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池儲存效率和環保意識提升,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各國致力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政府又怎麼會忘記在這個領域上刷存在感呢?
ADVERTISEMENT
上週科藝部長阿漢峇峇在接受官方媒體《馬新社》訪問時表示,政府將在一站式商業化和技術轉讓中心及納米馬來西亞儲能技術計劃(NESTI)計劃下,強化我國電動車領域發展,並認為這將會協助我國在2030年達成高收入國目標。
隨著電池儲存效率和環保意識提升,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各國致力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政府又怎麼會忘記在這個領域上刷存在感呢?
提及科技和車子結合的項目,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任企業部長禮端的飛天車計劃。在剛剛推廣時,禮端信誓旦旦地表示將會在一兩年推出,結果是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最讓人氣憤的是,多達2000萬令吉的政府撥款,就這樣打了水漂。
隨著希盟垮臺,國盟上臺,各個部門首長換人當,這些過去花了大筆鈔票推廣和研發的吸引眾人目光的項目,都無聲無息停止了。事後也沒有作任何檢討和有官員需要問責,項目總負責人還是舒舒服服當他們的大官,繼續尋找新項目來博取媒體版面。
NESTI所涉及的補助肯定會比飛行車項目來得更多,因為當中涉及更多的基建建設,包括充電樁、生產基地、研發單位以及系統開發等。
政府要大事推廣新能源汽車,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這是對的方向,但前提是如何引領本地消費者捨棄燃油車,轉向使用電動車呢?
目前電動車普及程度最高的國家,要算是中國了。中國政府為了鼓勵電動車普及化,投入了大量資金,無論是從事研發生產,還是在推广部分都下了血本,符合條件的純電動車的補貼甚至可以高達6萬人民幣。
買了幾十年貴車的大馬人,直到如今我們的國家汽車領域還是沒有迎來開放,如果政府真要大力推廣電動車,那麼車子是主要來自進口,還是本地生產?我們的國產車有競爭力嗎?這一切一切的細節執行方案,政府也沒有對外公開。
另外,國民擁車率極高的大馬,至今都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改善公共交通系統。我國之前為了推廣國產車項目,導致完善公共交通系統從來不是政府的首要考量。電動車在公共交通領域上,又會扮演什麼角色呢?
如果政府接下來要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那麼也請相關單位思考舊燃油汽車退場機制、補貼措施機制以及基建設施如何跟上等等問題。
在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總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后,證明了電動車這個領域依然受到追捧。各國都想從這個市場分一杯羹,但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真的適合大馬嗎?
大馬汽車工業真的能在世界各國政府強力補貼下突圍嗎?我抱著深切懷疑的態度,在過去大馬就是過於執著要擁有屬於自己品牌的汽車,導致人們必須承擔過高進口稅,買貴車。
之前幾十年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政府應該避免好大喜功,不要為了搭上最新趨勢列車,而倉促推出大型項目,不然最後只會出現勞民傷財的局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