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土著群中也有許多窮民是中等收入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政府看到嗎?
ADVERTISEMENT
首相依斯邁沙比利上任後提呈的第12大馬計劃,讓非土著刺眼又刺耳的土著議程依舊是一貫的焦點。
披上一件“公平對待各族”的外衣,依舊是歷任政府習慣性的自圓其說。目前的外衣,改了個新名字叫“大馬一家”。
或許一些人會問,何以他們明明知道凡有偏袒一方的政策,就不適宜用上“公平”一字,可他們為何偏偏每次都一面偏袒又一面說公平?
只能說,政府的公平標凖就是這個模樣,從第二任首相“發展之父”敦拉蕯在70年代初宣佈推出新經濟政策開始,就已經說明要在20年內建立一個馬來人的經濟社會,並因此獲得土著的歡迎,往後每一任巫統領袖都是如此玩著“公平對待各族”的平衡遊戲至今。
新經濟政策配上大馬計劃天作之合的土著議程,數十年來對土著的扶持,也造就了今日許多大企業已歸屬土著掌控的事實。
但是當首相說土著企業股權尚未達到至少30%的目標,並根據2019年企業股權數據說土著持股僅達17.2%、非土著25%、外國集團45.5%及其他名義董事12.3%時,我們才驚覺政府用了近40年欲扶持土著佔有國家經濟蛋糕30%的努力竟出現如此成績,顯然說明過去的政策進度是緩慢的,是應該被檢討和設法改進的。
間中,第四任首相敦馬在掌政的22年裡將新經濟政策的土著議程與土著優勢,淋漓盡致的發揮在朋黨與少部分土著身上,效果是許多非土著所佔的經濟份額被偏袒政策強硬轉移到少部分土著手上,而非讓普通土著得益。
再說,土著佔了國家總人口的近七成,以他們龐大數量的窮民來對比占人口少數非土著的中等收入群上來說“土著窮人多”;以國家經濟份額被政治轉移至少部分土著集團來對比不足新經濟政策的“30%土著股權”,這種計算法其實是不公不義不合理的,是充滿政治權謀的。
所以說,首相稱在第12大馬計劃下,政府將引入股權安全框架,規定土著擁有的公司和股票只能出售給土著財團、公司和個人,以確保土著股權的可持續性,充其量也只是那一小撮被特別關照的土著商人的股權遊戲,對大部分普通土著老百姓來說,他們手上並沒有為了民族大業而需要持續握住的股權。
貧窮土著需要政府照顧和扶持的部分,是教育、自立思想、就業和健康的競爭環境,而不是每次被利用作為被非土著超越的土著弱者,並光明正大的領取政府的救濟金,繼續鎖住那30%裡據稱尚流落在非土著手上的份額,繼續停留在份額陽光照耀不到的酷冷之處。
同樣的,非土著群中也有許多窮民是中等收入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政府看到嗎?
政府以這種非完全凖確的經濟蛋糕計算法來評估各族經濟份額,並以傳統鎖額手段祭出大馬家庭共享經濟和多幾年便晉入高收入國的宏願,這樣的經濟計劃要面對的挑戰太多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