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半夜3點醒來,思忖自己在人際關係、工作決策、甚至10年前和別人說過的話是否正確,最後還是百思不得其解?心理學家研究員格雷格默裡表示,這種情況很常見!
默裡指出,正常的夜間睡眠區間凌晨3、4點左右會達到轉折點,這時體溫開始上升,睡眠驅力(sleep drive)因為已睡了一段時間便開始下降,褪黑激素達到高峰,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增加,身體已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天。
ADVERTISEMENT
默裡提到,人們實際上每晚都會醒來幾次,淺眠期會比較常出現在後半段睡眠,反之當我們處在深沉睡眠期時,根本不會意識到清醒時刻。如果心理有壓力,在睡夢中醒情很可能變成徹底有“自我意識”(self aware)的狀態。
默裡還說,疫情影響人們的睡眠,“疫情是擾亂睡眠的壓力源,會在凌晨3點醒來的人不是少數。”
他說,凌晨3、4點是身體和情緒恢復的時間,成年人的所有應對技巧比如社交聯絡都不管用,思想就會被獨自留在黑暗中,多數問題都很難獲得解答。因為大腦雖然自以為在尋找解決方案,可是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擔心”。
默裡建議人們面臨這種情境時,不妨這麼做:“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官上,特別是呼吸的聲音。(提示:耳塞能幫助你聽到呼吸,進而忘卻煩惱)。”
他說,如果發現自己醒來後15至20分鐘仍陷在消極思維裡,就會遵循認知行為療法的建議:“起床,打開昏暗的燈光並閱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