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冷海温异常,伴随着太平洋低层信风的加强,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再次进入“拉尼娜”状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报道,在上周,南北方多地出现大幅度的降温。预测显示,北京、石家庄、济南、合肥、武汉、南京、长沙、南昌等18个省会级城市的最低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的新低。
ADVERTISEMENT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在受访时指出,一般情况,“拉尼娜”发生的年份,中国冬季气温易出现偏低,但偏低的程度不仅要看热带海洋的影响,还要关注其他因素,如北方大气环流、极地冷涡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前段时间南方高温、北方频繁降水的天气异常情况,引发社会关注。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上月底表示,根据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中性偏冷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10-12月)冷水将进一步加强,并进入“拉尼娜”状态。
贾小龙介绍,“拉尼娜”对全球天气气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国冬季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会减弱,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后期,南方地区受“拉尼娜”的影响,会有干旱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二是“拉尼娜”作为热带地区海温的异常,可能对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强迫作用,导致影响中国的冷空气会较为频繁,势力偏强。
从监测来看,目前“拉尼娜”状态还比较弱,但是冷水温还在增强,多位采访专家表示存在进一步加强的可能。
但是要注意的是,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出现“冷冬”。许小峰强调,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拉尼娜”确实在加强, 但这仅是有利于“冷冬”的一个因素,是否会出现大范围寒冷冬季,还要看各影响因子的综合影响,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大气、海洋、高原、极地等因素的变化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后做出判断。
如果今年冬天整体气温偏冷,许小峰坦言,对于能源保供也会进一步带来压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