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对整个教育界带来冲击,历经艰辛的华文教育在疫情当下还有未来又该如何自处呢?尤其在科技挂帅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凸显华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当老师难,当华文老师更难。”
ADVERTISEMENT
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伍燕翎副教授这幺说,是因为华文老师除传授知识以外,还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比如承办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带领华文学会,办文学杂志,还有训练学生朗诵、演讲及创作。而当疫情来了,“这些角色和任务,在我们华文老师的身上,一个都没有少。”
华文教育问题固然问题重重,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说,若我们仔细探索,许多问题并不是因为疫情才出现,只能说疫情是催化剂、是照妖镜,让我们不得不直面问题的实相及根源。
新纪元文学与社会科学院日前主办“疫情视野下的华文教育共话”学术交流会,探讨疫情对华文教育界造成的冲击,以及厘清华文教育在后疫情时代可能的发展方向。这场由雪州教育厅华文组联办的交流会,第一场活动主题是“疫情视野下的华语教学,兼谈语文教学的创新契机”,与谈人包括新纪元中文系主任黄薇诗博士、彭亨州立卑东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中文讲师黄先炳博士和雪州教育厅华文科督学王忠伟。
黄薇诗:不管愿不愿意,科技肯定是未来趋势
冠病疫情对教育造成很多问题,黄薇诗说,有些问题确实不是教育工作者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但她认为有两点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这个契机去推动和改变的。
第一:推动教育改革
她说,有些问题不管疫情,也不管是不是网课都可能存在,比如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只求老师提供PPT,到现在则认为老师应该跟上时代,使用动画等媒介来辅助教学。她认为老师何不趁这时候推自己一把,改变教学形式,以及把教育重点放在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譬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她明白教育改革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包括她自己也感同身受。有些人可能认为大学生比较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来说大学讲师会比较轻松,但她说正因为大学生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们对讲师其实有着更高要求。无论如何,她认为大家不应该再把教学上的问题统统归咎于网课,而是应该趁这个机会推动教育改革。
第二:强调语文科目在科技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拥抱科技,科技势必都会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语文学科或人文学科要如何凸显价值和意义?她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之共存,并且强化那些人工智能无法轻易取代的语文科技能,例如创造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共情能力。
无可否认,现代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短视频,但她说如果深入分析的话,会发现视频对于小朋友的吸引力基本上不在于拍摄技术,而是回归到内容有没有创造力和能不能引起共鸣,也即是所谓的内容生产。
她说:“在这个科技充斥的时代里,内容生产很重要,而且正是语文科目发展的核心。如果我们捉着这个部分,让学生了解到作为语文科学生,在这个时代有你自己的定位和价值的时候,我想这可以给到很多学生信心。”
经历了一年多的网课,她明白许多老师都感到很有压力,但她劝告大家千万不要有那种“我忍着,我就不学,待疫情结束后我就可以恢复正常教学”的奢望,因为这种想法不太实际,未来的课堂势必会是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老师必须把教学和科技融合在一起。
不过,在强调善用科技的同时,她认为大家别把科技当作神来崇拜。如果每当有新的软件推出就要老师去跟进,这对老师会造成很大压力,她觉得大家应该思考的是,“难道我不懂科技,我就不懂教书了吗?难道懂科技,我教书就没有问题了吗?”
她说,科技作为工具,并不是越多越好,像她自己教的网课,她只使用一两个她擅长的软件,没有一定要掌握全部。“当大家都在说这个那个教学软件很棒的时候,我不禁思考学生到底掌握了教育的什幺本质?核心素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没有在软件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体现出来,那跟传统教学是一样的,我们并没有做出什幺真正的改变。”
黄先炳:搞清楚母语和第二语文的区别
黄先炳也认同,疫情过后,线上线下结合将会是教育新常态,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把过去一年半当作过渡的灾难,以为等疫情过去大家重新来过。如果疫情后一切打回原形,那幺我们其实是浪费了一场危机。
作为华文教育的前线工作者,近十多年来他常常思考母语和第二语文在教学上的不同之处,因为要知道从十多年前开始,教育部保送许多优秀生到北京学习对外汉语,而这些学生回国接受师资训练后即被派往学校执教华文作为第二语文的科目。
他认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无法突破,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把母语和二语的概念搞清楚。须知二语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去学习这个语文,例如学造句和学写作文;而母语的目的是用这个语文去学习更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母语教育)还在教什幺是礼貌的用词,例如怎样讲谢谢、怎样讲对不起,我想这个是在糟蹋我们的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应在生活中落实
他强调,母语教育应该在生活中落实,不应该仅仅把华文当作一个科目。他常提醒师范学院的学员,即未来的老师,“你是在教导怎样用母语学习和思考,让学生自己把母语跟他的生活完完全全结合下来,这个概念很重要,不要一直纠结这个笔划怎幺写才对,这个成语用得对不对,把原本充满活力的语文框死。”
另一方面,说到人工智能,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开发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大数据(Big Data),另一个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来到教育场域,新一代学生最缺少的是“data”,也就是经历(experience),这问题要回归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能够给他们什幺“data”。至于深度学习,则是应该教会学生把知识一层一层建构起来,然后提炼出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停留在以前那种灌输知识的表面。
王忠伟:换位思考建立亲师信任
王忠伟身为华文科督学,呼吁各方以换位思考来看待华文教育问题,即老师应该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思考问题,家长也要站在老师和孩子的角度反思,而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则需要从更大层面来思考问题及考虑上司的种种要求。
他举例,居家学习期间,有些家长要求老师多上网课,但也有家长认为老师应该少上网课,单从这个例子就能感受老师的不容易,他希望各方重新建立信任,不要一味责怪,责怪无法解决问题。
“我们相信教育是良心工作,相信老师肯定会凭良心执行任务。如果我们一直用‘你相信他有认真教吗’的心态去看待老师,肯定到处看都是问题。”
他也呼吁老师扪心自问,居家办公期间没有上司监督,是否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由于政府有提供贷款给老师购买电脑,因此老师不能说没有配备,必须想办法克服线上教学的难题。
伍燕翎:用开放包容的胸襟 审视华教课题
对于疫情后的教育新形态,伍燕翎想跟大家分享她最近阅读的一本新书——美国商学院教授史考特·盖洛威的着作《疫后大未来》(Post Corona: From Crisis to Opportunity)。这本书说到这一年来疫情的改变是一场“大加速”,本来需要几年的改革,突然间在一两年内甚至一夜之间就变化。作者说:“这可能代表你需要的不只是修补调整,而是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新思考……每个危机必然存在机会,危机更大,更具破坏性,然而,机会也就更大。”虽然这本书是针对商界市场来探索,但其真知灼见对照于教育界也不无道理。
伍燕翎说:“相信大家已可以感受,我们周遭甚至自己的生活形态已经起了变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事到如今,有些事我们是回不去了。”她认为,在重新审视华文教育课题上,我们需要更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气度,也应该凝聚共赢互利的教育资源。
“德不孤必有邻,”她说,“来到这一刻,我们需要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华文教育才可以遍地开花。”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