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訊)科學、工藝及革新部指出,至今,在全國採集的樣本中,並沒有發現冠病病毒MU新變異毒株。
科藝部今天發文告說,截至9月30日,7所實驗室分析1312個樣本,接著上傳到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GISAID)的基因序列增至3009個。
ADVERTISEMENT
文告說,上述由衛生部從全國各地篩選採集的1312個樣本當中,有94.9%或1246個樣本屬於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11個屬於貝塔(Beta)變異毒株, 其餘55個為其他變異毒株。
7所實驗室分別是大馬基因組研究所(GMI)、醫藥研究院(IMR)、國立大學醫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UMBI)、馬來亞大學熱帶傳染病研究及教育中心(TIDREC-UM)、馬來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系、瑪拉工藝大學整合藥物基因組學中心(iPROMISE),以及砂拉越大學社區健康與醫學研究所。
“眾所周知,Delta毒株的危害性更大,傳染率更高,能快速在本地引發新感染群。”
科藝部指出,變異毒株的資料有助政府採取必要行動應對,預防及遏止危險的變異毒株蔓延,以及加快本地疫苗接種的進度。
文告說,科藝部長拿督斯里阿漢峇巴早前宣佈,通過策略研究資金批准撥款322萬7200令吉,資助進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SARS-CoV-2)的基因監控計劃。
該計劃預計追蹤3000個SARSCoV-2病毒的基因組,這是重要的策略性計劃,監督鑑定Delta等關切變異毒株(VOC),以及Lambda和Mu等待觀察毒株(VOI)。
此外,科藝部也宣佈額外撥款1390萬令吉給上述7家實驗室,促進實驗室之間的合作,促成傳染性疾病領域SARS-CoV-2的研究成果,進而推動本地疫苗研發進度。
通過上述計劃,這七所實驗室的產能翻了5倍,從此前的一個月200個基因化驗提高至一個月逾1000個。
“憑藉科藝部的資助,預計能夠達成額外追蹤1萬個SARS-CoV2病毒基因組的目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