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粉紅10月,世界乳癌醒覺月。乳癌是全世界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及早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能提高存活率和治療效果。”
ADVERTISEMENT
以上是去年乳癌醒覺月專題的導言。一年一度,我們提醒女性及早且定期自我檢查乳房,40歲以上婦女更應接受乳房造影掃描(Mammogram)。知道了,執行呢?
乳房和子宮、陰道、陰莖、前列腺等男女生殖器官常是人們難以啟齒的詞彙。隱晦,導致避而不談,進而容易忽視這些身體器官的健康。
這個粉紅10月,談乳癌之前,我們先談乳房。且從戲劇、美術、文學作品中各種乳房的意象,開始正視乳房,正視身體。
戲裡戲外,戲說乳房
乳房是……女性的象徵?乳房是……代表生育能力?乳房是……可以隨時放飛的兩顆氣球?嚇!啥?
這正是法國歌劇《蒂雷西亞的乳房》(Les Mamelles de Tirésias)開場不久的一幕,女主角無法忍受在家相夫教子的現狀,一天放飛自己的乳房(兩顆氣球),變成男人,還改名換上男裝,出門發展事業。被遺下的丈夫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竟自體繁殖產下四萬多個寶寶。
劇情看似女力爆棚,但發展到最後,變成男人的女主角發覺在外工作也不是那麼逍遙自在,最後回家重新“填充氣球”(還原乳房),變回女性。
這是法國詩人兼劇作家紀堯姆·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於1903年創作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不過,當時戲劇仍是表現主義當道,沒人瞧得起這部劇,觀眾、同行都不能接受這麼離奇的劇情。後來超現實主義慢慢興起,冷藏了14年的《蒂雷西亞的乳房》於1917年才首演。又過了30年,1947年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再改寫成同名歌劇,登上法國國家喜歌劇院。
請劇場導演黃麗珍談乳房相關的戲劇作品,首選就是《蒂雷西亞的乳房》。這是戲劇系學生必懂的作品,她聽老師講過,現在也教學生。之所以經典,因為是超現實主義戲劇的開山鼻祖。
《蒂雷西亞的乳房》啟發於古希臘神話蒂雷西亞的故事。有天他在山上撞見兩條蛇正在交配,隨手打死了母蛇,結果變成女人,成為天后赫拉的侍女。7年之後,她(他)又走到同樣一座山上,又看見兩條蛇交配。這回看清楚了才把公蛇打死,重新變回男人。
這樣的劇情能被大眾接受,黃麗珍認為因為它是喜劇。問及學生有什麼反應?她說男生都喊“不可能啦,男生怎麼自己生?”她認為透過這出戏,好像也能讓男生更體認女性獨有的生育能力,也更瞭解性。
後來的人對《蒂雷西亞的乳房》詮釋出很多不同面向。有者解析當時戰爭剛結束,法國傷亡嚴重,人口驟減,劇作家因此置入宣導“生產報國”。黃麗珍則認為,現代人離戰爭太遠,劇場工作者也許不再有這種報國精神,反而從中看到另一層面貌——試圖解放社會賦予女性的標籤。
乳房能產出母乳,不管大小都呈現養育和生命傳承的狀態。而劇中一開始女主角就放飛乳房(氣球),可以視為切割掉這個“女性天職”,女性可以自主選擇想要的生活。不過,從結局來看,劇作家可能並無此意。黃麗珍點出,結局主角變回女性迴歸家庭,間中男主角不靠女性也能自體繁殖,其實一點也不女性主義。
“如果是我導戲,應該會改寫結局,讓男女和談。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女性不一定要幫男性生小孩。”
越是避而不談,就會越無知
從戲劇談乳房,不只看作品,也包括劇場表演上的身體運用。黃麗珍說,有時為了劇本,必須誇大胸部或下體。但這些都會是有意識,且賦予意義的舉動,導演或劇組想借此傳達一些訊息。
好比最近的月經檢查和衛生棉包裝事件,若作為題材寫進劇本里,黃麗珍會考慮讓一群男生飾演女學生,在戲服下半部縫上一朵顯著的花朵。抑或演出《蒂雷西亞的乳房》,她想設計兩顆超大乳房,不僅雙手環抱不住,走著還會從衣服掉出來。“我們會期待觀眾在笑的時候,是不是也能換位思考,反思一下所處的社會環境。”
黃麗珍坦言,從小其實不太瞭解人的身體,直到後來進入戲劇圈,才真正打開對身體的認知。
小時候家裡買了一套10冊的百科全書,她印象非常深刻,第一冊只翻過一次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一冊寫的是人體構造,介紹不同人體器官。後來才知道,是媽媽藏起來了。別笑,的確有不少家長、老師羞於講解人體生殖器官,選擇避而不談,或含糊帶過,講得支支吾吾的。
劇團訓練從脊椎開始往外認識和鍛鍊每一條肌肉。胸部、臀部變成再普通不過的部位和名詞,男女生之間沒有差異,不會尷尬。現在教課,上圍較大的女學生因胸部晃動,運動起來非常喘。黃麗珍曾當眾建議她換上運動內衣,對方也不尷尬,還應答“是囉,好累啊。”
身為導師,她認為提及乳房、陰莖等部位和器官時大可用正式名稱,不去避諱,更不該用髒話稱呼來貶低器官和性別;學生也會受影響而正視這些器官。
她覺得,面對身體器官,越不討論就會越無知。打個比方,我們能從頻密打噴嚏、流鼻涕來預測自己快感冒了,因為常掛在嘴邊說。然而,女性面對乳房、子宮問題,或男性面對前列腺問題,卻總是難以啟齒,甚至耽誤就醫。
那就是一個器官,為什麼要害羞?
“到底是誰把乳房、男女下體變得那麼不堪?”黃麗珍不解,“然而這些又是繁衍下一代的重要器官啊!”她也疑惑,人們會很雞婆圍繞在這些器官的八卦,例如他人的房事、兄弟之間比較持久力、女生相互比較大小,“一旦回到器官本身,就那麼避諱。”
許多男性排尿不順,女性月經不調或摸到乳房有異物,都需經過一番掙扎才敢開口。黃麗珍坦言,先前儘管知道得定期乳房和子宮健康檢查,但每次體檢都只是驗血驗尿,不會另外勾選乳房和子宮檢查。最後還是從事醫療銷售的朋友提醒,她才接受檢查。和很多人一樣,她也會害羞要怎麼敞開私密部位,倒是朋友安撫,可以要求由女醫護人員著手。
大約四五年前,她在右邊的側乳摸到硬塊,每晚臨睡前都有很多想像,還設想萬一發生什麼事,是不是要切除乳房。事後談起,她認為這份巨大的恐懼源自於缺乏乳房疾病的相關常識。“身體是要被照顧的,因為會陪我們過完一輩子,但這一部分的知識卻完全被忽略。”的確,在校時期的身體與健康教育雖介紹了生殖器官,卻沒有著墨相關疾病防治,多是長大後自己摸索。
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mammogram)時她不只恐懼,還有點害羞,覺得自己沒用。“要把乳房放在儀器的平臺,可是我比較平胸,沒什麼東西好放上去。”黃麗珍最後鼓起勇氣問醫護人員,“我沒有胸部大的女生那樣方便,只放一點肉和皮可以嗎?”
眼前的男醫護人員答沒關係,還細心解釋女性的乳房以脂肪居多,撈到多少放上去就好,“再扯的話可能就是骨頭或其他肌肉,機器壓下來你可能會受傷。”就是這麼平常的對話,讓黃麗珍自覺無知。“我們的屁股、掰掰袖也是脂肪,為什麼沒那麼害羞?有時還會拿自己的掰掰袖玩啊……”
結果出爐,經醫生評斷,黃麗珍摸到的硬塊其實是脂肪囊,和少運動、平常的姿勢有關。就在諮詢醫生的過程,她又反思了看待乳房的觀念。“那就是一個器官,和眼睛嘴巴一樣,不必那麼害羞。”
延伸閱讀:
【看不見的乳房/02】乳房的美術意象,我們看見了什麼?
【看不見的乳房/03】書寫乳房二三事/乳房,在文學裡擔當什麼角色?
相關報道:
【乳癌醒覺月:你不孤單/01】愛的陪伴──抗癌之路不再孤軍作戰
【乳癌醒覺月:你不孤單/02】愛的力量──安撫她,照顧她,陪她戰勝病魔
【乳癌醒覺月:你不孤單/03】愛的動力──分擔媽媽家務事
【乳癌醒覺月:你不孤單/04】家有乳癌病人,除了陪伴,我們還能做什麼?
【乳癌醒覺月:你不孤單/05】好好疼惜,愛自己的乳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