眾多因素,許多大馬人選擇在異國奮鬥。多年下來,有些大馬人在部分國家頭角崢嶸,成為企業家、專業人士、藝術家、政治人物等等,他們的成就讓大馬人引以為榮。不過,除了引以為榮,我們或可思考,如何珍惜善用海外人才,促進本地相關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不可諱言,本地的發展出現瓶頸,假使維持眼前的模式,恐怕會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全球化固然為人們帶來便利,眾多物美價廉的日用品,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但全球化同時也造成同行之間的國際競爭,企業家在國際遊走,哪裡條件好便落腳那裡。有時一個國際大廠的遷入與移出,將使一個城鎮繁榮或沒落。如果我們不希望國家社會的命運,一部分掌握在外資手上,那麼各行各業的創新,或為突破的機會。
新興科技興起之後,相關的應用讓各行各業日新月異,誰搶先發展出獨到的技術或應用,便有機會獲得極大的商機。可是,本地不太可能在所有領域投入資源研發,此時,海外眾多的人才,或能提供一臂之力。
比如曾出書,在臺灣發展,亦於本地小有名氣的陳志金醫生,專長是重症急救。本地醫界可與陳醫師商討,舉辦一些醫療現場的交流、研討,交換彼此經驗,若能有所觸發,進而提升本地重症急救的品質,便是全民之福。同時也盡力避免臺灣的某些弊端,像是濫用葉克膜技術等等。
有時因身處局中,看不清自身盲點,此時外人的眼光意見,或能提供新的思維和角度,減少摸索的成本。此時,眾多旅外人才都是可以請益的對象。他們對大馬社會有一定的認識,相對於其他的異國人才,或能提出較適切的看法。現今是知識爆炸的年代,誰掌握更多更新的科技、論述,較有機會開創更好的未來。
不過,社會發展不只是經濟而已。在臺灣長年從事社會運動的孫友聯,或能提供我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論述和具體實踐。而眾多在藝文界發光發熱的人才,若能分享各自奮鬥的經驗,提供本地後輩一些指引,相信是大家所樂見。
發展始終要靠自己。然而,不妨援引外在資源,從別人的經驗,找到本地獨特的發展途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