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2日訊)恭喜李銘順再度擒金鐘視帝!他憑《做工的人》今晚拿下《第56屆金鐘獎頒獎典禮》“迷你劇集男主角”獎,他因工作及疫情關係無法親身到臺灣出席頒獎禮,身在新加坡透過視訊等待獎項揭曉,難掩心情緊張也坦言真的很想拿這個獎,當宣佈獲獎一刻,李銘順在鏡頭前開心到差點淚崩,語帶哽咽表示:“真的很開心第一次以臺語的呈現來演一個角色,有機會拿到這個獎,真的感謝評審和金鐘獎。”並謝謝老婆范文芳及兒子Zed全力的支持與陪伴,不過他話說到一半就被卡掉,在臺上的頒獎人遊安順和薛仕凌笑說:“有拿獎就好了,後面的話我們再問他。”
ADVERTISEMENT
現年50歲來自馬六甲的李銘順,已是第二度拿下金鐘視帝,他2014年就曾以《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奪得《第49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這也使他成為首位來自馬新的演員成功封金鐘視帝。
李銘順是本屆金鐘大熱,他擊敗的對手包括《光的孩子》安原良、《主管再見》李歷融、《窩卡》唐川及《致親愛的孤獨者─小薰》的劉冠廷。
李銘順在《做工的人》裡飾演工人阿祈,把小人物努力發財的悲詮釋得維妙維肖的。後期他詮釋角色中風,半身癱瘓、臉歪嘴斜的一面,除了要控制身上每塊肌肉,還得精準在對白中傳遞情感,展現高難度表演,而為了符合工人形象,李銘順拍攝時更增重10公斤養出大肚腩,讓他笑說拍完減肥減到快瘋掉。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上周五,跟记者白慧琪一同前往建设中的Kayu Ara捷运站拍摄工友的日常。这是我第一次走入工地,也是第一次与工友近距离交流。在构思故事线时,脑海充斥着各种“做工的人”的刻板印象——外籍工友为了一口饭离乡背井来到大马、在烈日下辛苦工作、灰头土脸、汗流浃背、思念家人等等悲情画面……
采访当天,天气比预期中好,工程已进行得七七八八,工地环境也挺干净整齐的,休息区在阴凉处,有简单的板凳和饮用水供工友使用。工友都非常自律,时间一到就各就各位,忙着手上的工作。整体氛围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样。
我跟这次指导我拍摄的资深摄影师陈子韩说,构思故事线时很有画面感,来到现场却不知道怎么拍出那种感觉。语毕,子韩打开摄像机,让我预览刚刚他在现场拍的画面。原来我还在懊恼的时候,子韩已经拍下了各种我要的画面,而且比我想像中唯美!果然姜是老的辣,各种场面都应付自如。
休息时间,两位工友面对面坐在休息区的板凳上准备吃午餐,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两包白饭和几包酱汁,两人共享一包酱汁,淋在白饭上,用手拌匀再往嘴里送。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从他们的眼神,我猜想他们应该是在讨论今天来工地采访的我们。
在旁的子韩建议,如果他们不抗拒,可以试下往前拍摄。我有点不好意思,担心打扰到他们吃午餐。为了拍摄更多画面,我还是勇敢的走向前,礼貌的问他们可不可以拍摄,他们面带微笑表示不抗拒,我才放心的继续拍。
与他们闲聊中,得悉两位工友来自孟加拉,来马工作仅半年,嘴里的午餐是自己煮的家乡菜,没有肉,只有白饭配青菜和酱汁。午饭后,我以为他们会眯个午觉,原来与家人通电话才是他们饭后茶余的固定活动。
这突如其来的场景并未在我事先构思的故事线里,我迅速拿起摄像机拍下然后准备收工。正当我想要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个正在跟家人用视频通话的工友举起了手机对着我们,原来他向家人说他今天被采访了,让远在孟加拉的家人跟采访团队打招呼。这一幕十分温馨可爱,幸好来得及录下!
每次拍摄,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想像中的与实际现场不一样,即便是构思好故事线,也要懂得临场发挥。但有时候,现场突如其来的惊喜会带来珍贵的画面。这让我想起了生活本身。无论我们多么精心地策划,总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瞬间,它们恰恰是故事的亮点。
素材有了,要怎么样去刻画成一部好看的视频,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也像生活一样,需要我们在现实与想像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将每个瞬间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拍摄和剪辑,都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OK,我又要在我的人生中描绘别人的故事了。
相关文章: 白慧琪/晚安上巴 陈愐壮/无关工作! 李依芳/平行世界? 袁博文/无味觉无嗅觉,吃屎也不自觉 林芷桑/忙到冒烟 张露华/请善待它们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