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想競爭大國地位的國家,須兼顧兩個方面:第一是全球戰略,比如中國以一帶一路戰略設置立足點,美國傾向以安全議題展開軍事據點;第二是對國際議題的參加程度,比如氣候議題、糧食短缺、應對冠病的疫苗和經濟復甦、區域貿易合作協議等等,在議題中表現優異的大國不但獲得國際社會肯定,也可提高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ADVERTISEMENT
美國一方面期盼年底與中國舉行的“拜習會”,另一方面不斷的擴大挑戰中國的“紅線”,並已進階到“抗中保臺”系列——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加入聯合國50週年時,美國則呼籲各國一同支持臺灣重返聯合國,並批評中國誤用聯合國大會的決議(第2758號)將臺灣長期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
這種對中國產生的矛盾心態,不僅美國有,日本、韓國、英國及歐盟都同樣有。
所有想競爭大國地位的國家,須兼顧兩個方面:第一是全球戰略,比如中國以一帶一路戰略設置立足點,美國傾向以安全議題展開軍事據點;第二是對國際議題的參加程度,比如氣候議題、糧食短缺、應對冠病的疫苗和經濟復甦、區域貿易合作協議等等,在議題中表現優異的大國不但獲得國際社會肯定,也可提高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不只是美國和中國,歐盟成員和英國、俄羅斯等都朝著大國方向努力崛起,但美中關係還是目前最受矚目的,而因為單調而兩極化的競爭,使雙方總是處在矛盾思維——一邊積極發動遏制戰略,一邊還得攜手合作解決棘手的國際議題。
兩大國競爭的立足點現在聚焦於亞非地區,包括陸地與海洋。
以中亞來說,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中國採取務實的態度幫助其人道援助和國家建設,並不太在意塔利班政權的國際地位,而處於中亞、西亞、南亞複雜交界且是東西交界的阿富汗,確實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只要順著“一帶一路”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及周邊的中亞國家共建經濟走廊,可沿著中亞到俄羅斯形成受矚目的經濟圈。至於美軍撤離該地後還想借用巴基斯坦設立新據點以監視阿富汗的希望落空,目前只能藉助印度對中國發揮遏制之力。
此外的中國“海洋絲綢之路”已擴張到太平洋,促使美國用類似於對付蘇聯的“北約”模式,在印太平洋加強軍事防禦機制。臺灣僅存的邦交國中,有4個在太平洋,故臺方也為美國盡綿力的抵抗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但澳洲的幫助還是最大,完成和美英簽署“核潛艇協議”(AUKUS)。
美中兩國不斷地擴大和升級從海底到海面、天空的軍力,相繼在太平洋擴張影響力,而深居太平洋的島國大部分曾是西方的殖民地或領地,使美國在語言交流和軍事相對有優勢,只不過中國也成功舉辦了首次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外交部長會議”,針對“核潛艇協議”作出聲明,強調“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
綜上所見,俄羅斯、印度及日本、澳洲甚至東南亞國家都是美中兩國用於制衡對手的夥伴,包括熱騰騰的臺灣議題也是競爭關係中用於干擾對手的手段。不過,在輔助大國競爭的國家當中,不得不提一下印度和俄羅斯。
作為在印太戰略幫美國製衡中國的印度,佔據了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優勢,若不好好發展獨自擴張的條件,著實很浪費;而支持中國製衡美軍的俄羅斯,在軍艦發展方面一直希望重拾蘇聯的光輝歲月,目前只是還沒滿足稱霸海上的實力條件。
或許當印度和俄羅斯的實力條件都具備後,就不會有單調的、美中兩極化的大國競爭關係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