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不就提到要在2025年實現高收入國?口號不是用喊的,而是先無私的把企業扶植起來,不要用膚色和種族把企業分成土著和非土著,如此國家才能共融,人民所得才能增加,才能談高收入國。
ADVERTISEMENT
首相依斯邁沙比利週一在國會提呈的第12大馬計劃相當令人失望,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提出了“舊瓶裝舊酒”的未來5年大政方針。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競爭環境下,他還在執著於過時的“土著股權”分配議題;“拯救貧窮計劃”只是比較似是而非的土著和華人的家庭收入,而不是提出如何解決基層百姓貧窮的對策;冠病疫情還會持續一兩年,但計劃中幾乎隻字不提…
首相的計劃洋洋灑灑,但在野黨領袖並不認同,單是“土著公司股票限售土著”的課題,國會反對黨領袖安華、麻坡區議員賽沙迪、誠信黨議員袓基菲裡等人就眾口一詞的認為,政策過時,不利土著企業發展,無助於基層人民脫貧,只有少數富豪和朋黨受益。
是的,大馬經濟改革計劃執行50年,土著股權也從2.4%增加7.3倍來到17.2%,但為什麼土著基層依舊無法脫貧,卻創造了一群土著富豪?非土著股權從33%大幅減少至25%,但為什麼非土著還能過上小康生活?其中有什麼蹊蹺,難道首相不知道?這才是他應該關心的。
9月中首相上任後,朝野政黨大張旗鼓的簽署“轉型與政治穏定”諒解備忘錄,首相還說,這有助於形成強大而穏定的跨黨派合作,是我國政治發展史上的新篇章。他的話言猶在耳,才短短兩週,他提出的第12大馬的5年計劃顯然未經朝野協商。計劃未經腦力激盪,一切照“舊”本宣科,當然了無新意,國家的沉苛也就不治標也不治本!
我們理解“決策或計劃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關鍵時刻要做對的決定”,但做正確決策的基礎,在於選擇對的參考數據,讓“理性”的科學數據說話,而不是讓“非理性”的思維,例如種族和膚色做為決策的絕對依據,我們的新政府偏偏就用傳統的思維領導多變的國家,然後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新世界。
如果將藍海策略的觀念放大來說,大馬已陷入紅海的陷阱。政治不穏定、過時的種族政策和土著特權、對外資的諸多限制、產業缺乏全球化競爭、漠視人才的培育,凡此種種會導致外資卻步、人才外流、產業缺乏創新、生產成本偏高,如此一來國家和產業發展,很難在全球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我們換個角度說,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來自於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當企業具國際競爭力當然就會帶動國家競爭力。美、中、日、法、德、韓等國之國力所以在全球領先,就是建立在企業具競爭力的基礎上。我們根據《財富》(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的上榜家數就可以驗證,2021年中國135家、美國122家、日本53家、法國31家、韓國16家,即使臺灣也有10家,大馬呢?只有國油(Petronas)一家上榜。
企業的競爭力要靠企業自己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但我們的第12大馬5年計劃只看到“保護土著企業和股權”、“非土著家庭所得高”,保護政策對企業成長幫不上忙,努力了30多年的“前國產車”就是一個例子。
世界很大,我們別把國門關起來分蛋糕,而是立足大馬、放眼天下,全球的市場才是大巿場。
首相不就提到要在2025年實現高收入國?口號不是用喊的,而是先無私的把企業扶植起來,不要用膚色和種族把企業分成土著和非土著,如此國家才能共融,人民所得才能增加,才能談高收入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