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骨森林住久了的城市人,大都向往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羨慕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過得閒適自在。以春夏秋冬為時序拍攝的日本電影《小森林》和《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更是田園生活的最佳範本,接地氣的美食及生活方式令人思考實踐自給自足的可能。
ADVERTISEMENT
我所知道的現代陶淵明是一名外國人,她住在位於京都外圍地處比叡山西麓的能量秘境大原。1950年生的她來自英國的貴族家庭,年輕時因質疑人生,為了尋找心靈歸宿而出走歐洲,曾經遠赴印度修習冥想。1971年來到日本,當過英語教師,1978年開始經營英語會話教室至今。後來結識了山嶽攝影家梶山正,最後被四季流轉的大原所吸引,在那塊鍾靈毓秀的土地停下腳步,創建屬於自己的香草花園。全名為Venetia Stanley-Smith,有個親暱的外號叫“香草祖母”。除了在老字號的《京都新聞》撰寫“維尼夏的大原日記”專欄隨筆,記錄她與百餘種香草為伴的園藝生活點滴,還用古法調製花草茶,製作手工皂,將家裡栽植的聚合草、金盞花、菊蒿、香芹、蘆薈等香草染成不同顏色的染製品,也在NHK主持《貓尾巴與青蛙手——維尼夏的四季庭院》英語節目,傳達她的生活美學觀念。她把自己的心靈歷程編撰成書,親手繪製繪本和月曆,出版《京都山居生活》、《山中庭院》等散文集,過著比日本人更日本的田園生活。
我的前半生在吉隆坡、臺北、香港、東京這幾個大城市度過,近10年窩居金寶小鎮,過的是半隱居的小日子。這裡沒有夜店,在拉曼大學入駐前連麥當勞都沒有,大型連鎖超市如TESCO和宜康省也是後來才開的。小地方民風淳樸,人情憨厚,多戶人家在院子裡或陽臺上蒔花種菜,美化環境的同時,也能體驗城市農夫的小樂趣,稱得上是好山好水的人間福地。
聽說“住城市好還是鄉下好”仍是本地中小學辯論賽的常用辯題。當然,城市的就業機會高,工資和生活質素比鄉下好,相對的生活壓力也大,噪音和空氣汙染問題嚴重。但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好與不好因人而異。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習慣和喜歡就好了。
已故英國歌手約翰·連濃說過:“當我們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這話一點都沒錯。現代人習慣於快節奏的生活,每天跟時間賽跑,沒心情停下來多看身邊的風景一眼,被各種有形無形的規則約束,很多時候找不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有機會應該把腳步放慢,細細品嚐生活的滋味。要緊的是無論住在哪裡,若能在紛擾中守護內心的平靜,留住初心,讓生命昇華,也就不枉此生了。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