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申28日讯)王顺圣为慈善“奔跑”!独自环绕西马半岛,展开2200公里长跑之旅。
来自马六甲,44岁的王顺圣指出,当初是为了国家动物园因疫情陷入经济困境,因而在2月份发动虚拟跑筹款活动,并成功筹获2万令吉的款项,但自己当时却没有“下场”,如今趁着疫情缓解后重新起航,为慈善而跑,也为自己而跑。
他说,这次的环绕西马半岛的长跑之旅,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壮举,不仅是为了慈善,更是为自己在2021年的“奔跑生涯”拉下完美帷幕。
料1个月完成壮举
王顺圣是于10月25日(周日)早上7时30分从吉隆坡独立广场出发,途中经过摩立(Morib)、丹绒士拔(Tanjung Sepat),再取道波德申、宁宜往马六甲前进,按照预定计划,每日奔跑80公里,大约会在1个月内完成2200公里壮举。
从1992年首次参加半马拉松赛事,直到4年后的1996年才正式加入全马拉松行列的王顺圣,在2014年才奔赴人生中首场“超级马拉松”赛事,他在2018年的知知公路超级马拉松(Titi Ultra 2018)竞赛中,以31小时完成250公里路程创下全国纪录,迄今仍是纪录保持者。
从小热爱长跑
“虚拟跑的规则是以组队及接力完成赛事,但我没有组队,而是选择单独挑战,一人完成全长逾2200公里,由于当时候疫情严峻,没法跨州,其他的参赛者均已接力方式完成挑战,而我却在筹款活动结束了大半年之后,终于成功踏上旅程。”
他认为,这次的西马半岛长跑之旅,也是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第三部曲。
从小就热爱长跑运动的王顺圣,而这一跑就跑了数十年光景,热情从未退减,在展开这次的西马环岛壮举之前,他在2020年分别完成了西马半岛从北到南1000公里长跑;随后再飞往东马,从砂拉越到沙巴,完成了1500公里的长跑纪录。
除了跑步 没其他技能助慈善
王顺圣坦言,在过去的行管令期间也想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慈善献一分力,奈何自己没有人脉,认识的人也不多,无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发动筹款。
“我也想为慈善出力,但我除了跑步就没别的技能,后来灵机一动,不如就将跑步结合慈善,这样我不仅能跑步,还能帮助慈善组织。”
途经跑友家获招待
王顺圣独自一人从独立广场出发,没有任何支援,只有途经的“跑步爱好者”会适时陪他跑上一段距离,虽然其他跑步爱好者无法时刻相随,但他每经过一个地区,就会接到当地跑步爱好者的盛情邀约,短暂相聚,提供一些食品、饮料支援。
“以前挑战1000公里,偶尔会有热爱跑步的朋友接力陪跑,不过现在疫情严重关系,大家都特别谨慎,途经朋友的所在地区,他们会主动找我相聚,这样的方式也不错。”
行管令期 在停车场或家中训练
王顺圣指出,为了确保自己随时准备好展开2200公里的奔跑,在行管令期间虽然不能在公路跑步作培训,他唯有将“跑步道”设在公寓停车场或家中,以便可以无时无刻都在训练自己奔跑。
他形容“这次的2200公里挑战,我已经等太久了。”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句形容词,用来形容王顺圣的长跑之旅最贴切不过了,虽然在出发前已做好路线计划,不过,所有的变化往往都是在途中产生,但对他而言,每一次挑战及障碍,都让下一次的路程更加完善。
在第一次的1000公里西马半岛长跑,王顺圣就已“涉足”过波德申的跑步路线,原以为一切都很顺利,偏偏就在前往波德申途中,发生了意外,导致进度比原定计划拖慢了2小时,傍晚时分本该抵达瓜拉宁宜的王顺圣,却只到达海滨路8英里。
“原本从丹绒士拔乘坐摆渡船过河,苦等了2小时却没有看到船家,所幸最后还是来了,否则我只能绕路,多走数十公里的路程。”
他坦言,跑步过程难免会走“冤枉路”,耽误时间更消耗体力,不过,这也是跑步的乐趣,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无法预料下段路是死胡同还是“康庄大道”。
最具挑战是走入油棕园
王顺圣分享经验道,在跑步过程最具挑战的是走入油棕园,主要担心安全问题,再来园内有太多分岔路,若判断错误就会越走越远,需要及时回头。
“跑步和人生都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选错了路,就要及时回头,别以为可将错就错,因为这条路再走下去就是死胡同。”
背7公斤行囊跑步 考毅力
在跑步时,除了面对体力、身体机能消耗、还要面对气候的挑战,背着7公斤行囊跑步,跑者所具备的坚毅非一般人可想象,但王顺圣艰难的长跑之旅才刚开始,尽管过程再苦再累,他仍坚持走到底。
入夜后,奔跑了长达12小时的王顺圣,在重新规划路线之余也计划着下一场长跑挑战,对于热爱跑步的他,这2200公里的行程不会是最后的挑战。
盼明年征服蒂蒂旺沙山脉
“我准备明年8月征服蒂蒂旺沙山脉,为我的奔跑生涯再添辉煌的一笔。”
如果你此刻在沿海一带,发现一名背着行囊,带着鸭舌帽、墨镜行走或奔跑的男子,别忘了为他喊一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