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一抹,窗明几淨;洗一洗,一塵不染。以最快又有工作效率的服務,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打掃任務。之後風風火火騎著鐵馬趕緊往下一站商店,又重複相同的工作程序,連接不間斷完成一天4所辦公室的工作量。這是洗地婆的工作範圍與責任。先母便是這洗地婆——梹城一家清潔承包商底下的洗地工人。
70年代,清洗方式非常費時費力,尤其是清洗和擦地,多是蹲和跪著處理,真是膝下有黃金。那時候的洗地工人非常敬業,為了賺那微薄的40分錢日薪,或相等於那個時代一碗湯麵的價格,不管處境多灰暗惡劣,卻不埋怨自己面對的生活困境,而是專注挖掘生機。他們善用休息的週日,另計劃發展個人的副業。
ADVERTISEMENT
副業初露崢嶸,大家以為會有好的開端時,卻惹來公司紅鼻姐主任的眼紅與嫉妒。她不公平地一口咬定幹副業者佔用了工作時間,暗自跟公司搶生意。這讓大夥進退兩難,但還是抱著無動於衷、不動聲色的招式避免糾纏。最後此事還是鬧到罷工的地步,才疏解了紛亂。令人欣慰的是,談判過程中,清潔工人爭取到一倍的起薪,真是因禍得福。其實是公司獲得州政府的清潔工程新合約,極需大量人手,才屈服妥協。
那以後,母親的身影頻繁出現在俗稱“9層樓”的州政府行政大廈。每當有人問起母親在何處工作,我們多回答在“大廈”,問者都露出了驚羨的表情以為母親是政府官員。這成了家人茶閒飯後的話題,但對母親的職業,我們深以為傲。
銅筋鐵骨、健壯的母親鮮少生病,如果有,服了成藥就拖著病體去幹活——手停就沒了一天的收入。一群姐妹見母親精神不振,都會相濡以沫相互救助,讓她坐在一旁好好休息不用動手,真是患難見真情。
可人總會遇到飛來橫禍。有一天,在抹大片玻璃窗時,鐵梯子失去了重心,母親整個人翻倒,手臂意外脫臼。療治多時,從中醫轉到西醫,方能痊癒。就這樣,母親慢慢放棄了大樓的清潔工作,僅接洽家庭清潔事宜。惟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單薄的力量難以成事,她從容地邀請以前的莫逆之交同心協力,利益均霑。她還提出良計:第一次的收入20大洋全歸姐妹,下次才輪到自己。
母親在生活中非常節儉,理財更有一手。她把賺來的錢拿去標會,再變通購買黃金收藏,深深的相信“金錢誠可貴,黃金價更高”的道理。她也存放定期存款,懂得錢生錢的規律。這苦哈哈、勞碌艱苦的人,總算把洗刷刷演變成“喜刷刷”,活出了自己的特獨價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