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一萬,不能當作富裕的指標。若是如此,印尼平均月收入300萬印尼盾,人人早已發達。
ADVERTISEMENT
首相說,第12大馬計劃的關鍵目標包括在2025年成為高收入國,平均家庭收入為每月一萬令吉。聽起來雖然美好,但也沒那麼簡單。
其實,好些國家已經“實現”月入幾萬的收入,而實際可消費的程度,卻也維持在一般的水準。臺灣平均月收入3萬臺幣,日本平均月收入40萬日元,又或者泰國月收入平均一萬五泰銖。這些國家平均 “萬萬”聲的月收入,人民卻過著一般般的生活。
數字畢竟只是數字,能呈現的也只是事物可計算的量。打個比方,數字180,如果是身高的公分,那很美好;但如果是體重的公斤,那就不好了。接著,數字間有一個5的差距,如果是公分,那沒太大的差別。但如果是公斤,那舉足輕重。
月入一萬,這是什麼感覺?撇去領著哪個國家的貨幣,還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還有時間點,才能決定該收入能帶來物質上的生活素質。
以地理位置來說,同樣的月入一萬令吉,在首都住戶與小鎮市民之間,因為日常開銷還有物價差別,月底也有著拮据和寬裕的不同結果。
此外是時間點,也就是經濟裡的通貨膨脹。二三十年前的家庭,月入一萬令吉已是大戶人家,日子自然的也很滋潤。現在的月入一萬會過上什麼程度的生活,還得看自己住在哪裡。
富裕的指標,在平均月收入之上,是貨幣的價值。貨幣價值的起落,形成的情況非常複雜,相關的經濟學說也林林總總。
直接使貨幣貶值的,是貨幣供應過多。通常都發生在紙幣發行量超過經濟體系內所需要的流通數量,以致引起貨幣貶值。
在微觀經濟活動裡,那則來自人民的突然暴富,導致供應與需求的突然失調,引起物價飆升,最後造成貨幣貶值。
俗話來說,就是賺的錢多了,東西也貴了。這對一般人民來說,更多的收入來買更貴的東西,終究只是一場空歡喜。而對其他沒一併暴富的人來說,沒增加的收入卻得應付更貴的東西,那才可怕。
打個比方,一夜之間,多數人都月入過萬。明天開始,人人都買得起大魚大肉。後天開始,魚肉缺貨,賣家們開始坐地起價。
價錢飆升的趨勢會一直繼續到新的平衡點。這平衡點,不是魚肉貴到月入過萬的家庭都開始吃不起,就是更多賣家湧入而使菜市場的供應足以滿足需求。
無論哪個結果,魚肉價錢已經起價。更多的收入結果也得面對更貴的開銷,月入過萬的美夢又迴歸到當初的現實。對於少數收入維持不變的人,魚肉從此變成奢望。
對貨幣來說,錢的數量不保證換取得到的物質量。一國人民的富裕,理想的情況是物價的上漲慢於人民收入的增加。所以月入一萬,不能當作富裕的指標。若是如此,印尼平均月收入300萬印尼盾,人人早已發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