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起,旨在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的高度重視,並且提高世人對珍惜食物以及仍有地方面臨饑荒問題的意識。今年的主題為“行動造就未來。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
大馬世界宣明會於世界糧食日當天,邀請宣明會醫療保健與糧食大使菲比上Instagram,透過直播分享糧食的重要,以及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國內外缺乏糧食的人們。她也分享了2018年隨宣明會到訪南非萊索托社區時,所看到的當地居民面臨糧食短缺的挑戰。
ADVERTISEMENT
被冠病疫情籠罩的這兩年,全球飢餓人口增加,糧食短缺的情況加劇。2020年,有超過8億的飢餓人口,佔了全世界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接受宣明會職員陳俐燕訪問時,菲比說:“現在人們吃東西講究儀式感,食物有很多選擇,但是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們卻沒得選擇,對他們來說有東西吃就已經很開心和感恩了。很多小朋友不懂得食物的珍貴,飯來張口,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關於食物的重要。”民以食為天,對於食物我們不該僅滿足於拍照打卡或社交平臺的追隨者,而是要省思食物的真正功能是維持生命。
吃不完的請打包帶走
根據菲比的觀察,很多人叫了很多食物,之後拍照,但其實是吃不完的,形成浪費。她一向是吃不完就會打包帶走,剩食可以做另外一餐。“我以前做美食節目時都是這樣,煮的人也會很開心,讓食物發揮到最大的功能。”
2018年,菲比曾隨宣明會去到南非的萊索托(Lesotho)。那裡的天氣惡劣,寸草不生,沒有辦法大量種植,蔬菜和肉對當地人民來說是奢侈的。他們平時用玉米和穀類磨成粉,加水攪拌,加多水的就會變成稀粥,水分少的煮法就是他們的主食Papa,口感就像我們常吃的薯泥。菲比在Instagram直播時,展示了她親手弄的Papa。她指出,當地人有點錢的可以Papa配菜、蛋和肉吃,沒錢的話就只是吃Papa,一天可能吃上兩餐。他們只求吃得飽,有力氣工作,顧不上營養,糧食對他們來說只為了生存。
糧食是維持生命的泉源
當被問及糧食代表什麼時,菲比說,糧食代表生命,要吃才能續命。很多人說要吃得營養,大馬很少看到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也少看到有人營養不良,吃是最基本的事,肚子餓了很容易就找或買到食物。正因如此,我們沒有辦法體驗和想像饑荒:在文明的社會,怎麼還有人餓肚子?
舉白旗行動是讓她很難過的,當事人要鼓起多麼大的勇氣,才會舉白旗求助。我們看到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幫助別人渡過難關。這會是善心的循環,以後受助人也會這樣幫助別人。這跟世界宣明會的助養兒童計劃一樣,還有疫情期間給予社區的各種援助,助養童長大後也會持續幫助人,這是愛的傳遞。助養的不只是一個小朋友,還包括整個社區。
以萊索托的為例,那裡的天氣極端,居民要跟這種天氣長期對抗。菲比帶了氣球送給小朋友,原來他們沒吹過氣球,大家玩了很久。可見幸福不是必然的,在擁有的同時,這世界也在告訴我們應該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當談及弱勢孩童在缺乏糧食下沒有辦法吃得營養時,菲比表示,營養均衡幫助小孩健康成長,他們可以健康的活動,思考能力也比較好。
萊索托的小孩很多營養不良,亂吃東西而經常生病,那裡的兒童死亡率很高。我們有必要協助社區,教育他們從具備的資源當中獲取營養,認識營養的知識。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