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無意間聽到了這個詞:“擬社會關係”。視頻裡的女生解釋這種關係說,當自己看著鏡頭侃侃而談時,觀眾往往會產生一種自己真的在跟她聊天的錯覺。
“事實上,我正對著一部冷冰冰的攝像頭和燈光設備,身邊你看不見的地方坐著我助理。而你,千里之外的你,並沒有真的在跟什麼人討論著什麼,而是在看著一段經過編輯的錄像,即使畫面裡的我看起來是那麼真實、自然。現實中,我們或許永遠不會認識對方。”(注1)
ADVERTISEMENT
這段話彷彿醍醐灌頂,令我驚覺自己或許有點沉迷於這種關係,遂開始研究起這新名詞來。
看了許多相關資料後,我瞭解到,“擬社會關係”英語原文為parasocial relationship,最早由Horton和Wohl於1956年提出,大意指“觀眾對媒體裡的角色產生的一種單向式真實感情”。這種關係能發生在觀眾與熒幕前的人物、各類文學作品、動漫乃至卡通人物身上,重點在於其單向性與不對等性。
其實早在人們有了說故事的能力後,這種現象便普遍存在了。想像一下,嫦娥、哪吒、女媧、后羿等耳熟能詳的名字,是不是腦裡就會自然地蹦出他們的形象?是不是你曾經為他們的故事感到嚮往、或扼腕、或欽佩、或感動?現實中你從未認識他們,他們也不可能認識你,但你產生的這些感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一個Ted Talk演講者Dr. Barnes用了個生動的例子,來解釋這種關係會帶來什麼影響:在一項實驗中,過半的人,會對自己所熟知的故事主角的死,相比起坐在他們身邊活生生的陌生人的死,感到更加傷心。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這不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吧?但是,試想想,若這個“熟知故事的主角”被換成某個名人呢?
現實中根本不認識
這就不得不提起中國娛樂圈最近屢屢出現的“偶像塌房”(注2)現象了。明星被發現做出有違法律或道德的事情並不奇怪,因為任何行業都有好人與壞人。奇怪在於,那些明星在被曝光惡劣行為後,竟仍有許多粉絲嚷著“相信偶像”,無視多方給出的各種證據,一意孤行地擁護那些明星。最可悲的是,他們一心維護的明星們,極大可能連這些粉絲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許多人看著那些“瘋狂粉絲”時心裡是滿滿的不解與不屑。
不解,究竟是什麼令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己比明星身邊爆料的工作人員更理解他們的性格和人品”的錯覺呢?這就是擬社會關係的可怕之處!當我們對現實中的人物形成了擬社會關係時,我們便會處在一個虛假的泡泡裡;因為是假的,我們可以無限度地把他想像成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樣子,沉浸其中。泡泡被戳破時,我們輕則感到失望,重則為了維護泡泡矇蔽雙眼與良心,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說出喪盡天良的話。
而不屑,則是認為他們是因為幼稚與無知,才會陷入這種奇怪的關係。我曾經也這麼想,但換個角度,若塌房的是我從小喜愛的哆啦A夢呢?看了這麼多關於它的漫畫,我內心深處早已認定哆啦A夢是個有點婆媽和貪吃,卻極善良的一隻機器貓。若有人跟我說這不是它真實的樣子,我會相信嗎?這或許就是那些粉絲的心情吧,為的只是維護熒幕上營造出的,他們心底深信的他的樣子而已!
如我前面所說,擬社會關係由古至今一直存在,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虛擬人物產生這種關係,追根究底是因為人類本就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都有喜歡跟人產生聯繫的天性。古時候,縱然有各種故事人物,但媒體業尚不發達,大多數人主要的感情聯繫都是在現實中產生。
而今,隨著科技發達,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人們相聚的時間大大減少,與此同時上網的時間與日俱增,於是很自然的,人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娛樂。現今選秀、真人秀節目、直播與博客類助長擬社會關係的媒體正蓬勃發展,儼然已是娛樂消遣的一大主流了。當越來越多人的社交需求被網上的虛擬社會關係填補後,會不會逐漸嫌棄真正的人際交往太麻煩,轉而更依賴“假朋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隨著投奔擬社會關係的人口日漸龐大,又會不會對真實社會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以我有限的眼光看向未來,這類行業還會持續開花結果,我並不是反對它,事實上這類媒體有許多可取之處,我只是希望能用這篇文章來表達我的看法:在觀看網上的陌生人講話與生活之餘,請記得他們現實中根本不認識你,別忘了抽出時間,與真正認識的親友維持雙向對等關係!
注1:摘自Salem Trevor 的一段YouTube視頻。
注2:指偶像營造的形象因為被曝光做出有違法律或挑戰道德底線的事情而損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