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平臺抽傭過高,還用隱藏收費“剝削”飲食業者。本地餐飲業者發起集體杯葛。鑒於維護業者、消費者和送餐員的三分權益,政府是時候介入,否則會讓人產生送餐平臺大發”疫情災難財”的聯想!
ADVERTISEMENT
經常使用送餐平臺訂購外送食物的消費者,是否發現最近幾天無法通過某平臺下單?這不是您的手機APP發生技術故障,或者其他原因,而是國內多家餐飲業者集體杯葛該送餐平臺,抗議後者剝削餐飲業者的利益。這項杯葛行動同時維護送餐員和消費者的權益,我們應該支持!
在冠病疫情肆虐全國封鎖期間,人們因居家抗疫,無法外出採購和堂食。餐飲業者為了生存,必須調整策略透過外賣維持營運,網路送餐平臺成了消費者和餐廳的新寵兒。但令人遺憾,送餐平臺的高收費,殺雞取卵的營運手法引起眾怒!
問題的根本是送餐平臺抽傭過高,且含隱藏收費”剝削”飲食業者。許多餐飲業者申訴送餐平臺的高昂佣金和隱藏收費,導致他們沒有盈利,甚至面臨虧本。餐飲業者為了應付送餐平臺的高昂收費,不得不減少材料,以降低成本,或者提高價格,這最終將轉嫁於消費者。
然而,送餐平臺向餐飲業者徵收的佣金,以及其他隱藏費用並沒有顯示在消費者的單據上。消費者最後支付給送餐平臺的服務費,甚至比原本的食物價格來得更高。如果一家幾口一天三餐都依賴送餐平臺的服務,計算下來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負擔。這會讓人產生送餐平臺大發”災難財”的聯想,有些缺德!
消費者所支付的送餐費,與送餐員真正所得的酬勞也不相符。大馬摩托車送餐和包裹服務遞送員協會就指出,會員的福利因為佣金及隱藏收費問題而深受影響,多次與送餐平臺談判亦不得要領。他們也支持餐飲業者的杯葛行動,畢竟兩者唇齒相依。
類似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大馬,許多國家包括歐美都出現這種疫情封鎖期間,因為送餐平臺服務提供便利,拉抬了外賣生意,實則訂單源源不絕,得益最大的只是送餐平臺,餐飲業者業績提振不過是“幻像”。
國外業者已經團結起來,創建本身的合作平臺,餐館可以選擇要付多少配送費,而這通常是送餐平臺收費的一半。此舉已經對壟斷式的大型送餐平臺構成一定壓力。本地餐飲業者這次的集體杯葛,據悉還未得到相關送餐平臺的回應。
美國紐約市繼去年5月立法針對第三方外賣送餐平臺,限制他們的收費上限後,今年8月26日又通過法案,將外送服務費上限15%的規定永久化。這項限制普遍受到餐飲業者及消費人歡迎,唯引發了送餐平臺與市政府之間的訴訟。
之前我國某送餐平臺高管曾經通過媒體表示,介於25%至30%抽傭的利潤看起來很高,但未必就化為平臺的盈利。他說送餐平臺還是處於虧本經營,他們需要承擔各種成本,抽傭的原因是他們除了提供交付的服務,也為餐飲業者提供更廣泛的在線曝光率,接觸更多潛在客戶。一旦抽佣金有頂限的限制、反而會帶來反效果,對平臺和餐飲業者都是雙輸局面。
送餐平臺、餐飲業者和送餐員之間似有溝通,實則無進展,隨著疫情趨緩,堂食開放,可能會影響外賣業績,尤其是送餐平臺和送餐員的影響會比較大,送餐平臺是時候拿出誠意,解決費用問題,以免後悔莫及。
鑑於打造更公平的營商環境,以及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和送餐員的福利,政府是時候介入。當局可以援引2020年價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2010年競爭法令及1999年消費人保護法令,管制送餐平臺,為涉及各方制定更公平的機制。這樣可以為送餐平臺的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形成良性競爭,讓餐飲業者有更多合作選擇,送餐員的福利不會被壓榨,消費人也可以繼續享有線上訂餐的便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