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專欄

|

昔日專欄

|

節選好物

發佈: 10:00am 05/10/2021

手錶

趙少傑

蠟燭

時間

忽明忽滅

燭光

時鐘

竹筒香氛蠟燭

趙少傑/時間是忽明忽滅的燭光

趙少傑

我是一個經常記不住日期、時間的人,還常常遺漏許多重要的節日和約會,因此總會強迫自己戴上手錶,或是在身旁可見之處設一個時鐘,提醒自己努力按時達成每日的行程表,不要成為愛遲到、爽約的人。雖然如今大家都已習慣用手機或電腦熒幕上看時間,手錶和時鐘也變成了裝飾品,但是在過去爸媽那個年代,村子裡每一戶家庭只有一個時鐘報時,小孩們也習慣以母親召喚回家吃飯來獲知時間,若母親的呼喊聲越來越大,表示時間不早了,回家吃的不是晚餐,而是母親的藤條侍候。

前幾天到一個同樣也是愛收集舊物的朋友家,跟他領了線香後,好奇地詢問最近常看見他在臉書分享的日本老款攜帶式鬧鐘,他興致勃勃地取出一些還未上傳到網絡上售賣的德國鬧鐘,一個小木箱裡擺放著一盒盒小巧但沉甸甸的機械鬧鐘,原本以為只是瞧瞧而已,結果還是忍不住剁手買了一個。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個60年代的德國老牌子叫Velonawekker,是一款旅行時方便攜帶的機械鬧鐘,此鬧鐘需手動上發條,在鬧鐘的背面有兩個發條,一個是時針與分針的發條,另一個則是鬧鈴的發條,每一次鬧鈴響畢之後需再次上發條,紅色的小按鍵彈出才能發出鈴聲,其鬧鈴聲將我帶回到小時候,每天早上在安靜的村子裡總會聽到某家傳出這樣的聲音,這時母親就會起身開始煮粥、煎蛋、做早餐,我們則刷牙、洗臉、穿校服、趕校車。

這個古董鬧鐘的聲音就像是所有老舊的發條器物一樣,不時傳來細微的機械轉動聲,彷彿在計算著每分每秒的流逝,若是心情煩躁的話,這種聲音可像是築巢在腦袋裡的布穀鳥,不斷地在敲打每一條神經線,每一秒都是折磨。剛剛到意大利念大學的時候第一個室友,他對聲音非常的敏感,尤其是滴答滴答作響的鐘表聲,每天晚上上床前他必須將手錶包裹上毛巾,再將手錶和毛巾一同塞進密閉的抽屜中,他說這樣可以減低手錶內機械轉動的聲響。同住沒多久我就被要求搬走了,因為我的打呼聲比鐘錶聲更干擾。

最近跟一個以前的學生訂了他家的試產“竹筒香氛蠟燭”,他和家人在柔佛最南端的漁村龜咯島(Pulau Kukup)開了一傢俬房菜叫“和美水上食堂”,這竹筒蠟燭也是他煞費心思製作而成的。將竹筒當作蠟燭容器的美麗想法做法真的很複雜,首先得要求賣竹筒的商家將竹筒切成相同高度與寬度,然後再自行打磨竹筒內外的毛刺,浸泡幾個小時的海水後蒸煮消毒,同時還得晾乾數天觀察其狀況,看看有沒有發黴,再灌入蠟燭溶液。

這樣繁瑣的工序換回來的,是一個胖乎乎,質感很棒的竹筒蠟燭,市面上所見的都是用玻璃或光滑的瓷器香氛蠟燭,這竹筒的質地更是讓人喜愛。

可能是因為宗教的緣故,從小家裡就會禱告時點上蠟燭,尤其在漆黑的夜裡,一盞燈火就像點起了一個微弱的希望,雖然燭光很快燒盡,或是被風吹熄,看著忽明忽滅的燭光,同時也數著時間的流逝,因此對我來說點上蠟燭就像是進行一個古老的儀式。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在柔佛的南方人文藝術節中,我做了一件裝置作品叫做“100燭光”,與一批學生一起製作了100座紙雕的人像,在每一座人像前豎立一支蠟燭,當所有蠟燭同時被點燃,群眾圍繞在著100座人像和100支蠟燭,人像安靜地注視著眼前的燭光,燭光微微地照亮著人像的面孔,全場漆黑,只有層層疊疊的光和影子,觀眾隨意走動在作品的四周,或是坐在地上陪伴其中的人像注視燭光,就這樣等待所有的蠟燭燃燒成一坨燭淚,作品完成。

一個人在家總會點起一些香氛蠟燭或盤香,不是因為喜歡空氣中瀰漫著香氣,而是為了掩蓋老屋子受潮而散發的黴味,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時間提醒著所有事物都會老去,屋子、物件、人……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慢慢被遺忘。期盼已久的新屋已經進入即將完成的階段,最近剛剛完成屋中的水池,踩進塗抹防水層的水池,因為昨晚的一場雨,水池積累了一些雨水,竄在腳底下冰冰涼涼的水,頓時洗刷了累積多時的鬱悶。

相關文章:

趙少傑/一個人安靜的生活

趙少傑/我想要有個家

光頭佬/呸!呸!呸!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pm 26/04/2025
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喂,你还记得吗……/温慧盈(古晋)

“喂,你还记得吗?我们当年总是以上厕所作为借口,去逛遍校园,不管绕了好几圈,还是觉得不够。”

“喂,你还记得吗?我们当年因为忘记带英文作业,而被老师处罚站在教室外,整堂课都不能进入课室。”

“喂,你还记得吗?我们当年一起跟风剪了刘海,怎么知道刘海剪得太短,走到哪里都表现得遮遮掩掩,希望别人不会注意到我们那奇怪的刘海。”

“喂,你还记得吗……”短短的一句话,开启了一趟探索回忆的旅程,仿佛身临其境,重新体验一遍记忆里的每一个细节。嘴角还是会不自觉地跟着微微扬起,仿佛那些快乐的日子是昨天发生的事。后来,渐渐的,我发现我太常怀念过去了……怀念是件好事,可是太常怀念,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反而让我陷入了困境。

犯过错才造就现在的我

新的一年,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便是以“喂,你还记得吗……”作为开场白的一句话。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说话都以这几个字作为开场白,不管对方愿不愿意,都拉着对方一起回忆过去。虽然关于这点,我们还是有共同的话题,但后来我发现我聊天的内容只围着过去转。或许我的朋友都对过去不怎么感兴趣,但无奈我这个人一旦开始说话就会说个不停,我猜她们或许很想打断我,说一句:“够了,我不想我们每次见面都在聊那无法改变的过去。”

我的脑海里,似乎没有考虑到当下与未来。

回忆的东西就让它留在回忆里,好好地收藏,我却总喜欢翻箱倒柜,回忆过去的每一个细节,尽管那些事情已经不重要了,但我好像还停留在过去,无法举步迈前,无法把心思放在更为重要的当下。时间与精力应该付出于对未来有帮助的事情,而我却不断挥霍那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回忆过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不断回忆过去的威力就不容小觑了。不断回忆过去会形成一个习惯,不知不觉中,我开始每天都会回忆过去,什么事都不想做,就静静地坐着一个人踏上回忆的旅程。

明明手头上有很多事情要做,却提不起兴致。明明很多功课马上就要交了,却还是要花一点时间独自怀念过去。总想着如果过去没有犯那些错误,现在的我是不是会更好。总想着如果我早点明白与人相处的学问,是不是就不会用言语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害得我身边的人受伤。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回到过去改写曾经发生的每一件事,那既然现实是既定的,可为什么还是会觉得懊恼,总想着要是时光机是真的存在就好了。

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的我。我想那些曾经犯过错才造就了现在更懂事的我,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我们回不到过去,也改变不了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好好活在当下吧,我想我们都有更重要的未来要塑造。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