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時候和教授說,那隻狗療愈了我。”講話的是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講師陳美麗,她細細道來,她與動物之間的生命故事。“很多人說狗狗貓貓是我們的‘毛小孩’,但它們對我而言,是生命導師。”介紹不同的非藥物療法後,這次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動物輔助療法”。
ADVERTISEMENT
“我自己小時候很喜歡小動物,可是又有被狗追、被驚嚇的經驗,動物跟我的情感其實有點糾結;而有次自己親眼看到貓咪意外死亡後,那種驚嚇卻在我心中埋下一個種子——‘未來我一定要協助它們’。當陳美麗老師因緣際會從臨床服務到教學情境後,她擔任老人教學組的講師,當時她想,除了身體的照顧外,還有哪些呢?在一堂邀請好朋友來開課的機會,陳美麗的種子萌芽了,從此臺灣的動物輔助治療,更加有系統、有目標、有意義地協助長照高齡長者。
“記得那天是我邀請好朋友葉明理老師開設課程,她帶來的一隻大型犬,一來就靠在我身上,當時我還很怕狗,幾乎是癱軟在講桌上。可是它仍然溫柔地陪伴我,後來它用它頭來頂我,叫我抱它,我跟它說,你要我摸你的話就乖乖的,而它就像聽懂人話般,放鬆側睡……”
完美協助完成身體復健、心靈療愈任務
後來成立的臺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就起源短短一小時的情緒療愈,讓陳美麗老師直接感受到動物不可思議的療愈力。
“我們後來創立‘黃金三角’,是由動物輔助治療師(簡稱:動輔師)、動物輔助治療員(簡稱:動輔員,通常是飼主擔任)及治療犬所組成的團隊,不僅合作效率有默契,也是為了保障動物福祉。”
陳美麗提到,每一場活動都要去思考如何設計,要如何彰顯出動物輔療的價值,也能對被服務的對象有益,例如:情緒、肢體、語言、認知記憶的輔助治療。曾有中風患者透過與狗狗的互動與動輔師的引導,開始願意復健,只為了“多接近它一些”。
“失智的行為症狀有‘遊走’,曾經有位失智阿嬤不停來回遊走,但我發現她過去用頭貼狗,狗也友善地舔舔她,我看見機不可失,和阿嬤說,‘它喜歡你喔’,阿嬤手比贊表示心中的開心。接著在活動中,我們唱起老歌〈雨夜花〉,她跟著旋律搖擺,也摸摸狗,最後說出‘來我家’的話,我震驚又冷靜地應答,‘那你要請我吃嗎?’,阿嬤又回答,‘好,炒米粉!’”
“這一段正好有錄影下來,阿嬤的子女都哭了。為什麼呢?因為阿嬤失智伴隨著失語症,已經有一年多不曾再開口講話了,而炒米粉,就是阿嬤的拿手菜。”
即使有的長輩本來沒那麼喜歡小動物,也會在他們的引導之下,改變成友善的態度參與其中,成為他們的“成功案例”。懂得創造動機、創造情境以及量身訂做教案的動輔師,就是依此協助長照的長輩們,獲得身體上的復健、心靈上的療愈。
能成為“動物醫師”的狗狗或貓貓們,沒有品種、體型、性別的迷思,卻需要通過專業訓練的層層考驗;與動輔師一樣,都有願意協助他人的專業、愛心與耐心。
陳美麗老師最後說,“如果你想發揮狗的特長達到助人,你的心就會打開,老天就會給你開放的敏感度去助人!”這就是非藥物療法的動物輔助療法,一年上百場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