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改革的政策,包括修正刑事法典第309條文,將企圖自殺除罪化,以鼓勵有需要的人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
ADVERTISEMENT
國際預防自殺協會(IASP)在每年的9月10日舉辦世界預防自殺日。今年的主題是“以行動創造希望”,冀望藉此機會提高公眾的信心,在預防自殺方面給予合作,並消除與自殺行為相關的汙名。跟隨著IASP的領導,馬來西亞在今年的預防自殺日以“讓我們談論心靈健康:及時行動,創造希望”為主題。這主題示意我們必須以行動解決自殺這個迫切的公共衛生問題。與此同時,這也是為了感激所有在預防自殺方面付出的人,包括家屬、朋友、同事、社區成員、宗教領袖、醫療人員以及政策制定者等等。
筆者認為馬來西亞今年的主題非常合適。它包含了三個重點:第一,談論心靈健康。第二,及時行動。第三,創造希望。這篇文章會著重於政府在這課題中扮演的角色。
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這是一項必須解決的事項。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我國在2019和2020年各有609和631宗自殺案。然而,在過去的7個月內,也就是2021年1月至7月,我國卻發生638宗自殺案件。短短7個月裡的數據竟然比去年的總數還高!
其實,自殺者或企圖自殺者決定結束生命的原因錯綜複雜,這往往絕對不是因為單一事件而引起的。由此可見,我們也必須明白,每個案件都是獨特的,我們不能只以單一一種一成不變的處理和解決方式來應對這上百宗的案件。
針對企圖自殺,筆者想在這裡分享政府可改革的政策,包括修正刑事法典第309條文,將企圖自殺除罪化,以鼓勵有需要的人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想法。已故前首相署部長劉偉強已在2019年提出了這個想法。可惜,隨著冠病的侵襲以及政治混亂,這項提議一直沒有落實。
為什麼我國刑事法典會有這項條文呢?這要翻開歷史,馬來西亞刑事法典取自印度刑法,遵循英國習慣法(Common Law)。以前,因自殺而被定罪的基本原理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是維護人類生命的神聖性,第二是維護社會的法律和秩序。過去,提控企圖自殺者被視為有效威懾。至今,企圖自殺是刑法第309條文殘留的一項可受法律懲罰的舉止。
然而,我們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與時並進,應當檢討可能已過時的法律。英國已在1961年除罪化企圖自殺;印度也在2017年跟隨英國的腳步。我們鄰國新加坡也在2020年將企圖自殺行為除罪化。這個政策受到了新國社區的歡迎,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的領袖意識到企圖自殺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求助的呼聲,而隨之以人道的方式處理。
這也是關鍵點所在。很多時候,企圖自殺是一種求救信號。而我們應該關心和關懷企圖自殺者,並協助他們得到專業的幫助。若把企圖自殺行為定罪,我們將為企圖自殺者貼上標籤,阻止他們尋求治療和幫助。我們也無意間促使他們嘗試以更致命的方法來避免法律後果。這都是我們不要的。
衛生總監諾希山在9月10日表示衛生部會支持企圖自殺除罪化。而首相依斯邁沙比利也在國會表示,總檢察署正在考慮把企圖自殺的行為除罪化。對於這一連串的好消息,筆者非常期待在這一次的國會會議,政府能夠兌現承諾,採取行動,修正刑事法典第309條文。
而筆者也希望廢除刑事法典第309條文能鼓勵有企圖自殺傾向的人尋求幫助,並且妥善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