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講究互動的年代,主流媒體希望讀者和網民能夠冷靜的將評論文章認真讀完,再行判斷和獨立思考,並理性的反饋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而不是隻看標題就不負文責的對作者和報社展開調侃、嘲諷和謾罵!
近日與一名《言路》版專欄作者談起,網民經常都誤將言路專欄作者視為記者、小編,這尤以臉書為甚。她說,的確是,她亦有留意到。
基於職務需要,每天都會“閱讀”網民在星洲日報官方臉書張貼的《言路》文章的留言,網民們不管認不認同文章內容,劈頭就說:“這新聞已經報道很多次,為何一直報?”“小編沒有東西寫了嗎?”“這位記者的報道很好。”“小編也有同感喔!”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事實上,那並不是一篇報道,而是時事評論。作者也不是記者,更不是現在網民普遍認知的小編。
網民只要從維基百科搜索,就可以知道“記者是媒體從業人員中,從事訊息採集和新聞報道工作的人。”“記者是受過訓練的個人,可以收集/收集文本、音訊或圖片訊息,處理成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並將其傳播給公眾,凡由記者完成的行為或過程稱為新聞。”
而《言路》刊登的文章,顧名思義,是“對一段材料或者事件論證的評論。”讀者∕網民可以在《言路》看到散文類、記敘文類和議論文等類的評論文章,它們是各自精彩,端看讀者喜歡哪個類型,或者有本身喜愛的作者。
小編呢?又是誰?根據維基詞典,小編的意思為一網路平臺上可發佈自己的資料、訊息時自我稱呼的一種用語。也就是負責編輯整理文獻資料的人的簡稱,亦可指主編一職。一般稱為編輯,有親和力就叫小編。
那專欄作者呢?這不是一種職業,而是各專業人士的話語身分,他們可以是醫生、律師、企業人、講師、導演……,當然也可以是小市民,以自由撰稿人身分寫專欄文章。專欄作者是報社邀請的撰稿人,不屬於報社編制,不代表報社立場。
專欄作者有外部邀約,少不了有內部編制的記者、編輯和主筆等,除了擔綱本身的職務外,亦可被安排撰寫專欄。他們署名寫專欄,是以本身觀點和立場出發,只有報社的“社論”,那才代表報社立場。
很多人都以為刊登於《言路》的文章都是社論,非也,社論雖然也是評論的一種,但卻是報社自身就重大課題發表的評論和立場。
其實這些職稱、身分,以及文章類型,是媒體專用的稱呼也是常識,幫助你吸收資訊及觀點,進而有能力去了解、分析、使用及判斷。
也許你覺得無法區分那又如何?
本來在社交媒體時代,人人都有意見出口,無論是通過臉書、twitter或者個人Blog,打破了主流媒體固態的、由幾十人組成的專欄作者意見圈,網絡中百家爭鳴,大家各佔有一片天,自由開放,形式不拘,不必深究。
然而,在眾聲喧譁中,眾多意見追逐眼球,權威性難免被稀釋,不再擲地有聲;又,現在網絡演算法,只管推送演算而來,被認為是網民所喜所好的言論,助長了極端、敵意和嘲笑風氣,更塑造了同溫層,徹底顛覆網民吸收資訊及觀點,瞭解、分析、使用及判斷的能力。
故主流媒體及公民社會自覺有必要多下功夫於提升眾人媒體素養,尤其在假新聞、誤導性資訊大行其道,魚目混珠下,更有必要加強社會此等媒體識別能力。
因此,從最基本分辨職稱、身分,以及文章類型,就是開展媒體素養這個現今社會的基本常識。
《言路》是希望通過專業人士的權威分析,署名發表針對政治、文化、經濟和教育等課題的觀點,提供讀者∕網民更多層面的知識,加強讀者在某課題和某領域的認知能力。
在這個講究互動的年代,主流媒體希望讀者和網民能夠冷靜的將評論文章認真讀完,再行判斷和獨立思考,並理性的反饋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而不是隻看標題就不負文責的對作者和報社展開調侃、嘲諷和謾罵!
我們社會經歷了政治洗牌,冠病疫情衝擊,經濟停滯,除了拉抬經濟發展,促進政治及媒體素養的提升,塑造強大的公民社會,亦是我們在疫情後刻不容緩的社會重組行動。這不只是媒體的義務,更是個人以及各大領域和企業的社會責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