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的分類,除抽取法,就是濃度和風味的區別了。
ADVERTISEMENT
濃度主要分老抽和生抽。生抽是原漿,加焦糖再曬制沉澱,就是老抽,因為有糖分,所以比生抽濃郁帶甜。老抽色澤亮黑,烹煮時用來上色效果最佳。廣東人拿手的豉油雞,傳統做法是以老抽耐心的淋了一遍又一遍,金黃剔透,豉香撲鼻。閩南菜如封肉或元蹄,以老抽細燜,色香俱全。
生抽最普遍,亦稱醬青;用途廣泛,可沾食,也可在熱炒時加入,提鮮增味,不會破壞食物原本的色澤。
我們用慣的“黑醬油”,也稱“嗮油”,是馬新特產。嗮油應屬老抽分支,但比老抽濃厚得多。嗮油的濃度來自焦糖,主要用途是醃、炆、炒時提色,增加食慾。新加坡製造的加入大量糖分,甜得幾近糖漿;用來配海南雞飯和肉骨茶,風味獨特。也有雞飯“名店”號稱自制黑醬油。醬油嗮制過程繁雜,雞飯店才不幹,所謂自制,不過是大量批來的黑醬油再加料調製吧。
印尼乾脆叫甜醬油 kecap manis,要來炒麵,甜甜鹹鹹,簡單好吃。沾蝦餅,或水雍、沙葛、黃梨,就是自制的rojak了。本地的馬來經濟炒麵,也繼承了甜醬油文化,不加其他調味,一人可以吃完一大包。著名的扇蝦牌甜醬油,銷量驚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瓶。
怡保稱老抽為“黑油”,生抽為“白油”,之前還以為是南洋式粵語,後來在廣州聽到當地人直稱醬油為白油,才知道怡保人自有其文化,又上了一課。
臺灣還有所謂的醬油膏、蔭油等,都是又濃又甜的醬料,像我們的蠔油多過醬油。我國大型超市可以買到,要來沾點白斬雞或肉骨茶的花肉、排骨,不能出國也能過過臺灣癮。
風味方面,馬新一帶的醬油,向來種類不多,選擇有限。很多人連老抽,生抽也分不清楚,更不會考究到用不同的醬油來搭配不同的菜式。近年來衍生了蒸魚醬油、海鮮醬油、豉油雞醬油;檳城的老字號醬園,最近還推出了炒粿條醬油。
醬油文化盛行的華南和港臺,花樣就多了:點心醬油、煲仔飯醬油、壽司醬油、草菇醬油、紅曲醬油、海鮮醬油;林林總總,不得不佩服廠商的商業頭腦。
其實,這些各具特色的醬油,不過是在濃度和調味上玩花樣,或加入特別的味素。老牌的日本“萬”字醬油,曾推出金銀花和人參風味,要價十多塊馬幣一小瓶,應該是賣得不好,最近看不到了。在熊本經營了七代的“濱田”也授權本地的某醬園生產,有旨味、香味和低鹽3種。
標榜健康的低鹽醬油近年強勢崛起,售價貴過普通醬油。高鹽分不利血壓,低鹽其實就是減少鈉的吸收。高鈉會造成血的濃度提高,甚至血管收縮。商人看準現代人有錢又怕死,推出“減料”又“加價”的商品,真聰明。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个人不理解为何午鱼排名比鲳鱼高,论卖价肉质,鲳鱼比午鱼贵,肉质细腻白净,鲜嫩怡津。尤其是斗底鲳和白鲳,骨头细软又少。潮汕鄙俚土语鲳鱼别称狗瞌睡鱼:连在桌下等食客吐骨的狗都等到打瞌睡……

黑鲳吾爱,白鲳也爱。
台湾民间过去有所谓的“十大好鱼”。常见的十大版本为:ー午二红魦、三鲳四马交、五𩾃六嘉鱲、七赤鯮八马头 、九乌喉十春子”。
有者我们听过,有者乍看不知所云,不过一考察,就知道各地称法不一。有的是当地渔民惯称,也有方言成分在内。
身价不凡的鲳鱼,为何只排第三?还有,为何不见我们熟悉的贵鱼:苏眉、老鼠斑、东星斑等斑兄斑弟,更不用说天价的忘不了和苏丹鱼。
都说了是台版,当然以台湾海域渔获为准。斑类鱼是昔日香港经济腾飞时炒起的。至于忘不了,那是我们的淡水河鱼,台湾人听都没听过,如何忘不了?
那榜首“午”是指什么鱼?午鱼也。这是闽南语系叫法,也叫午仔。粤系就是马友。为什么叫午鱼?端午时分盛产,就是日本渔民说的大渔。
个人不理解为何午鱼排名比鲳鱼高,论卖价肉质,鲳鱼比午鱼贵,肉质细腻白净,鲜嫩怡津。尤其是斗底鲳和白鲳,骨头细软又少。潮汕鄙俚土语鲳鱼别称狗瞌睡鱼:连在桌下等食客吐骨的狗都等到打瞌睡。
午仔只宜煎炸,最美味做法是油浸后铺姜丝淋酱油,或者焖煮咸菜梅菜橄榄菜,都是下饭好菜。清蒸就嫌其肉质略腥粗。也有例外的,就是顶级午鱼:顺风。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基本上午鱼和顺风大不同:两者虽皆属马鲅鱼polynemidae,乌鱼属六丝马鲅,顺风是印度马鲅。两者分别是顺风尾部比午鱼长,鱼头尖突,眼小色暗。更容易比的是价格,顺风远比午鱼价贵。
马来文最干脆,顺风是kurau,马友是senangin。看过搞笑网图:kurau属T20食用鱼,后者M40。不久前也读过一篇首都高级潮州菜馆的食评,其中一道菜色竟然是潮州“顺丰”午鱼。还解说这就是kurau。看来作者不止把顺风当是午鱼的一种,还把顺“丰”当作是潮州地名。绝倒。
说回鲳鱼,最顶级的就是斗底鲳。潮汕称斗鲳,也有叫鹰鲳的。马来文叫bawal tambak,也是T20鱼。
越大肉质越细嫩鲜美,当然也越贵,名称随重量而异:一公斤以上的直接叫大斗。半至一公斤正斗。再小就是中斗,专业鱼商还会再细分。
记得少时在渔村婚宴吃过厚实巨颖的元斗。何谓元?大中之大也!
传统潮州炊:咸水梅、肥肉丝、咸菜丝、冬菇丝、番茄粒,大铁盘盛着,和着姜葱芹丝,就那汤水鱼汁之美,已是一生难忘。别说狗打瞌睡,桌下狗毛也不见一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