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告诉政府和马来社会,土著议程不是公平问题,而是阻碍马来社会富起来的问题。
第12大马计划下的土著股权课题,在马来社会和华人社会,产生天差地别的反应。
ADVERTISEMENT
华社自然不满土著议程,包括土著股权不能出售给非土著,政府官股优先开放给土著认购等等,以及报关行51%土著持股规定,认为这些在在违反公平原则。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马来社会却认为,土著属于经济弱势族群,加上宪法保障其特别地位,因此,通过土著议程扶助马来人才是天公地道。
这个问题其实辩论了50年,还是天南地北各据一方的争论,不但没有拉近距离,不时还辩出火药味。
是时候双方不要再以“公平”作为辩论的基准。不同的族群,对“公平”有不同的认知,认为只有自己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这就好像是两条平行的铁道,你的“公平”轨道,和我的“公平”轨道,永远不会连接。
土著议程需要辩论下去,但是,必须暂时放下“公平”的分歧,而以其它的概念来取代。
譬如,不谈公平,改谈如何让马来人富起来。
马来社会当然想富起来,政府也要马来族群富起来,而华人应该希望马来同胞富起来。
马来社会富了,购买力加强了,市场活络了,经济繁荣了;届时,华人也富了。
只是,马来人要富起来,不能靠行不通的土著议程,而是必须勇敢的放弃过时和无效的土著议程。
譬如说,吉隆坡甘榜峇鲁和比邻的吉隆坡黄金商业三角,只有一路之隔,发展水平却差距数十年;从黄金三角的柏威年走到甘榜峇鲁,犹如走进时光隧道,回到70、80年代的吉隆坡。
关键就在甘榜峇鲁是马来保留地。马来保留地的原始概念是让马来人不失去土地,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因为只限马来人之间的交易,所以甘榜峇鲁发展不起来。
相对的,黄金三角地段不是马来保留地,可以自由交易,国内外投资者竞相涌入,价值不断飙升。
我查了记录,黄金三角接近柏威年一带,10年前的交易价格就已经高达每方尺7千200令吉,而甘榜峇鲁的地价,根据政府的产业与估价服务局(JPHH)的估值,约是每方尺650令吉到850令吉之间。
换句话说,隔了一条安邦─吉隆坡高架大道,两者价格相差约10倍。
黄金三角地带的武吉免登华人,有太多的致富传奇。有人一路坐收地价暴涨之福,只要收租就闲闲过日子;有者早就把土地卖了,把钱投资在其它成长行业,如今已经富甲一方。他们的孩子都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在国内外成为各领域翘楚。
而甘榜峇鲁的马来人,多数死守着原有的土地,继续住在简单或简陋的屋子,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也不能通过卖地套现,投资于其它领域,赚取更多财富。
如果甘榜峇鲁的土地能够自由买卖,数千个马来家庭可以一夕暴富,成为百万乃至千万富翁,不但生活品质改善,他们的孩子也有资金做生意,特别是从事火红的电商,而不是为大电商做日晒雨淋,糊口为生的送货和送餐员。
而甘榜峇鲁一旦发展起来,吉隆坡黄金商业三角扩大了范围,也可以带动繁华,华人商家也得到好处。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股权分配问题,也无须拐杖扶撑,根本就不需要土著议程。土著议程实际上是阻碍了马来人富起来。
同样的,第12大马计划下土著公司只能售股给土著公司和个人,只会锁死许多土著公司的价值,这些公司不能套取资金扩大生意,或投资于成长领域,也逐渐失去竞争力。
而一些有潜力的土著中小企业,不能体现它们的企业价值,而是受到几个少数土著大企业和马来大亨的控制和压榨。
今天的创新企业,都争相要在国际市场筹资,包括通过SPAC模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集资方式日新月异,新一代的富豪如雨后春笋。
而大马的土著企业,还被困在土著议程里,不准售股给这个那个。如此,又怎能让马来人富起来?土著议程究竟是帮助更多马来人,还是阻碍了众多马来人的发展机会?
因为遭到僵化的土著议程所捆绑,政府和主流马来社会的思维无法解放,看不到经济是有机的,是流动的,是创新的,可以通过开放和松绑,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制造更多的财富。
是时候告诉政府和马来社会,土著议程不是公平问题,而是阻碍马来社会富起来的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