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網購成了許多人的新消費習慣,令家中堆積不少紙皮箱和包裝盒。眼看家中紙皮箱堆積如山,“擺渡人藝術空間”導師劉啟暉與黃秀娟兩夫婦突發奇想,以家中的紙皮箱和一些待回收物品及小物件,製作出逗趣又富有創意的機械玩偶(Automata),不但延長物品的壽命,也為宅家時光增添趣味。
ADVERTISEMENT

只要用手輕輕轉動手柄,原本靜態的紙皮玩偶,就會活動起來,相當玩味。不妨來了解他們究竟是如何製作這一系列的機械藝術品,以及作品背後的生活觀察與思考。

為了這次採訪,劉啟暉夫婦把他們在疫情期間製作的數十個機械玩偶作品,裝在一箱箱的盒子裡,帶到“擺渡人藝術空間”,再小心翼翼地取出,擺放在長桌上。
一字排開,有可愛逗趣的毛毛蟲、胖胖的嫦娥、給病人注射疫苗的醫生、騎著腳車的選手阿茲祖,還有大象艾瑪、無臉男、馬來貘等等,猶如小型的機械玩具展。輕輕用手轉動手柄,原本靜態的機械玩偶彷彿活躍起來,只見搖滾兔兔在打鼓、小人兒在划龍舟、風帆在浪尖馳騁、機械人在玩跳繩……


兩人拿起一個個的機械玩偶,展示內部的機械結構,同時給我們介紹什麼是Automata。
什麼是Automata?
Automata的歷史非常悠久。Automata一詞源自古希臘語“Automatos”,意思是指會運動的機械裝置。到了20世紀,英國的藝術家開始以藝術化及生活化的手法,製作小型的機械玩偶,讓這項藝術更加貼近人群。
“Automata也叫做機械藝術。”它採用輪軸和槓桿原理,當人們用手旋轉搖柄,會讓輪軸轉動其他部位,進而推動上方物體(重力)移動或變化出不同的動作。

劉啟暉一邊轉動手柄一邊解釋說道:“當我們轉動這個軸的時候,上方物體就會移動,不同的軸都會帶出不同的變化。”玩偶的雙手要怎麼擺動,身體該向前傾或向左右靠,其實都依靠輪軸的精巧設計而得,若輪的位置不同,都會影響上方物體的位置或作動方式。因而在一個作品成型之前,創作者都需要去反覆調整和實驗,過程既有趣又非常考驗耐心。
由於製作機械玩偶涉及科學原理和美術手作,在一些國家地區,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會以機械藝術作為教材,讓學生動手製作機械玩偶,藉此訓練學生的美術手作、機械的原理知識、創意力及表達能力。

就地取材,利用網購紙皮作為主材料
機械藝術可採納不同的製作材料,例如木材、紙皮、金屬、塑料、壓克力等,都能用來製成機械藝術品。
劉氏夫婦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紙皮做成,當中包括茶葉包裝盒、衛生紙筒、網購紙皮箱等,以及家中等待送去回收的食物罐頭、洗髮露瓶子、漿糊瓶子等,幾乎都是每人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物品。


黃秀娟分析道,不同材質的紙皮紙張,例如較薄的包裝紙皮和較硬的紙卡,製作出來的效果也不同。
她說,雖然紙皮材質沒那麼滑順,滾動摩擦時容易產生阻力,不像木製機械玩偶那麼流暢,也沒有木材牢固和精細的質感,再說紙皮受潮的幾率更高。不過,紙皮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取得,容易裁剪和鑽洞,也更符合兩人的環保理念,因而兩人大部分的機械藝術品,都以紙皮作為主要材料。
製作機械玩偶的時間可長可短,有的作品結構簡單,一天內即可完成,有的較為複雜,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才大功告成。
靈感題材日漸豐富多元
黃秀娟指出,他們製作機械玩偶的靈感和題材,大部分來自繪本故事、重要節日、新聞時事課題等。兩人起初製作出來的作品比較單調,後來漸漸熟練,對自己的要求也跟著提高,不僅做得更細緻,也會融入一些故事和想法於作品之中,藉由作品來表述想法和說故事。



尤其在疫情暴發的這段期間,天災接連發生,讓人不禁思考,人類該如何與大自然友好共處。想起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大多是圍繞著大自然與人類共存的題材,兩人便著手製作宮崎駿動畫角色的機械玩偶,作品上方不斷來回滾動的彈珠,象徵不斷循環的生態,將個人思考和故事內容融入作品中。

作品面積沒有設限
機械藝術品並沒大小限制,既可做成小巧的、能捧在手心的機械玩具,也可做成大型的、擺在戶外或公眾場所的互動式機械藝術品。


劉氏夫婦除了在家中製作眼前的機械玩具小品,另一邊廂也在與雪州蕉賴長頸鹿圖書館合作,共同研究製作大型的機械藝術作品,名為《失衡與拉扯》,內容反映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狀態、所見所聞和感受。如今作品就裝置在長頸鹿故事館的天井下,供來者與機械藝術作品互動。
兩人期許疫情減緩後,能開辦相關的工作坊和課程,讓更多人認識和享受制作機械玩偶的樂趣,體驗工藝和童趣結合的魅力,進一步把富有意義的機械藝術推廣出去。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华盛顿19日综合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开征145%关税,严重影响美国玩具产业,因为美国市售玩具有高达近8成来自中国,高额关税恐将让中国制玩具成奢侈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子(CNN)近日报道,中国制玩具自特朗普总统第一任任期以来一直被豁免关税,如今情况已经改变。中国制商品的关税总额已达到惊人的145%。对美国家庭而言,这意味着原本价格相对低廉的玩具,可能变成奢侈品。
美国玩具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员阿赫恩:“中国已不再生产(出口美国的)玩具了。有报道称美国的主要零售商,实际上已经开始取消订单,圣诞假期岌岌可危。”
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资料,美国约80%玩具都是中国制。位于加州,生产Bratz 和L.O.L.惊喜娃娃等玩具的MGA娱乐公司执行长拉里安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大幅提高价格到双位数以上”,“我经营了46年的生意现在岌岌可危”。
特朗普称他推行高关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拉里安指出,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报复性征收125%的关税,将迫使他在俄亥俄州哈德逊市的工厂裁员,该厂总雇用约700名美国工人,原因是那里制造的许多产品是销往中国。虽然MGA大部分产品仍在中国生产,但其俄亥俄州工厂负责生产许多“小泰克”(Little Tikes)系列产品。拉里安表示,该厂虽然能扩大产能,但“美国人根本不愿意在工厂工作。”
拉里安表示,纵使能找到更多工人,成本仍会比中国生产高出许多。而且在美国取得生产洋娃娃头发所需的原材料尤其困难。他说:“美国根本没有任何工厂可以制造洋娃娃的头发。我该怎么办?卖秃头娃娃吗?”
CNN指出,尽管许多产业,包括过去获得豁免关税的产业,大多已将生产移出中国,但中国依然是美国进口玩具的最主要来源国。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去年进口的约177亿美元(约776亿令吉)玩具中有75%,即134亿美元(约587亿令吉)是来自中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